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隐患排查清单
《安全生产法》第33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6.3条、《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第6.1条、第7.4条
《安全生产法》第33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6.3条、《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第6.1条、第7.4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涉及放热反应的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装置的供电系统是否与原设计一致,控制系统是否按设计要求设置不间断电源(UPS)。
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未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或者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未设置紧急停车系统的。
《危险化学品许可证实施办法》第9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1)有毒、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是否按照标准设置、使用或定期检测,是否正常使用。
(2)有毒、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信号是否发送至有操作人员值守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
《安全生产法》第38条、《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安全生产法》第38条、《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安全设施是否被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是否立即复原。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5.5.2条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是否按规定进行可燃气体分析,受限空间作业是否按规定进行可燃气体、氧含量和有毒气体分析,检验、检测项目与作业票规定是否一致。
《安全生产法》第40条、《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安全生产法》第40条、《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5.5.13条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5.5.13条
生产、储存装置及设施是否按工艺要求运行;是否存在超温、超压、超液位运行情况。
《安全生产法》第38条
《安全生产法》第38条
工艺或安全仪表报警是否及时处置,处置记录是否完整。
(2)气柜应设上、下限位报警装置,并宜设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3)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液相进出口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其位置宜靠近球形储罐;
(4)丙烯、丙烷、混合C4、抽余C4及液化石油气的球形储罐应设置注水措施;
(5)储存甲B、乙A类的液体应选用金属浮舱式的浮顶或内浮顶罐,采用固定储罐的应设置氮封;
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3
3
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
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
《安全生产法》第35条、《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的通知》
《安全生产法》第35条、《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的通知》
是否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是否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安全生产法》第38条、《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第4.2.8条
《安全生产法》第38条、《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第4.2.8条
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同的储罐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常压储罐与压力储罐是否布置在同一罐区。
《安全生产法》第38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2.4条
《安全生产法》第38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2.4条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
6
储运安全
切水、装卸、倒罐作业是否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存在作业人员离开现场现象。
《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
《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油气罐区同一防火堤内是否存在切水和动火作业同时进行情况。
《安全生产法》第38条、《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39条
《安全生产法》第39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2
2
工艺安全
工艺安全
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安全生产法》第35条、《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的通知》
《安全生产法》第35条、《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的通知》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是否经逐级放大试验到工业化生产或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是否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安全可靠性论证。
《安全生产法》第33条、《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安全生产法》第33条、《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在用装置(设施)安全阀或泄压排放系统等是否正常投用,安全附件校验是否按规定进行,相关台账资料是否齐全。
《安全生产法》第33条、《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8.3.5条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5.5.2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在厂房、围堤、窨井等场所内是否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口,是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6.1.5.1条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6.1.5.1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4
仪表
自控
仪表
自控
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是否设置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或者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是否设置了紧急停车系统。
企业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时得到纠正,并保存分析记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5.5.4.8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是否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5.5.2.2条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5.5.2.2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因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反应设备是否设置了报警信号和泄压排放设施,以及自动或手动遥控的紧急切断进料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8.3.5条
安全联锁是否正常投用,是否未经审批摘除,经审批后临时摘除是否超过一个月未恢复。
《安全生产法》第33条
《安全生产法》第33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油气储罐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油气储罐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油气储罐按规定达到以下要求的:
(1)液化烃的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自动连锁切断进料措施;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还应设真空泄放设施和高、低温度检测,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联;
《安全生产法》第38条、《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危险化学品是否储存在专用仓库内;仓储是否按照标准分区、分类、分库存放;是否存在超量、超品种以及相互禁忌物质混放混存现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4条、《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4条、《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危险化学品许可证实施办法》第9条
《危险化学品许可证实施办法》第9条
安环科及产车间
是否按规定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安全生产法》第18条
《安全生产法》第18条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工艺变更是否按规定履行了变更审批手续。
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
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部位是否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光报警、泄压设施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安全生产法》第33条、《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在控制室应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所在位置的指示标牌或检测器分布图。
特殊作业过程是否有人持续监护,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是否持特殊作业票进行作业。
《安全生产法》第40条、《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安全生产法》第40条、《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作业现场是否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器材。
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应正确佩戴符合GB2811要求的安全帽,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着装及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应统一协调。
隐患排查清单
(一)生产现场类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
排查标准
排查依据
排查部门
1
总体布局
是否按规定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
厂区布局是否与总图一致;
未经正规设计的是否进行安全设计诊断;设计诊断查出问题是否完成整改。
《安全生产法》第28条;鲁安监发〔2011〕118号关于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的意见
《安全生产法》第28条;鲁安监发〔2011〕118号关于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的意见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危险化学品厂际输送管道是否存在违章占压、安全距离不足和违规交叉穿越问题;光气、氯气(液氯)等剧毒化学品管道是否穿(跨)越公共区域。
《安全生产法》第38条、《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38条、《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防火堤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穿墙孔洞是否封堵严密,砌体结构防火堤是否加钢筋混凝土压顶。
安环科及生产车间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罐区、仓库等设施之间以及与外部的安全防护距离是否符合要求,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经过安全论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