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及范围 2二、工程概况 2三、防雷接地系统方式 4四、施工部署 4五、专业与结构配合 5六、工艺流程及方法 6七、质量保证措施8八、接地测试及要求9九、绿色环保及安全保证措施9 一、制依据及范围(1)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农民安置点定向安置房11t-04地块301#—308#楼电气专业施工图2)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4)《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13;5)《常用电气设备安装》;6)《北京地区电气规程汇编》;7)《等电位联结安装》 02D501-2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2)编制范围本方案的编制范围为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农民安置点定向安置房11t-04地块301#楼—308#楼的防雷接地系统工程二、工程概况(3)现场布置情况:电气材料、成品堆放区位置等详见下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工作难点:1) 管理方面的难点:结构工程中电气施工队伍于土建队伍的配合、交叉作业等方面,给水电施工在人员管理、现场材料的堆放、现场施工等方面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
2)技术难点:本工程需求材料大、种类多、施工中需着重控制变标高处、以保证各电位、各系统安装的准确。
三、防雷接地系统方式本工程按三类防雷设计。
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
低压电源电缆在入户处重复接地,之后中性线N须与保护线PE分开。
所有配电回路均设专用PE线。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浸入。
在屋顶沿女儿墙采用φ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
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建、金属物体等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
突出屋面的所有非金属构筑物或管道均在其上方装设避雷带。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常焊接作为防雷引下线。
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米。
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χ4镀锌扁钢。
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1.5m,为人工接地体预留条件。
本工程配电系统工作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电子信息系统接地等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当实测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防雷接地引下线引出的镀锌扁钢,增设人工接地极。
四、施工部署(1) 施工计划: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4月27日定额工期:456日历天要求工期:456日历天2012年08月01日。
根据本工程防雷接地系统的特点、土建专业方式部署及交叉做业的施工要求,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地下接地体焊接安装阶段、引下线焊接安装、屋面避雷带及设备接地安装阶段、防雷接地系统调试阶段。
生产的进度计划以配合土建的结构施工为主线,预埋部分确保不影响结构的施工和系统的安装要求。
(2)施工进度、机具及劳动力配备计划五、专业与结构配合(1)系统的整体施工计划与土建计划要求同步,各阶段的施工计划应与结构施工计划进行横向的联系后确定。
(2)施工中应密切配合结构施工进程,合理地安排交叉施工作业时间和作业面。
(3)在工序交接作业时,应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在一道工序做业完毕后,必须进行双方同意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作业。
(4)在进行端子板、测试板及其它预埋件预留作业时,土建应配合提供满足电气施工用的各种标高线、轴线、墙皮线等相应的数据,电气工长必须认真地核对无误后方可安排施工。
(5)土建或专业方面若有变更而涉及对方做法的改变时,应及时进行联系,并做好配合工作。
(6)电气隐检工程必须在质检员、监理验收合格后土建结构施工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作业。
(7)土建或专业工程交叉作业时应注意保护已完的成品、半成品,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应有统一的保护制度,土建、专业的施工工长应协调沟通好,做好双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
六、工艺流程及方法(1)防雷接地系统的工艺流程:(21)根接地端子23)墙,接,焊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搭接做法参见《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3.13-27。
在接地引下线的施工中要密切配合土建的施工进度并用白色油漆做好标记,土建结构柱内的主筋施工完毕、封模之前及时对作为引下线的主筋进行连贯性检查,若有需加做接地搭接的情况,应采用螺纹圆钢进行接地搭接并将引下线的标记上移到不被破坏处;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测试卡子,接地卡子的做法参见92DQ13.13-29、30。
具体引下线位置:A轴2、9。
B轴11、17、23、29、35。
C轴6。
. J轴1。
T轴3、7W轴12、14、18、20、24、26、30、32、34.局部等电位G轴1、28K轴36H轴10、16、22M轴3、28。
U轴34电梯井C轴6.D 轴13、19、25、31.电气竖井内,从底部至顶端,明敷一根40*4镀锌扁钢供接地用,其上,下端均与接地装置连接。
每层各引下点焊接后,隐蔽之前,均应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同时应填写隐捡记录。
4)屋面避雷带的安装:避雷带采用φ10的镀锌圆钢,每隔1M设一个支撑,屋面的避雷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二类)/20m×20m或24×16(三类)的防雷网格,并与引下线焊接连接,出屋顶的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道采用φ12的镀锌圆钢与避雷网进行可靠的连接。
做法参见《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3.13-12~14。
5)建筑物设总等电位联结,本工程的所有埋地引入的电缆保护钢管、给排水及采暖通风等其它金属管道在入户处与就近预留的接地端子板(箱)进行可靠的焊接连接。
总等电位接地端子箱设于变配电室及水暖管线附近,各端子箱之间采用BV-1*25-PC32连接,水暖管线附近的端子箱与金属管之间采用RV-1*4-PC20连接。
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淋浴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箱暗装,底距地0.3m,具体做法参考国标集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
总等电位连接系统示意如下图。
七、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坚持进行技术、质量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全体施工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工作能力,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力度。
2)严格执行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参与人员按照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施工和检验,施工过程中坚决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制和三检制,相应的资料记录工作应同步进行,记录资料中的签字应齐全,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举行质量分析例会并有相应的记录,对不合格品的纠正问题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贯彻实施。
3)图纸会审和相应的技术核定:开工前技术人员应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整理,将问题及时在会审时提出,对设计院的答复应有详细的记录,整理好的会审资料要归档、反应到施工中去。
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问题和变更设计要与设计院取得联系,以技术核定单或变更洽商等书面形式确定施工方法,并及时将施工方法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4)技术交底:系统工程开工前,专业工长应对施工班组提出书面的交底,对分项作业中的质量、安全、技术、成品保护等相关的问题做出具体的要求,做到项项工作有交底,并将相应的资料进行存档备查。
5)对特殊工种在上岗作业前应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本系统中的电焊操作工作较多,焊接的质量问题是系统工程的质量重点。
参与本系统作业的电焊工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实物焊接考核,达不到焊接质量要求的操作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坚持“样板制”:本系统的焊接工程量较多的是接地的搭接,在接地系统施工开始前,对搭接量大的焊接样式应先做样品,如接地网格的交叉搭接;引下线与均压环、接地体、避雷带的搭接;避雷带的焊接。
7)施工日志和隐检工作:施工工长的施工日志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技术、质量情况,能真实地反应出施工受控的全过程。
在施工中要密切注意土建的施工进度,做到相关联的隐检工作与土建的同步进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8)系统施工中的各项资料应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的要求进行编写和整理归档。
(2)材料质量保证措施1)把好材料的质量关:所有本系统需用的材料和设备均应按本项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和程序进行进场前的准备工作。
进场前先报验材料的产品证明文件如:产品合格证、产品规格型号、制造厂名称、相关的检验报告、材质报告等。
2) 本系统使用的各种扁钢、圆钢、钢板等钢材应有合格证和材质证明,镀锌材料应有镀锌检验报告,扁钢带宽及厚度、钢板厚度、圆钢的直径等应与所提供的材质证明书一致,镀锌层应无剥落现象。
3) 焊接所用的电焊条应有合格证书、厂名及送检情况,焊条末端焊钳夹持处无锈蚀,药层均匀无剥落现象。
八、接地测试和要求(1)施工工长应根据系统的组成情况确定分阶段的测试计划,本工程的测试分划为:地下部分测试一次,时间为地下室封顶后进行;地上部分每隔三层进行一次,时间根据土建进度确定;避雷带完成后测试一次,时间根据土建进度确定;系统全部完成后测试一次。
(2)接地电阻测试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测试用的接地电阻表必须经过专业部门检验过的合格的仪表,并在检验合格证。
(3)每次接地电阻测试应由工长负责详细记录测试情况和技术数据,各方签字齐全后整理归档。
九、绿色环保及安全保证措施(1)材料节约控制及成品保护措施1)工长在编制防雷接地技术交底时要明确主要材料的选用,并及时通知物资部门对剩余材料进行回收。
2)每日用料按限额领发料,充分利用短料、边角料,严格按照项目材料管理制度约束施工人员,做到长料不短用,工完场清。
3)对引下线、端子板等需要做标记的地方及时地做好标记,避免后剔凿墙、板、地面破坏结构和人工、物资的浪费。
4)工程后期设备等安装过程阶段,要注意与其它设备连接时不要损伤到待连接设备,对本系统已安装设备进行保护,并与土建管理人员和施工队联系沟通,在施工时保护防雷接地系统已完工程。
(2)安全、消防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建安工人电气技术操作规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电气岗位责任制、消防制度、本单位及项目颁发的各项电气消防制度和管理办法。
2)特种人员上岗须有相应的上岗证,人员进场前应进行安全、消防教育,进入现场时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高空作业时抛掷物品、现场吸烟、酒后作业、穿高跟鞋及拖鞋上班等行为。
3)电气焊作业必须有电气焊工作业,在作业前应开具“动火证”,并有专人负责看火,电焊机等施工机具应完好,焊把线绝缘良好,一次侧接线长不超过5米,二次侧接线不超过30米,焊工作业前要检查动火区域,清除或隔离区域内的易燃、易爆及化学物品,作业时要戴好防护用品。
4) 雷雨、刮风、及大雪天气等潮湿天气不得进行露天作业,不得进行电焊作业。
5)各电气分项作业前,工长编制的技术交底中应提出安全要求和措施,电气专业安全员应针对分项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并现场巡视、督促施工人员按交底的要求进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