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博客

班级博客

班级博客——孩子心灵栖居的一方绿洲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包伟东假如你轻轻点击某个网址,富有幻想色彩的粉红色网页便跃入眼帘,中心的相册框中,缓缓闪过班级活动的精彩瞬间,充实丰富的图文信息,让你清晰明了地感受到了这个班级活泼团结、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你不能不被班级博客这个令孩子心驰神往的诗意家园所深深吸引。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些教师和学生家长谈网色变,总怕孩子沾上了“网瘾”,因而采取“堵”的办法。

其实,“堵”不如“疏”,孩子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渴望,我们为什么不能因势利导、主动出击,去占领这块新阵地,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来引导学生呢?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让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班级博客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

它作为班级数字化管理的新平台,可以由师生合作共同管理,记录班级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定格班级成长的精彩瞬间,在师生、家校间架设一座心灵沟通的金桥。

如今,开设校园班级博客,成为众多学校悄然兴起的新宠儿。

一、记录成长轨迹,班级博客成为才艺的“展示台”。

有人说“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笑,有泪,有酸楚,也有甜蜜,如此刻骨铭心的生活怎能不留下点点痕迹呢?它的五彩缤纷、多姿多彩,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同时又值得我们去细细地体味、咀嚼。

当我们回忆起童年的一幕幕,是那么的幸福。

为此,通过博客,记录下学生成长过程的足迹,让他们在这些足迹中不断成长。

相信等他们长大以后再回首时,他们一定会无比地快乐,哪怕是只言片语,哪怕是瞬间精彩一掠,哪怕是一个成长的小脚印……我特别设计了一块园地,用来展示学生在这一年中的成长足迹,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的照片、班内学生取得的各项成绩、班级集体的各项荣誉等均张贴于此,让学生看到在各种活动中自己的表现,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学习生活的趣味十足,也通过这些照片向学生揭示生活的哲理。

其中的“明星榜”是大家一直都非常关注的。

每一个明星或是老师推荐,或是同学推荐,或是大家一起推选。

这里的布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事件、人物的出现而及时贴出班级中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的明星人物,并附有照片和介绍,让大家共同学习。

为了在班级博客中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或深或浅的脚印,孩子们不断将自己的精彩作品展示出来,将自己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班级博客中。

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

一篇篇折射学生思想火花的日记经过我的电脑版面设计,图文并茂,文质精美;一张张反映学生假期愉快生活的照片经过学生的文字润色编辑,能勾起甜美、难忘的记忆;一期期集学科知识、国事要闻、社会百科于一成的剪报,学生从这里开阔视野,了解社会,走向世界;学生运用Flash、PowerPoint设计的书画作品精彩纷呈,尽展学生的个性和才华……诸如此类的活动作品展示外,还结合学生自评活动营造民主氛围。

原汁原味的“科技节手抄报”、“体育节手抄报”等,从稿件撰写到版面设计、抄写都要求独立完成,作品公开展出,然后组织“人人都来投一票”的自评活动。

班级博客成了学生发表各种作品的处女地,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的大展台。

不单使许多优秀生找到自我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欲望。

甚至连一些平时不被老师同学关注的“灰色学生”,也有显示其闪光点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同学间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心灵世界得到净化和充实,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增进互动交流,班级博客成为心灵的“彩虹桥”。

现在的学生懂得的事情很多,同时,碰到的困惑也不少。

再加上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又不强,很需要我们大人给他们指导。

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不愿面对面地对老师、长辈倾吐诉说。

博客就给了孩子们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真言不尽。

对妈妈唠叨的抱怨,被同学打趣的委屈,班级建设的大事小情,成长历程中的困惑……这些在以往因沟通不畅而常被隐藏、忽略的信息如今有了及时“发布台”——“班级博客”。

它给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平台。

学生们把“网络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快乐家园”,他们在这里发发帖子,说说自己的心声,交流自己的思想。

通过查看论坛上的讨论主题,我能从中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帮助我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我班的周淼因为爸妈之间的“冷战”感到难过甚至害怕,便在博文中提到此事。

我看到后,第一时间给她回帖,真诚地安慰、鼓励她,帮她出主意。

后来,周淼不仅成功化解了爸妈之间的矛盾,还在学习成绩上取得了进步。

博客给学生们提供了互动交流的空间。

一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在班级博客里非常活跃,能对班上的事情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针对别的同学提出的话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费梓辉同学看到大家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就发起了一个“不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的话题。

同学们积极跟帖,有的说:“我同意你的看法,看来以后不能偷懒了,要向大家展现真我的风采!”有的说:“费梓辉说的有道理,上课时,同学们想出了答案就要举手,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只要你想出来了。

”有的说:“不能再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别人了。

”……现在,学生们把班级博客当成了自己的“快乐家园”,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电子日记本、电子相册,学生放学回家后,都精心挑选相片上传,丰富自己的相册内容,发表新闻日志。

王茜同学写下了6篇日志,大家读了之后,都纷纷留言,这些留言更增强了王茜的写作信心,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热情。

班级博客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会习惯性地浏览班级博客,看看孩子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实际回帖,使每一次交流都成为一份有力的思想引导,每一次沟通都变成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孩子们在“班级博客”中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相互交心。

有时,他们也会对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孩子们的这份信任,我总是细心呵护,认真对待,因势利导,让孩子参与班级管理,促进了和谐班级的建设。

我们还进行了《班级公约》的大讨论,让孩子们自己讨论交流我们班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我们班的《班级公约》。

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得以彰显。

不仅如此,班级博客在处理班级偶发事件中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功效,搭建了师生之间的“连心桥”。

有了班级博客,有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当面还开不了口,放不下各自架子的问题,可以借用班级博客这一渠道进行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畅谈自己的感受,还可以不伤及他人的自尊。

记得一节语文课上,平时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的杨镇同学在草稿本上画着漫画,我气不打一处来,一把抓过本子,“哧哧”,两三下便把本子撕烂了。

他狠狠地瞪着我,嘴里还不停发出不服气的嗤嗤声,对立情绪非常大。

为了不把事情弄僵,我暂且压下火气上课。

我深知,这孩子自幼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家庭比较富裕,父母忙于做生意,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疏于管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蛮横任性的性格。

对于别人的批评,他总是听不进去,有时还会跟老师顶嘴。

这次,我不急于找他谈话,而是把今天在课堂发生的事情发送到博客上,并做了自我检讨:“杨镇同学,今天课堂上的事,我也有错,作为一个老师,对你所犯的错误,不应该采用那么粗暴的态度与方式,应该向你道歉。

而作为学生的你,也应该很好地去想想,老师等你回答。

”杨镇看了我的日志以及同学们的评论后,在博客里写下了这样一段感人心扉的话:“老师,我知道自己在学校里很不讨人喜欢,学习成绩不好不说,还经常惹事生非。

可一直以来,您从没放弃对我的教育,我也知道你真的是在关心我,有时也想改正,可今天又犯了。

没想到老师您主动会向我认错,我真是无地自容。

老师,请您看我以后的行动吧!”从那以后,总会看到他在博客上留一些自己的困惑、收获和感想。

我当然不计前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变化,寻找他的每一个闪光点,常常借用博客与他进行交谈,了解他的生活、学习情况。

课外还和他聊天,借些优秀的课外书给他阅读,在不知不觉中与他建立起良好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距,这其中缘由应该归功于博客。

三、拓宽教育空间,班级博客成为学生的“新课堂”。

班级博客是引导学生扬善求真健康向上的网络课堂。

我一直把“一周一得”作为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坚持不懈。

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从开展“礼貌教育”活动到宣传“感动班级”典型事例,从“为祖国祝福”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一在班级博客上进行发布。

为了教会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我在“心灵鸡汤”栏目贴出了《创造幸运》、《用微笑面对人生》等文章,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时下,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是个热门话题。

爱是什么?说起这个字眼,也许更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的画面:花前月下,缠绵悱恻,海誓山盟,生死与共,轰轰烈烈,荡气回肠。

是的,这样的爱很震撼,令人向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是平淡的,平淡得似乎让我们忘却了还有爱,生活是普通的,普通得似乎也让我们忘记了爱的滋味。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有爱心的人,我利用博客这个平台,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

学习了《爱如茉莉》和《月光启蒙》等课文以后,我在博客上发了一条帖子:“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父母的爱,子女的爱,夫妻间的爱,师生间的爱,同学间的爱……让我们首先从家庭中去感受亲情,从细节去捕捉那爱的踪影,体验那种如茉莉般纯净洁白的,散发着缕缕幽香的爱!”短短几天,30多位孩子积极跟帖:“爸爸总是喜欢用一只热乎乎的大手按住我的小脑袋瓜,另一只手细细地把我的头发拢顺——他的动作柔柔的,有时会挠得我痒痒的,逗得我咯咯笑个不停。

我猛一回头,看见爸爸也正冲我笑,心里暖融融的。

”“那个寒风呼啸的傍晚,我因为学校有事晚回家,远远地看到妈妈正在小区门口等着我。

她微笑着迎向我,用她那粗糙而有力的手牵着我走到家……有人说母爱是春日里的暖茶,夏日里的冰水,黑暗中的明灯。

但我却认为母爱是冬天里的阳光,照耀着心灵,让生命茁壮成长!”家长们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听话了,更关心自己了。

看了孩子们的博文,很多家长更是感动不已,纷纷留言:“不知不觉中,女儿告别了摇篮、学步车、各式各样的玩具,开始看报纸、读小说、写博客……不想长大是很难的,面对走向成熟的女儿,我要教会女儿永远不只用眼睛观察人生,同时也要用心去注视。

我只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女儿却有无尽的感谢,我很感动。

”“……孩子早在几天前就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在这里预订了康乃馨。

接过花的我顿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真是有说不尽的感动与感慨。

谢谢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为你自豪!”班级博客更是引领孩学生探索求知自主学习的新课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