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基础总结

经济法基础总结

经济法基础总结第一章总论本章要览♦本章考情♦本章重要考点回顾♦本章近年考题♦本章典型例题♦本章考情本章在近三年考试中均是以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命题,分值平均为13分,题量8—10题, 考生应该重点理解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本章重要考点回顾一、法和法律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

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①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国家意志性;②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强制性;③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一一利导性;④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一一3要素: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1.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4类:公民(自然人)、机构组织、国家、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主体各方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包括4类:物、精神产品、行为、人身。

[、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彳法律事件 -------- 现彖*法律事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行次 ------- 活动⑱人的蕙志为转移)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一) 法的形式(二) 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五、经济纠纷解决途径(一)途径的选择'仲裁民事诉逡(二)仲裁与诉讼关系: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 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 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 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自然现象(绝对事件)社会现彖(相时事件)i 不平等主体之间纠紛(豐》 i 仃政诉倉」 卜纠纷1庄乔 (纳税) 、选择复六、仲裁(一) 仲裁的特征(二) 仲裁的适用范围1. 适用于: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 体I 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 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1) 关于婚姻、收养、监护、 抚养、继承纠纷;(2)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 的行政争议。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三)仲裁的基本原则1. 自愿原则。

当事人米用仲裁方式解决纠 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 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 合法合理原则。

3. 独立仲裁原则。

仲裁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 关而独立存在。

4. 一裁终局原则。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 一纠纷下列纠纷不能 提请仲裁: 下列仲裁不适 用于《仲裁法》(1)劳动争议的仲裁;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 仲裁委员 会或者法院不予受理。

(四) 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1•仲裁委员会性质:民间性组织。

不实行地 域管辖;也不实行级别管辖。

2•仲裁委员会组成: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可 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I 名仲裁员组成。

(五) 仲裁协议 _1•形式: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口头 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2.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 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 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3. 效力(1)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 约束力。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 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六) 仲裁裁决2.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

(I 和解敎决书] 1I 撤回申请一由辛也等法② 忡裁底调解 ~'①自行和解* 调解书③仲裁旌裁决一|裁决书|从作出之日起主效o—经送达生效一夏这)3.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七、民事诉讼(一)诉讼管辖1•一般地域管辖一一原告就被告I”原则2.特殊地域管辖:9项(很重要)3•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的管辖。

主要有三类:①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②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③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4•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时管辖的确定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共同管辖)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选择管辖);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

(二)诉讼时效: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下列事项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20年(三)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2.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于无效。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力的判决。

八、行政复议(一)行政复议范围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行政复议申请1. 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2.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 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三) 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 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四) 行政复议决定1.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 力。

2.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 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 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①破申请人:箕令阴期丨 九、行政诉讼1.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 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 国防、外交等^家行为;(2)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不履行 ②申请人:」申院疣议 被法法夏 £ : 持 更 维 变 J. U 1 2〉—强制执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 任免等决定;(4)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 行政行为。

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十、法律责任的种类别关注:具体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 歉等。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 1. 民 事责 任 2. 行 政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本章要览♦本章考情♦本章重要考点回顾♦本章近年考题♦本章典型例题♦本章考情本章是2010年教材增加的一章。

20112010 年考试中均占到了13分,2010年还在不定项选择题中出现,预计2012年依然是考核的重点,应当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本章重要考点回顾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任何一方不得有欺诈行为)。

二、劳动合同订立主体:1.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1)法人;(2)分支机构:①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②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一一“ 2个不得”:一是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二是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及要求1.建立劳动关系:(1)时间:自用工之日起;(2)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要点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要点2】例外情况: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I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劳动合同法又区分不同情况进行了规定:自用工之日起处理规定未定合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 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 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 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要支付其实 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1)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2 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 同;【注释】2倍工资的计算时间从用 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 劳动合同的前1日。

(2)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 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1)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 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 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2) 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 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 合同同期限1个月 内1个 月〜1 年四、劳动合同的类型与效力:1.类型一一3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长期性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重点是: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I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補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I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I;(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的固定期限合同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且劳动者没有列举情形;(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效力:无效劳动合同法律后果,特别是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五、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中的休息休假、劳动报酬(一)休息休假:1.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③法定休假日工 按照不低于劳动合(二)劳动报酬:1.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加班)的工 资支付:延长工作时间 (加班时间)①日标准工作时 间以外②休息日工作,延长工作时间报酬 (加班报酬) 按照不低于劳动合 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 时工资标准的 150%支付 劳动者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 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 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200% 支付劳动者工资(二)违反规定的责任1.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