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就是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
潜伏期短,为18至48小时,病程发展快。
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通过接触传染,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泳池浴池水、公用玩具等。
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
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
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
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幼儿红眼病的治疗:
“红眼”宝宝能传染给其他人,在宝宝“红眼”之后要立即隔离,并且不中断地治疗。
如果忽视对“红眼”宝宝的治疗,严重时会由急性结膜炎转变成慢性结腰炎,到那时,治疗起来麻烦不说,宝宝的眼睛会更加痛苦。
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这些方面:
1.“红眼”宝宝的眼睛里分泌物很多,会让宝宝的眼睛很痛苦,这时医生会建议爸爸妈妈用生理盐水每天冲洗“红眼”宝宝的眼睛,
或者用消炎的棉签轻轻擦拭。
在宝宝眼睛的分泌物减少时,就要立即停止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将宝宝眼睛的泪液冲淡,减低泪液的杀菌作用。
2.在“红眼”宝宝治疗的时候,医生会开一些消炎眼药,爸爸妈妈要根据医生要求按时给宝宝涂抹眼药。
在宝宝眼睛“不红”之后,还要继续用药一周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宝宝的“红眼病”复发。
3.经常给“红眼”宝宝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消毒。
4.“红眼”宝宝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睛、勤洗手,爸爸妈妈要及时帮助宝宝勤剪指甲。
5.“红眼”宝宝的饮食也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宝宝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这些食物会让宝宝的眼睛红肿加重。
幼儿红眼病的预防:
1)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
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
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
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
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
2)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
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
急性患者眼分泌物中有大量病毒,能污染手、毛巾、器具或水,与患者手脸接触、共用脸盆或毛巾、手帕,或用患者污染过的水洗手、洗脸等都可造成传播。
3)“红眼病”有时通过空气都能传播,就是避免接触,如果长期在有这种病毒的环境中也很难预防。
4)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滴眼后应洗手。
5)“红眼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秋季如何预防红眼病
秋季是红眼病的多发季节,它传染性强,而且流行快,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病。
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且在1~2周内就可造成周围多人感染。
那么,我们应怎样预防红眼病?得了红眼病应怎样治疗?
红眼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
红眼病一般在染病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
患上红眼病,起初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眼睛像进入沙子般地疼痛难忍,且眼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
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红眼病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
也可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
如果是细菌性感染,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
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
红眼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性传染,所以预防非常重要: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
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红眼病患者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4.对患者个人用品要注意消毒隔离。
如:阳光下暴晒、消毒液浸泡等,以便彻底杀灭病菌,以防重复感染或传染他人。
5.患者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
出门时可戴太阳镜,避免阳光、风、灰尘等刺激。
如果患了红眼病,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而影响视力。
红眼病的预防与治疗
医学上称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
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
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
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
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的病人,就会得红眼病,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目前只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才会患病。
患红眼病的症状特症是: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一般不影响视力。
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
具体治疗如下:
(1)初起时,眼睑及结膜肿胀,可用冷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当一眼患红眼,另二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亦受传染,在冲洗或滴眼药时,应将头偏向患侧,睡觉时头也应偏向患侧,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
(2)分泌物增多时,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眼睛3~4次,将眼内分泌物清洗干净。
应注意:患红眼病时切忌包盖眼,因为包盖眼后,眼睛里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分泌物不易排出,反而使炎症加重。
(3)眼部可滴0.25%氯霉素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每2小时一次,临睡前涂用消炎眼膏。
有人在患红眼病时,要求医生给打消炎针来治疗,其实没这必要,消炎针对红眼病所起的作用很小。
如果婴幼儿红眼较严重,而滴眼药又比较困难时,可口服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