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案(总1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新建食品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地下室沉降后浇带提前回土浙江润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清美项目部施工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编制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方案总体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施工难点及解决对策............................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后浇带盖板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后浇带支撑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施工准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施工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绿色施工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工程概况1.1建筑概况1、新建食品生产建设项目工程是由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新建食品生产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9713.22m2,由5栋5层的生产车间、2栋2层的生产车间、1栋6层的综合楼(均有1层地下室),1座埋深约6.8米地下车库及2层的门卫等组成。

地上建筑面积86694.35 m2,地下人防及车库建筑面积40243.04m2,总建筑面积为126937.39m2。

1.2结构概况1、本地下车库长208.1米,宽204.2米,大致承正方形,基础为桩、筏基础,筏板厚度850-1200㎜,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结构层高5.7米,顶板厚度250,标高为-1.6米..1.3沉降后浇带的设置本工程6幢高度为40米高,二幢为17米高,地下室面积较大,车间以外的地下室不出地面,沉降差异大。

同时,地下部分结构纵、横方向的长度均超过规范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规定。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地下室不能设永久缝。

为解决沉降差异问题,根据设计图纸,在每幢车间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后浇带浇注的时间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确定。

1.4质量、安全、工期目标本工程质量为一次性验收合格,安全事故为零。

创“上海市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

合同工期720日历天。

2.编制说明2.1目的:根据设计要求,沉降后浇带需主体结构完工、车间和地下室消除沉降差异后浇筑,因后浇带正好设置在二幢车间中间的材料运输车道上,给车间上部结构材料运输带来困难,地下室后浇带大约为820延长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特殊施工方法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此处理方案。

2.3编制依据:1)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新建食品生产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及周边现有建筑情况2)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新建食品生产项目工程施工合同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回填土施工方案、模板施工方案、防水施工方案、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案。

4)工程施工图纸5)依据规范标准3.方案总体部署:3.1用盖板覆盖沉降后浇带提前制作混凝土盖板,是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

顶板混凝土浇筑验收后,用混凝土预制盖板进行覆盖。

3.2施工防水层及保护层梁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后,开始找坡并压光做为防水基层,然后施工防水层及保护层(建筑说明;70厚混凝土内配¢6@200钢筋网片,后浇带处为间距100进行加密)。

3.3地下室覆土回填回填土分层夯实,取样合格后进行雨、污水、场地硬化、形成环形道路,重新进行现场总平面布置,考虑各专业施工、二次结构的场地安排。

3.4 浇注后浇带混凝土待主体结构施工完,分析沉降观测数据,经确认车间沉降稳定后浇注后浇带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是具有很高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完全依靠自重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正好适合本工程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注施工,价格稍高,用量不大,容易接受。

3.5 回填前后施工平面布置对比图1 回填前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2 回填后地上结构施工平面布置4.施工难点及解决对策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公司施工工程目前没有超大地下室先例。

在建筑行业沉降后浇带提前回填覆土的先例也没有找到适合本工程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经公司技术部研究,根据以前施工经验进行优化,降低施工难度,原图如下优化后图纸如下,望设计工程师给以指导,我们将在学习中改进.顶板留管浇筑混凝土图如下;经过集思广益,研究分析,有以下难点需要解决:4.1 盖板由于地下室顶板覆土1.2m,盖板跨越后浇带属承重构件,需要经过计算,设计出受力钢筋、混凝土强度及构件尺寸。

4.2后浇带两侧的结构安全后浇带两侧梁板属悬臂结构,受力形式完全不同于设计结构构件,不能承受地下室顶板覆土1.2m压力以及上部施工荷载,经过与设计沟通,需在后浇带两侧主、次梁部位做¢110给水管立支撑,间距按梁间距,且由基础底板生根到地下一层顶板,为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有效,需要做架体设计,计算其受力安全性能。

4.3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盖板封闭覆土回填完成后,混凝土浇注成为最大难题,普通混凝土及常规浇注振捣方法无法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直接影响结构安全。

采取在梁顶盖板处预留铁管(直径200钢管,间距2米)作为排气、浇筑混凝土及观察管,5;后浇带盖板设计5.1后浇带盖板设计说明:1)盖板设计为单向板,单层钢筋,主筋Φ14@130,分布筋Ф6@200。

混凝土采用C30以上标号,受力钢筋保护层厚15mm。

2)盖板长度根据实际梁间跨度确定,不应大于2m,利于运输,防止断裂。

3)盖板预埋M1Ф8钢筋吊环,安装时吊装用。

4)盖板长度按后浇带宽度+400㎜,均按2米间距预埋铁管。

5)钢筋均采用结构外墙板剩余¢14废料,如无图示规格钢筋废料,可采用其它规格废料等强代替。

盖板加工制作详见图3。

图3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盖板设计图5.2 后浇带盖板计算盖板选用C30混凝土,板厚度为80mm,宽度为1400mm;上覆盖种植土,容重20kN/m3、覆土高度1.2m(考虑回填局部堆积高度);活荷载为20 kN/m3。

1)种植土自重:1.2m×20 kN/m3×1m=24.00 kN/m22)盖板自重: 25 kN/m3×0.08m=2.00 kN/m2=26 kN/m23)恒荷载标准值: gk=20 kN/m24)活荷载标注值: qk5)荷载计算值: p=1.2×26 kN/m2+1.4×20kN/m2=59.2 kN/m26)取1000mm 板为计算单元,p=59.2 kN/m 7)弯矩计算:M=281pl =200.18.7281⨯⨯=9.1m kN • 8)截面计算: c f 1α=14.32/mm N选用HRB335级钢筋,y f =2102/mm N201bh f M c s αα==()26358010003.14101.9-⨯⨯⨯=0.314 由表查得相对受压区Max α=0.399,计算s α=0.314<Max α=0.399,可以按单筋截面进行计算。

s γ=)211(5.0s α-+⨯=0.8050h f MA s y s γ==()3580805.0210101.96-⨯⨯⨯=11962mm9)配筋: 选14@130(s A =11842mm )6;后浇带支撑设计6.1搭设方式与主要参数1)后浇带两侧分别设置双排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间距600mm ,内侧立杆距后浇带边缘100mm ,立杆自由端长度不大于350mm ;大小横杆步距1800mm ,且不少于3道,纵横扫地杆距地300mm ;脚手架立杆底部设置50 x 100 x 250mm 木方垫块,立杆上用U 型托托住100x100木方顶紧梁底;后浇带两侧双排脚手架用脚手管连成一体以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其间距同立杆,步距同小横杆。

2)钢管Φ48×3.5单位重量37.67N/m ,直角扣件单位重量12.95N/个。

3)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 2,截面模量W=5.08×103 mm 3,回转半径i =15.8mm ,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 2,泵管脚手架搭设在基坑内,不考虑风荷载。

6.2荷载计算: 1)自重:种植土按容重20 kN/m 3、厚度1.2米(考虑局部堆积较厚);板悬挑长度最大值为:5.625m ,后浇带支顶后悬挑板按两端简支考虑。

悬挑部位的主次梁下用¢110渡锌给水管支撑,并在后浇混凝土浇筑完成28天以后才能拆除。

种植土在-1层顶板产生的土压力为:20×1.2=24 kN/m 2 板自重:0.3×1×1×2.5× 103×9.8×10-3=7.36 kN/m 2后浇带边缘处板荷载为:(24+7.36)×5.625/2=88.2 kN/m2)活荷载按20KN/m2载(每平米400kg压力)6.3支撑验算:1)立杆计算(脚手架自重相对于土重力可忽约不计):a、立杆间距600mm,其板边缘线型荷载对立杆产生的压力为Gk=88.2×0.6=52.928kNb、立杆的轴力设计值N=1.2(NG1k + NG2k)+ 1.4∑NQk;其中: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1k=88.48 kN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0kN;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力总和,∑NQk=4kN;当不考虑回填时机械振动产生的冲击载:N=1.2(NG1k + NG2k)+1.4∑NQk=1.2×(88.48+0)+ 1.4×4=111.78kN在上述计算荷载的基础上乘以1.5倍保险系数即N’=1.5×N=1.5×111.78=167.67 kNc、立杆计算长度确定:Lo=μh其中: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μ=2;h立杆步距,h=1.8m;则:Lo=2×1.8=3.6m;d、立杆的稳定性计算:0.9N/фA≤f/rm’;其中:ф——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查表C取值;当λ>250时,ф=7320/λ2;A——立杆的截面面积A=4.89cm2;i——截面回转半径i=1.58cm;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rm’ =1.59*(1+η)/(1+1.17η)η为活载标准值作用效应与恒载标准值作用效应得比值λ=L/i=3.6×102/1.58=229;查表C得ф=0.129;rm’ =1.59*(1+4/132.72)/(1+1.17×4/132.72)=1.57 则:0.9×167.67×103/0.129×4.89×102×2=0.9×132.9=119.61 N/mm2< f/rm’=205/1.57=130.57N/mm2;稳定性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