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
试题1:民法不保护下列主体的权益( ) 。
a: 公民的合法权益b: 私人的合法权益
c: 外国人的合法权益d: 不当得利
试题2: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给付对方 4 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
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 。
a: 2 万元b: 4 万元
c: 8 万元d: 6 万元
试题3:王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王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哪一原则?( )
a: 自愿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
c: 等价有偿原则d: 公平原则
试题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除纯获利益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合同外的合同,应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 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 ) 。
a: 十五日/追认b: 三十日/ 拒绝追认
c: 三十日/ 追认d: 十五日/ 拒绝追认
试题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 。
a: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b: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 年
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 年d: 专利权
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试题6: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b: 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
c: “知识产权”是外来语d: “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
律直接规定
试题7: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 二个月b: 三个月c: 六个月d: 十二个月
试题8:诉讼时效属于( ) 。
a: 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b: 消灭实体权利
c: 消灭时效d: 起诉时效
试题9: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是( )。
a: 法定继承b: 代位继承
c: 遗嘱继承d: 父母
试题1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 ) 。
a: 配偶b: 兄弟姐妹
c: 子女d: 转继承
试题11: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 ) 。
a: 名誉权b: 荣誉权
c: 姓名权d: 肖像权
试题12: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有效期为( ) 年。
a: 五b: 十
c: 十五d: 二十
试题13: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 年。
a: 五b: 十
c: 十五d: 二十
试题14:我国对作品实行( ) 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
a: 实际履行b: 协作履行c: 自动保护d: 先申请
试题15:演绎权属于( ) 。
a: 发表权b: 修改权
c: 著作人身权d: 著作财产权
试题16: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 。
a: 5% b: 10%
c: 15% d: 20%
试题17:以汇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
担保的质押方式是( ) 。
a: 权利质押b: 动产质押
c: 抵押d: 留置
试题18:要约和承诺是( ) 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
a: 申请专利b: 注册商标
c: 履行债务d: 订立合同
试题19: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 )。
a: 侵权行为b: 不
当得利
c: 无因管理d: 违法行为
试题20:( ) 的法律关系主体都是特定的。
a: 债b: 物权
c: 财产所有权d: 专利权
试题21. 、法律规定,著作权( ) 。
a. 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b. 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产生
c. 自作品开始构思之日起产生
d. 自作者死后50 年产生
试题22:( ) 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a: 占有b: 处分
c: 收益d: 使用
试题23:物权的客体是特定的独立的( ) 。
a: 行为b: 物
c: 知识d: 发明
试题24:代理人应为( ) 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a: 被代理人b: 自己
c: 代理人所在机构d: 被告
试题25: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 ) 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 国家b: 自己
c: 被代理人d: 代理人所在机构
试题26:法人是独立的( ) 。
a: 国家机关b: 社会组织
c: 群众团体d: 社团组织
试题27:( ) 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a: 国家b: 公民
c: 法人d: 外国国籍的自然人
试题28:根据( )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a: 《经济合同法》b: 《民法通则》
c: 《行政法》d: 《公司法》
试题29:我国民法是调整( )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特殊主体b: 一般主体
c: 平等主体d: 财产主体
试题30:债可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而消灭。
但下列情况中哪一种法律事实出现债却不能消灭( ) 。
a: 债权人死亡b: 债务人死亡
c: 债务人失踪d: 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并混同
试题31:下列哪些强制措施不是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
a: 拘传b: 训诫
c: 罚款d: 逮捕
试题32: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 。
a: 选民资格案件b: 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c: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d: 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试题33: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 。
a: 直接占有和支配b: 间接占有和支配
c: 直接占有,间接支配d: 间接占有,直接支配
试题3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是( ) 。
a: 1 年b: 2 年
c: 3 年d: 5 年
试题35:人的死亡是能够引起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 。
a: 法律行为b: 法律事件
c: 法律后果d: 法律前提
试题36:普通地域管辖通常适用的原则是( ) 。
a: 原告就被告b: 被告就原告
c: 由原告和被告协商d: 由人民法院指定
试题37:民法各项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 。
a: 民事义务b: 财产所有权制
c: 民事权利d: 维护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试题38: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
a: 占
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b: 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c: 使用权利d: 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试题39:公民被宣告死亡后,其权利能力应该( )。
a: 终止b: 中止
c: 继续存在d: 继续存在十年
试题40:债可因下列事实而发生( ) 。
a: 拾得遗物b: 借贷
c: 未受委托管理他人事物d: 某人死亡且留有遗产
试题41:债的担保方式包括;( ) 。
a: 保证b: 抵押
c: 预付款d: 定金
试题42: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是( ) 。
a: 政党b: 公司
c: 企业d: 机关
试题43:下列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 1 年的有( )。
a: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末声明的b: 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d: 法人的名称权受到侵害的
试题44: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有( ) 。
a: 立遗嘱b: 赠与
c: 无权代理的追认d: 放弃继承
试题4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 。
a: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b: 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c: 人身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
试题46: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 ) 。
a: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b: 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c: 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d: 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试题47:法律上保护人身权有以下方式:( ) 。
a: 民事制裁b: 刑事制裁
c: 行政制裁d: 批评教育
试题48: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
a: 引导作用b: 促进作用c: 保障作用d: 制约作用试题49:物权一般包括( ) 等。
a: 所有权b: 抵押权
c: 典权d: 留置权
试题50:根据《民法通则》( ) 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a: 公民b: 法人
c: 个体工商户d: 联营组织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答案
1-10: d c b b c b c c a b
11-20: b b d c d d a d c a
21-30: b b b a c b a b c c
31-40: d d a b b a,c,b,a,abc
41-50: abd,bcd,abc,abcd,ab, bcd,abc,abcd,abcd,abcd
51-60: abcd,acd,abcd,bcd,cd, cd,ac,abd,b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