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实录(用水测量时间)

课堂实录(用水测量时间)

第四组当值的课堂实录
《用水测量时间》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这是时间单元的第三课。

从教材编排看,本单元体现了人类测量时间从粗略到精确的过程,本课和下一课《我的水钟》处在用太阳光影测量时间和用摆计时之间,是人类计时发展史认识的重要环节。

本课和下一课共同构成这一环节,本课认识水钟计时的原理,下一课则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水钟。

本课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看图认识古代的水钟;第二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开展滴漏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地漏一定量的水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滴漏计时的原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流水的速度与滴水孔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等因素有关,古人正是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量100ml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推测和验证流30、60、90ml分别需要多少时间,然后经历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和科学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开展滴漏实验,完成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教学难点:尝试对滴漏实验进行改进。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执教者:姚国刚
执教班级:五年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