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法复习资料整理汇总

国际经济法复习资料整理汇总

了解:1.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与规范;有关国际投资的~;有关国际货币与金融的~;有关国际税收的法律制度;有关国际组织及其交往的法律与制度。

2.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同:国际性、互助性、基本原理VS国际公法①主体(国家、政治经济组织)异②渊源(国际公约)③调整对象(国际政治关系)④解决争议的方法(赔礼道歉战争)同:主体、国际性、基本原理VS国际私法①调整关系(民事流转关系,人身非财产关系)异②法律性质(冲突法,间接调整)③解决争议的方法(不接受仲裁不适用)3.基本原则:①经济主权和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②公平互利③国际合作与谋求发展(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合作【发展中与发达】)4.WTO《建立WTO协定》《关贸总协定》GATTWTO的法律文体体系——“一个协议四个附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另外三个附件WTO的基本原则体系及例外①最惠国待遇原则(MFN: Most Favoured Nation Treatment):一方保证把它给予任何第三方的贸易优惠(如低关税或其他特权)同时也给予对方。

MFN的例外:a)区域经济安排b)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差别和特殊待遇(如普遍优惠制)c) 边境贸易②国民待遇原则(NT:National Treatment):即在其他成员的产品或服务、服务提供者以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进入本国后,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本国产品或本国服务、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享受的待遇。

NT的例外:a) 政府采购b)仅对某种农产品的国内生产商提供的补贴5.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区别①无形性②主体的跨国流动性③多样性④复杂性(法律、政策)6.服务的提供方式①跨境服务②过境消费③商业存在④自然人流动7.《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产生、特点、宗旨、主要内容、影响全称: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产生:GATS 是 1982年美国在GATT部长级会议上提出进行多边服务贸易谈判的建议,1986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纳入谈判议题。

直到1993年12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994年4月15日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质的管辖范围。

宗旨:通过建立服务贸易多边规则,在透明和逐步自由化条件下扩大全球服务贸易主要内容:1) 一般义务:最惠国待遇义务(立即要做到);透明度;公平竞争即要求各成员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与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不低于任何其他国家相同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该义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豁免,如发展中国家享有的一次性的过渡期豁免。

2) 具体承诺的义务:市场准入、国民待遇WTO成员在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方面的义务没有统一规定和要求,是否给予市场准入,是否给与国民待遇,取决于每一成员在谈判阶段的承诺表来确定。

影响:a)服务贸易有了共同该遵守的国际规则;b)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c)促进贸易和相关货物贸易的发展;d)协调各成员方利益;8.提单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订立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作用/法律特征:1) 提单是海上运输合同的证明。

定舱单是海上运输合同。

2) 提单是承运人出具的接收货物的收据。

3) 提单是承运人交付货物的物权凭证。

9.承运人的责任(1)一般义务:①提供适航船舶;②适当和谨慎(2)《汉堡规则》对于承运人责任的新发展:①责任期间:“钩至钩”→承运人掌管下的全部期间②责任基础:合同责任→推定过错责任③免责事项:十项→三项(不可抗力、海上救助、货方责任)④赔偿责任限额:提高限额,改用特别提款权作为记账单位10.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货物贸易的区别①标的→无体的技术知识和经验②技术受让方取得技术知识的使用权③长期性和复杂性④适用法律的特殊化11.技术贸易的标的①专利②技术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③know-how【没有~】都没有取得专利12.跨国银行法律监管的国际协调——巴赛尔体系1.巴赛尔委员会:1975年国际清算银行发起并成立的“巴赛尔委员会”,是目前国际上协调跨国银行管制活动的最主要机构,其目标是加强各国银行管理当局间的联系与接触;制定广泛的统一管理规则,改进跨国银行管理的统计标准。

2.巴赛尔协议:巴赛尔委员会发布的有关跨国银行监管的各项文件,统称“巴赛尔协议”,主要包括:《对国外银行机构监督的原则》、《关于监督国际性银行集团及其跨国分支机构的最低标准的建议》、《银行业有效监管原则》、《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巴赛尔新资本协议》。

3.影响:巴赛尔协议对各国虽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其确立的原则和规则体系,对国际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所广泛认同和接受,成为跨国银行监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国际惯例。

灵活掌握:1.主体:①自然人②法人③国际经济组织④国家2.80公约的适用范围:Ⅰ概括式:用于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①买卖②货物(有形动产)③国际性(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eg:港澳台)公约明确排除了货物:①供私人、家人或家庭适用的货物的销售【小额度】;②经由拍卖的销售【与买卖自由相违背】;③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拍卖财产】;④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⑤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登记国、船旗国】;⑥电力的销售【垄断】公约不涉及的若干问题:【仅适用合同的订立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①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②合同对标的物所有权的影响;③货物对人身造成的伤亡或损害的产品责任问题3.我国对80公约的适用问题:①对书面形式以外形式的保留;②对“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公约时适用公约”的保留【如果适用这条,就把主动该选择适用何种法律的权利交出去了,合同适用处于不确定状态】4.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④适用于相同的运输方式:海运和河运使用时特别注意的事项5.要约撤销撤回【面对面、电话、传真等即时的不可撤销】A.要约未送达:可撤回B.要约已送达:①大陆法系→不可撤销②英法法系→在受要约人承诺之前要约可撤销③公约折中→原则按英美,例外为大陆(有明确有效期的、以一定言辞表明不可撤销的、基于信任)6.迟到的承诺和实质性修改自身原因→原则上无效→除非要约人毫不迟延地表示接受迟到的承诺其他原因→原则上有效→除非要约人毫不迟疑地表示拒绝英美法系:镜像原则大陆法系:不能实质性修改《公约》规定,关于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及解决争端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要约的条件。

7.违约补救原则:①补救实际损失②补救财产损失③受害人原则上可以选择补救的方式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对方根本违约;或者宽限期内仍不履行合同方式买方要求交付替代物:卖方交货不符合同,且构成根本违约重点:一方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不妨碍其同时提出损害赔偿数额:等于损失额(包括利润)损害赔偿责任:要求损害赔偿方负有减损义务(否则,扩大部分由其承担)8.风险转移1) 卖方安排运输,货交承运人时2) 在途货物,自合同成立时(不是提单交付时)3) 买方安排运输时,货交买方支配时4) 特定化(划拨)是风险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

5) 从交货时间起,风险从卖方移于买方。

这一原则的适用前提是卖方无违约行为。

假若卖方发生违约行为,则风险不由卖方转给买方,货物灭失和损坏的风险还是由卖方承担。

注意: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风险转移1) 一般货物买卖合同的风险转移没有约定的——交货时风险转移2) 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的风险转移原则上自买卖合同成立时起转移给买方,如果情况表明有此需要,风险自货物交给签发运输单据的承运人时起转移给买方买方违约的时间就是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3) 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违约不影响风险转移,除非风险是违约方导致的【延迟交货遇上雨季】9.承保的损失实际全损全部损失损失推定全损:商业全损部分损失共同海损:船货面临共同危险、人为有意造成的合理损失和费用、各方分摊单独海损:非人为有意造成的、意外损失10.保险人(赔偿保险金)的除外责任㈠被保险人的故意㈡发货人的责任㈢货物的自身缺陷㈣包装不当㈤航行迟延or行市变化11.保险理赔1、代位求偿1) 存在责任第三人如果保险事故的发生可归责于第三人时,保险人在给付了赔偿金后,被保险人应协助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保险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请求权2) 不得侵害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3) 补偿原则,不能请求双份4) 代位求偿权的取得,必须以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为前提5) 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不得超过保险人的赔偿金额。

保险人向责任人请求赔偿的金额不得超过保险标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2、委付1) 仅适用于推定全损,不得附带任何条件2) 委付标的是要求全损赔偿的条件,委付导致全部权利、义务转移给保险人3) 保险公司可接受也不接受,但一经接受,不得撤回12.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概念: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指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国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险,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承保的政治风险发生,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则由国内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的制度。

政治风险是指与东道国政治、社会、法律有关的、人为的、非投资者所能控制的风险。

所谓“人为的”,主要是指由:东道国政府所为行为产生的风险。

特征:承保机构:海外投资保险是由政府机构或公营公司承保的,政府承保机构与私营保险公司不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保护投资为目的;承保对象:海外投资保险对象,只限于海外私人直接投资,而私人直接投资只有符合一定条件才可作为保险的对象。

承保范围:海外投资保险的范围,只限于政治风险,如征用险、外汇险、战争险等,不包括一般商业风险。

承保任务:海外投资保险的任务,不单是象民间保险那样在于进行事后补偿,而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13.居民身份认定住所【固定、永久】居所【经常居住地】居住时间14.法人居民身份认定①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董事会、股东会召开地)②总机构所在地(主营地)③法人注册成立地15.来源地认定①营业所得来源地认定【营业活动发生地原则】②劳务所得来源地认定【劳务履行地、劳务所得的支付地、劳务报酬支付人居住地】③投资所得来源地认定【投资权利发生地/使用地原则】④财产收益来源地认定【不动产所在地】16.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前提:互相承认对方的税收管辖权①运用冲突规范划分征税权②免税法③累进免税法④抵免法⑤扣除法和减税法税收饶让抵免不是方法→用以实施税收优惠的方法1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 1944年,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制”,其后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