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省草食动物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修)

我省草食动物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修)

2016年9月份第1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54.64元/公斤, 比前一周下降0.1%,同比下降8.9%。河北、内蒙古、 山东、河南和新疆等主产省份羊肉平均价格50.21元/ 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1%;上海、浙江、福建、江西 和广东等省份平均价格64.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 0.2%。
(3)活羊跌幅更大 活羊:当前全国活羊均价23.32元/公斤。 养殖效益下降:肉羊养殖处于微利甚至亏损。
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稳步推进。2015年奶牛存栏100头以 上、肉牛出栏50头以上、肉羊出栏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 比重达45.2%、27.5%、36.5%,分别比2010年提高17.2、 4.3、13.6个百分点。国家级草食畜禽标准化示范场达到 1063家,占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总数的27.1%。
年起连续三年降低,规模化饲养比重实现三连 增,特别是500-1000只和1000以上的规模化 养殖比重明显提升,相比2010年500-1000只 和1000只以上规模化比重分别增长了61.8%和 93.1%。
(2)进口羊肉价格优势明显,扰乱国内市场价格 2014年我国进口羊肉的到港价格约为30元/千克,而我国
草食动物产业发展趋势及 对策
一、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形势 二、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解读 三、我省草食动物产业发展趋势 四、我省草食动物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形势
(一)主要成就
一是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5年,全国奶类、牛肉、羊 肉、兔肉、鹅肉产量分别为3870、700、441、84、140 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3.3%、7.2%、10.5%、 22.2%和10.0%。草食畜产品提供优质动物蛋白总量比 2010年增加6.6个百分点。
2014 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 8706.7 万吨,其中羊肉占肉类生产总量的 4.9%,羊肉在全国肉类 产量构中自 2000 年至 2014 年间维持在 4.9%-5.6%之间,近五年间稳定在 4.8%-5%之间
2、我国羊产业特点及分析
(1)小规模饲养加速退出,规模化养殖比重进 一步扩大 2013年全国100只以下小规模饲养比重自2010
3、 价格情况
(1)羊肉价格高位下降
2002-2014连涨13年,上涨3.3倍,年均涨幅11.4%。 2007、2008年涨幅加大,2011-2013涨幅20%。拐点: 2014年春节过后开始下滑,2016年上半年价格呈降势, 除2月,3-7月连跌5个月,累计跌幅5.1%。
(2)波动幅度仅次于猪肉
五是饲草料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牧草种植面积稳定增
加,粮改饲试点步伐加快,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基地建设成
效显著,饲草料收储加工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速,粮改 饲三元种植结构逐步建立。2015年,全国种草保留面积为 3.3亿亩,比2010年增加5倍,产量达180万吨;草产品加 工企业达532家,比2010年新增324家,商品草产量770万 吨;秸秆饲料化用量达2.2亿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4.7%。
四是产业扶持措施持续发力,但政策综合配套性仍需进一步 强化
国家相继出台了牛羊良种补贴、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 南方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牛羊大县奖励、奶牛政策性保 险等扶持政策,持续加大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良 种工程、秸秆养畜等项目投资力度,推动了草食畜牧业发 展方式加快转变。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 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 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2013年我国肉牛存栏总数为6838.6万头,较2012年增长160.5万头,同 比增长2.4%,比2009年增长15.5%。2000年,我国活牛产量为3806万头, 2014年增长至4900万头,复合增长率为2.23%。
2015年,全国奶类、肉牛产量分别为3870万吨、700万吨,分别比2010 年增加3.3%、7.2%。
(三)近年中国羊产业形势分析
1、基本情况 2014年,全国羊肉产量为428.2万吨,较2013年408.1万吨增长
了20.1万吨,同比增长4.9%,2014年年末全国羊存栏总数为 30314.9万只,较2013年29036.3万只增长了1278.6万只,同比 增长4.4%。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为28741.6万只,较2013年 27586.8万只增长了1154.8万只,同比增长4.2%。 2015年,羊肉产量为441万吨,比2010年增加了10.5%,草食 畜产品提供的优质动物蛋白总量比2010年增加6.6个百分点,改 善了居民膳食营养结构。 2014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已超过2.9万亿,人均肉类占有量达 64公斤,直接从事畜禽养殖的收入占家庭农业经营现金收入的 1/6,畜牧业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83家,畜牧业产加销一体 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企业+农户、企业+合作 社、企业+基地等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模式。
2015年,全国种草保留面积为3.3亿亩,比2010年 增加3.4%,干草年产1.7亿吨,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300万亩,比2010年增加5倍,产量达180万吨;
草产品加工企业达532家,比2010年新增324家, 商品草产量77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2.2亿 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4.7%.
自主生产的羊肉批发价格58元/千克,特别是在市场流通 环节,进口肉与本土生产羊肉没有明显区分,也严重扰 乱了我国羊肉市场价格。 (3)打造各地区特有的羊产业发展模式 例如:力农模式、怀仁模式、藏书模式、湖北1235模式、 晴隆模式、润林模式等。通过因地制宜的探索出产业模 式,不断提升羊产业生产水平,降低生产环节成本,形 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羊业生产体系。 (4)畜牧行业知名品牌未成为消费市场内的优秀品牌 长久以来,我国养羊业一直停留在基础的产品生产研发 阶段,虽然企业树立了品牌典型,但品牌还未在消费市 场内建立,缺乏与终端消费链条上的对接错位,优质的 产品不能快捷高效的走入主流商超、餐饮系统,消费者 也难从鱼龙混杂的产品中找寻,导致了很多优质品牌和 产品不能占领市场,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4)国外进口价优势明显
随着中澳、新自贸协定羊肉关税消减的实施,进口价越来 越低。
关税调减后,新西兰羊肉到岸税后价每公斤24.50元,比 国内羊肉集市价低56.2%。
进口新特点:进口来源国扩大,进口价格下降;活畜进口 成进口新模式;海外并购热潮来临;跨境电商势如破竹。
短期看:羊肉进口趋稳 长期看:进口增长空间有限
四是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我国草食畜牧业基本形成了集 育种、繁育、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完善。截至2015年,以草食畜牧业为主 营业务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05家,占畜牧业 龙头企业比重为18%。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家庭农(牧)场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稳步发展, 草畜联营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
往年牛羊肉价格走势一致,羊价高于牛价,去年以来羊肉 降幅明显,价格差逐渐拉大(6.65元/公斤)。今年羊肉价 格波幅仅次于猪肉(31.5%)。比价看羊肉仅为猪肉的1.8 倍,国际标准是2-4倍。
2016年8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54.67元/公 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降8.9%。河北、内蒙古、 山东、河南和新疆等主产省份羊肉平均价格50.25元/ 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上海、浙江、福建、江西 和广东等省份平均价格65.0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 0.2%。
2015年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45.2%、 27.5%,分别比2010年提高17.2、4.3个百分点。国家级草食畜禽标准化 示范场达到1063家,占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总数的27.1%。
从结构上看,2014年,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黑 龙江、新疆、云南、四川是我国牛肉产量排名前十的地区,其中河南 牛肉产量82.1万吨,山东牛肉产量66.6万吨、内蒙古牛肉产量54.50 万吨,排名前十的主要牛肉产量地区牛肉总产量约为491.2万吨,占 全国总牛肉产量比例的71.2%。
(5)生产-扶持政策加强 十二五以来,国家出台针对良种推广、规模养殖、疫病防
控、草畜平衡等多方位扶持政策。 2015年以来新举措:
小反刍列为四大重大疫情强制免疫。 农机购置补贴新增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 新一轮禁牧补助、草畜平衡补助、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上调 粮改饲试点,由10个省增到17个。 出台多个产业发展规划: 《全国肉牛/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全国落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全国肉牛/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6-2020) 《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三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全国泌乳牛平均单 产达6吨,肉牛和肉羊平均胴体重达到140公斤、15公斤, 比2010年分别提高15.4%、0.6%和1.7%。十二五期间, 夏南牛、云岭牛、康大肉兔等系列新品种相继培育成功, 全混合日粮饲喂、机械化自动化养殖、优质牧草青贮等技 术加快普及,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和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 患病得到有效控制。
奶牛养殖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生 产机械化智能化程度均达到世界前列,奶业D20联盟企业引领 奶业行业加快转型发展。
但养殖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上,我国草食畜牧业与发达国家还 存在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泌乳牛年单产水平要低2-3 吨,肉牛和肉羊屠宰体重分别低约100公斤和10公斤,牛奶、 牛肉和羊肉生产成本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一倍以上。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 业。为十三五草食畜牧业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础。
但从全局看:现有扶持政策在系统性、针对性、协调性方 面显得不够,特别是金融保险、进出口调控等政策亟需强 化。
五是饲草料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全国牧草种植面积定增加,粮改饲试点步伐加
快,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饲草料 收储加工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速,粮经饲三元 种植结构逐步建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