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国主义的含义P13 是一种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思想品德。
2、爱国主义的时代性P15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同促进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3、为什么说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P15我们生长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祖国更繁荣、更富强,前途更光辉灿烂。
因此,在当代,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4、爱国主义的作用P13爱国主义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千百万人为了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5、爱国主义的内容p13(五个方面)1、热爱生我养我的那一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2、热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3、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4、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5、竭尽全力为祖国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6、热爱祖国如何体现在实际行动中?P15-17①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不可分的。
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成才,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15页第四段)②要学习、传承中华文化。
只有学好祖国的历史,学好我们的语言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特点,才能真正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
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6页)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遵守爱国行为规范。
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有每个人都这么做,整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将得到提高,也将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17页)7、爱国行为规范的地位P17?在各种日常行为规范中是公民首要的行为规范8、爱国行为规范从何而来?(如何培养)请各举两例一是从相关的法律条文中来,对法律规定的基本的爱国行为规范,我们要很好地落实;如:《兵役法》规定:“适龄青年要积极服兵役”《银行法》规定:“每个公民要爱护人民币,不得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国徽法》规定:不得焚毁、涂划、玷污国徽《国旗法》规定:升国旗时要肃立,行注目礼或队礼二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会遇到种种情况,要求我们把爱国行为规范更加具体化。
如:与外宾交往彬彬有礼;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向外宾宣传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参加世博会志愿者的服务队9、我们怎样来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1)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将来报效祖国2)关心国家大事,多听新闻,多看报纸3)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4)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10、我们该如何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P161)只有学好祖国的历史,学好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P162)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我国已将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我们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P21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
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形成了一批优势行业及产品。
③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便P23-25①人口多、底子薄。
②生产力不发达。
③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3、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表现?p244、基本国情的内容p26-27 历史国情、自然国情和现实国情。
国情研究的重点是什么?现实国情——国情研究的重点研究现实国情的基础(前提、背景)是历史国情5、基本国情的含义:是对一个国家国情的总体性的概括。
6、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已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
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p27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3)是逐步缩小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二、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1.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基本路线、走改革开放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什么决定的?p27(或我国依据什么制定这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 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283. 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p28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第几步已完成?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几步目标?第一、二步已完成,解决了人民生活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三步目标:2001—20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上海肩负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什么?上海是否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是否已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海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战略任务。
上海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P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6、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p29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7、为什么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我国处于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P30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
P30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作用p31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2页)9、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31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
如果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的政治基石。
10、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p31-32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P31第二段2)改革开放30多年,使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使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大台阶。
P323)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P32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P33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
P351)低水平,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2)不全面,目前我国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3)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目标是什么?对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是什么?时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更加全面的小康、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3、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新时期内涵 P37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新时期内涵:奋斗精神: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创业精神: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奉献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1)历史意义: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现实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还比较落后,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除了长期艰苦奋斗外,别无他途。
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
3)个人成长意义A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质。
B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每个人现在在学业上、今后在事业上要有所建树,都要有艰苦奋斗精神。
5、面临初三年级毕业升学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应怎样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呢?P38我们要在同各种各样的困难斗争中自觉进行磨练,把艰苦、困难、挫折、失败都当作自己艰苦奋斗精神的磨刀石。
具体来说:生活方面:艰苦朴素,不奢侈浪费和贪图享受学习方面:顽强拼搏,发奋努力,提高成绩,全面发展思想境界方面:不畏艰难,吃苦耐劳,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第三课科教兴国立志成才一、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地位1.为什么说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科技技术工作的重要性)P42-451)现代科技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