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做好集体备课

怎样做好集体备课

怎样做好集体备课
耿晓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促进教师间的协作、开阔教学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集体备课更是实现我校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必由之路。

做好集体备课,使课堂教学最优化,我们教师就可以花最少的时间,用最佳的方法,取得最优的效果。

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整合资源,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性教案、特色教案,提高课堂实效。

这是一个教育智慧共享,优秀教案共享,教学资源共享的好方法,更是一个碰撞思维灵感,迸发智慧火花的好途径。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呢?
(1)确定研究专题。

集体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和钻研上,除了要认真分析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还必须确立科研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当前学科的热门问题,也可以是我们自己所立的学科课题,所确立专题切入口宜小不宜大。

(2)协作分工,搜集资料。

政治学科要特别注重资料的搜集。

备课组在明确具体备课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后,应协作分工查找资料。

每人各自承担一到两个单元的资料收集,从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新闻热点,自然,人文资料,到杂志上的优秀课例,但凡对教学有帮助的均可搜集。

(3)汇总资料,资源共享。

大家在集体备课时将资料汇总,删繁就简,做到资源共享。

(4)各自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教师的操作。

在集体备课时间,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展示出来,取长补短,认真修改,最后形成适用于自己班级的个性教案。

(5)根据教学情况写“教后札记”。

教师将教学反思记录下来,交流成功经验,商讨新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集体备课的侧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备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大家坐在一块,是应付任务,还是真想备好课--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态度,自会有不同的备课效率。

这主要取决于组织者的重视与否;备前,有无布置,有无准备;备时,有无引导,有无重点;备后,有无实施,有无反馈等。

要集体备好课,首先要个人备好课;要想备好课,更要备好人。

备难点。

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其实也没什么好备,参照教参也就差不多了。

组织者要善于引导教师找难点、重点,找一些大空可能忽略的知识点。

备课有针对性,大家有话说,才能引出新的问题,也才会有效率。

难点解决好了,一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备个别。

集体备课,要备共性。

教师有个必一,学生也相异。

不同的课堂,也应有不同的教法、学法。

在课堂导入、知识点的选择等方面,可让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

对针一些特殊班级,大家再帮助参考,提供适当的建议。

并允许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本上,大胆地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备突变。

怎么上好一节课,对不少教师来说,问题不大。

怕的是现实的课堂,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学生没有预习、有人扰乱课堂等,这时教师该怎样灵活调整教学呢?针对课堂可能出现的突变情况,集体备课时就应重视。

备内容。

集体备课,要备形式,也要备内容。

备前、备时、备后,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集体备课,只是一种理想化的集中,它永远化替不了个性化备课的能动性。

要想上好课,不能过分依赖集体备课,因为我们要面对个性化的学生、课堂。

要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我认为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让教师在每个环节上都有所作为。

首先,集体备课前必须做到人人自备。

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的交流和研讨,这
就需要个人做好充分准备,因为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

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以前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才,分析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

只有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交流时才会侃侃而谈,才能谈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集体备课中要突出一个“议”字,强调集体交流、研讨。

集体备课的过程必须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坚决避免组织者看讲稿一说到底,讨论时泛泛而谈。

要多“议”少“评”,“议”时,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可以互相转换角色,质疑问难,形成“说”、“议”、“研”一体化的教研氛围。

再者,在集体交流后,组织者要及时进行整理,整理的方案(最好是提纲)一定要留有空白,切莫形成统一的教案。

因为,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

出现“千人一面”、“如出一辙”不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最后,必须重视问题反思。

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反思,也许更确切的说是根本就没有反思。

集体备课是对下周要教学的课进行讨论,然而我们的集体备课对刚刚完成的教学任务往往丝毫没有涉及,对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所以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前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