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南宁市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了有效提升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确保2016年度邓圩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项目的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1.明确信息技术学习重点。
通过参训前的诊断测评和培训后的发展性测评,帮助参训教师真实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能力发展目标)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
2.掌握信息技术工具使用。
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参训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了解适合的技术工具,掌握能够为自身工作学习带来便捷和更高程序的信息化工具,使得教师工作事半功倍。
3.立足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通过成果研磨,引导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领域)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做中学,制作自己的学科(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案(课)例和微课,在此过程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参与研修促进专业发展。
在项目组专家及市区名师和教研员的带领下,通过网络研修和实践测评,促使参训学员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培训对象邓圩小学在职教师罗永恒等8人,其中含学校管理员廖小英。
三、研修时间安排本项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学时的网络研修,从2016年9月15日开始至2016年11月15日结束,共2个月。
第二阶段为线下研修和实践测评活动,从2016年11月16日开始至2017年1月15日结束,共2个月。
采取管理者和培训者集中培训、参训学员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移动学习、参训学员线下研修与实践测评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对项目城区项目学校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高。
(一)远程研修时间安排50学时的网络研修内容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主题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运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设计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评价借力混合研修优化个人教学时间9月15日-9月26日9月27日-10月9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21日-11月1日11月2日-11月15日简易多媒体环境下信息研修课程课程导学、技术素养及平台操作指南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交互多媒体环境下信息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类课程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网络移动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二)线下校本研修活动及实践测评活动2016年11月16日—2017年1月15日,2个月四、研修内容安排混合研修活动阶段设计阶段说明研修课程网络研修(学员)校本研修(校管理员组织)前测(9月15日-训前诊断测评参训教师首次登陆培训平台时,需要完成训前诊断测评,前测系统会根据教师的测评结果做出诊断,为教师推荐主题选学课程。
9月20日)第一阶段1.学习网络课程75分钟感受技术魅2.撰写1份个人年度研修计划 1.组织学校参训教力提升综合素养(9月15日-熟悉网络学习平台、研修安排等,制定一份研修的个人计划。
课程导学、技术素养及平台操作指南作业1:请根据诊断测评结果,结合本校信息技术环境条件、教学进度和项目安排,确定将执教的一节课,制定研修计划。
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师学习培训方案,学习平台操作2.督促分校学员参训率3.跟据本校情况,制9月26 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定校本研修计划。
日)1.学习网络课程180分钟2.提交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课件第二阶段选择一课或知作业:在作业的基础上,跟21运用技术工据上阶段制定的研修计划,围绕具即将执教的一节课:开展教学设2-1中小学教师撰写教学设计,计2-2幼儿园教师撰写活动设识点,完成一份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并附相应的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计,(9月27日重点说明将如何应用投影、PPT-交互电子白板或网络移动等信10月9日)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
3.1参与网络研讨活动个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参训率和学习率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本阶段在上阶段教学设计及学友观摩点评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实简易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1.学习网络课程195分钟2.提交一份课例视频(课堂实录或教学实录片断)或微课视频作业3:在作业2的基础上,提交一份相同课题的教学课堂实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参训率和学习率(10月10施,提交一份交互多媒体录或教学实录片段或微课视频。
日-10月20 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课例视频(课环境下信息日)堂实录或教学技术助力教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实录片断)或学实施类课微课视频。
程网络移动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评价(10月21日-11月1日)本阶段学员根据上阶段进行课堂实践的情况,制作课后检测试题/幼儿观察记录表,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类课程1.学习网络课程75分钟2.提交一份课后检测测试题作业4:根据上阶段进行实践的情况,4-1中小学教师制作课后检测试题,4-2幼儿园教师撰写幼儿观察记录表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合格率第五阶段借力混合研修优化个人教学(11月2日-优化本次研修成果,参与精彩绽放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1.学习网络课程75分钟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3.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4.形成个人作品集督促本校参训教师合格率11月15日)五、考核评价参训教师学员培训成绩考核包含“远程培训测评”和“线下实践测评”两项,“远程培训测评”和“线下实践测评”两项成绩均为优秀者,测评结果为“优秀”;两项均合格者或有一项优秀一项合格者测评结果为“合格”;有一项不合格者测评结果为“不合格”。
测评结果不合格的教师学员,须在下一轮培训中重新参与远程在线学习和校本实践等对应项目培训及其测评考核。
参训合格学员由培训机构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培训合格学员的继续教育学分由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按上级有关文件核定。
(一)学员任务学习(100分)主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制定计课程学习活动生成成果由教育局统筹,以划10分15分10分学校为责任单位,5分40分20分教以线下打学分的方式设为学员打计线下实践个人研修计划课程学习,每15分钟 1 分参与研修活动,每次4 分及相应的课例视频(课堂实录或教学片断视频)或微课视频课后检测试题测评分数。
(实践测评评分标准详教见《线下学校本研修课活动及实件践测评活第一阶段1份,5 分75 分钟,5 分1次,4 分/ / /动方案》第二阶段1180 分1 次,份,/ / / 钟,4 分1012 分分第三阶段/195 分钟,13 分1 次,4 分/1 份,15 分/第四阶段/75 分钟,5 分1次,4 分/ /1份,10 分第五阶段/75 分钟,5 分1次,4 分/ / /说明:1. 拓展学习积分包括:贡献积分、活跃积分和魅力积分。
2. 学员每天的积分有上限,最多为40 积分/ 天。
3. 学员在项目期间的总积分无上限。
拓展学习(不设上限)贡献积分写作业:2 个积分/1 篇传资源:2 个积分/1 篇写日志:2 个积分/1 篇发问答:1 个积分/1 篇活跃积分看课:1 个积分/20 分钟评分(作业、资源):1 个积分/1 次评论(课程、作业、日志、问答): 1 个积分/1 次关注同伴:0.1 个积分/1 次参加活动(答疑):1 个积分/1 次魅力积分作业、日志被评论: 1 个积分/1次作业被推优:20 个积分/1 次;资源被推优: 2 个积分/ 次(被学友评分为10 分);1 个积分/ 次(被学友评分为8 分);资源被下载: 1 个积分/1 次(二)学校管理员评价指标指标描述分值研修简报1.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网络研修内容与本校校本研修活动相结合,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校本研修年度计划。
(校本研修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特色突出,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