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
不寐
王某,男,.岁年月日初诊.
主诉:眠差多梦余年.现病史:患者近十多年眠差,多梦易醒, 醒后不能再寐,胃脘时痛,灼热,多食易饥,口干,鼻干,面色晦黯无华, 倦怠乏力, 神疲懒言, 面色萎黄,腰背
酸痛,二便可.舌红有齿痕,脉细.
既往史:浅表性胃炎.
中医诊断:.不寐;.胃脘痛.
辩证:脾虚胃弱,心肾不交.
治法:健脾和胃,安神补肾.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交泰丸加味.黄芪党参当归陈皮白术柴胡升麻甘草煅龙骨锻牡蛎毕澄茄何首乌葛根酸枣仁黄连肉桂
年月日二诊:睡眠好转,胃痛轻,易饥轻,急躁,乏力轻,鼻干,手心热,纳可,二便可.舌红苔薄腻,脉细.
方药:补中益气汤煅龙骨煅牡蛎毕澄茄何首乌葛根酸枣仁黄连肉桂元胡地骨皮玉竹
按:失眠是临床常见病, 致病机制复杂多样, 心肾不交为失眠常见致病机制之一.《慎斋遗书》指出: “心肾相交, 全凭升降.”心肾阴阳水火地升降,
与整个机体地阴阳升降是一致地, 亦与全身各脏腑地升降协调密切相关.脾胃属土, 居于中焦, 配位中央, 能长养四脏.又脾为阴土, 以太阴而主升; 胃为阳土, 以阳明而主降; 脾喜燥恶湿, 胃喜湿恶燥.脾胃燥湿相济, 升降相因, 为气机升降地枢纽.脾胃又为心肾上下交通, 水火升降必经之地.《血证论》言:“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 气生于肾水而上注于肺, 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此言脾为水火上下运行之枢纽.故《证治准绳》言: “补肾不如补脾, 以脾上交于心, 下交于肾故也.”综上所言, 脾胃升降协调, 为全身气机升降和心肾交通之枢纽, 同时也是治疗心肾不交地重点.
患者脾胃功能异常, 脾气不升, 少火不能上达于心; 胃气不降, 心所化之精不能下达于肾, 心肾不能相交.脾胃气虚, 或中气下陷, 或气血暗耗, 上不能交于心, 下不能达于肾, 故见虚烦难寐, 多梦易醒, 醒后不能再寐, 面色晦黯无华, 倦怠乏力, 神疲懒言, 面色萎黄, 心悸健忘, 不思饮食, 腰背酸痛,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治当益气生血, 健脾养心, 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 当归、黄芪养心生血; 茯神健脾安神; 酸枣仁养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肉桂温补真阳, 引火归元, 以蒸腾肾水上济心火; 黄连地骨皮、玉竹清心降火,引阳入阴;佐肉桂、牡蛎潜引上浮之虚火下归于肾,《医方集解·附桂八味丸》注解说:“火从肾出, 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 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肉桂与火同气而味辛, 能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道, 同气相求, 火必下降矣”.但肉桂有温热耗阴之弊故用量宜少,黄连清心降火,牡蛎咸涩、微寒, 归肝、肾二经,也可潜肝肾上浮之阳邪.老师从健脾和胃入手以交通心肾,疗效显著.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字):
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