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预防骨折
二、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对于人来说,骨骼是坚硬的,但如果遇到了超过其所能承受的外力施加的影响,就会产
生断裂的现象。
对于年轻一些的人来说,由于骨头本身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其坚固程度会比
较高,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骨头就会相对变得脆弱许多。
因此,我们经常能类似于“特别害怕老年人摔倒”这种感慨。
因为很多时候,老年人一旦
摔倒出现骨折情况,就很难再次站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骨质疏松和骨骼老
化等情况,并且这种情况还会逐步加重,一旦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到外力的作用,比起年轻人,他们更容易发生骨折,骨折之后大部分老人都会放弃治疗转而选择卧床休养,但是这种做法
并不可取,在卧床休养的过程中,大部分老人会由骨折而引发多种并发症,这样不仅不利于
骨骼的恢复,严重者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在众多骨折的类型中,股骨颈骨折是最常见于老年人身上的。
出现这种骨折,如果没有
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但会造成骨折部位不愈合,或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问题,更有甚者还会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老年人骨折的因素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跌倒是造成老年人骨折的最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六
十五岁以上老年人,有大约八成以上的人是因为跌倒而造成骨折的,这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
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还有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出现的骨质疏松等其它因素。
四、如何对老年人的骨折进行预防?
预防老年人跌倒是预防老年人骨折的最重要手段。
于个人家庭而言,为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应该积极排查所居住的家庭里,环境和
家居布局中所存在的会造成老年人摔倒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比较频繁的
区域更是要多加注意进行预防和排查。
在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这一方面,社区所需要承担的职责要比家庭多上许多大量研究表明,若社区能够采取恰当的综合预防措施,那么老年人出现跌倒骨折的发生率将会降低大概三成
左右。
对于老年人而言,其发生跌倒的内在因素包括了年龄、性别、自身所患病情和用药情况
等因素,但使其发生跌倒的外在因素,则基本上是来自于外界的照明、地面、布局等环境因素。
因此,应该结合这些内外因素同步进行评估和干预,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老年人跌
倒导致骨折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由于老年人的跌倒及跌倒后所出现的骨折发生率都极高,这对老年患者和其
家属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老年人跌倒并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原因造
成的,而是由许多的内外因素共同造成,因此对于这方面的发生,应该进行综合考虑,以求
能够更加全面来做预防。
在对外界环境和布局进行合理调节和设计的同时,还要积极对生病
的老年人进行及时的治疗,以提高其健康状况,同时引导老年人积极进行锻炼,以此来改善
其自身的平衡功能,减少摔倒情况的发生;对于独自生活或者高龄的老人,则在关心其健康
之余,还需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了解,以此尽量减少老年人因意外跌倒所造成的后续伤害。
另外,由于骨折会使病人的身心都遭受到疼痛的侵扰,所以老年人在身体上感受到病痛之外,精神上也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关心老年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骨折后的老人会因为疼痛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过激行为,最常见的症状是食欲下降及开始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严重者还会出现无法入睡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所以相关的医疗护理人员在面对老年骨折病人的时候,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对老人说明治疗的现状和目的,还有护理的过程,让老人明白自己的现状,以此来减少老人的心理压力。
从心理上解除老年骨折病人对自己病情的忧郁,这样才能让老年骨折患者的伤情得到更好的恢复,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