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的取样量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的取样量
单位:mg,L
均值
7砌
0.184 0.594 1.035 2.538 3.710
1 0lIIl O.190 O 616 1.040 2.542 3.710 4.877 0.186
0.1“
0.599 1.034 2 531 .3.696
1.3氨氮样品
O.600
0.6∞
1.035 2.530 3.704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的取样量
林永茂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环境监测站辽宁营口 115003)
常规范围内,样品浓度值准确度在规定范围内(室内相对误差≤
5);高浓度值,取样量在l~5111l时,样品浓度值准确度在范围内
(室内相对误差≤5),取样量在1rnl时,吸光度值在常规范围内。
表1标准样品不同取样量浓度值
7.“
0.821 1.19 -32 3 69 5.35
吸光度值
分析,由于难以估计氨氮的浓度,无法确定取样量,经常在样品显 色后才发现其吸光值不在常规范围内,不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及时 分析,且费时费力。因此,如果能大概确定氨氮的取样量,将会大
200548
l
75
浓度值 相对误差 吸光度值
1.“
.6.28 3 8l
mg,L;
mg,L; mg,L。
4.855
4.855
4.855
4.855
4.865
注:标准工作曲线:y=0.069x一0.00l,r=1
3结论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一般情况下,样品取样量 在2~7rIll之间均能保证样品浓度值在测定范围内;对于低浓度 样品取样量一般在1~3ml之间;对于高浓度样品取样量一般在 3~7rrIl之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质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0.∞l
I.035 2.533 3.703 4.86l
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样品; 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标准样品:
1.035 2.53l 3.699
①200543,质量浓度o.699±o.035
②200548,质量浓度1.75±O.08 ③200552,质量浓度8.75±O.35 1.4实验方法 1.4.1标准曲线的绘制
200543
吸光度值 06鲫±O.035 相对误差 浓度值
O.045 0.黼7 .4.58 0.114 1.67 -4 57
使用的监测手段。在日常监测中,测定水中氨氮最常用的方法为 纳氏试剂比色法,此方法是采取少取试样,稀释后重新进行比色
0.6%
-0.43 0.599 1.74 -0.57 3.10 8.99 2 74
0.184
注:标准工作曲线:y=0.069x一0.00l,r:1 2.2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样品 分取不同时期某污水处理厂的水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见表2。 表2污水样品不同取样量浓度值
样品取样量 水样浓度
l nll O.188 0.594 1.029 2 522 3.696 3nll 5ml 0.183
(GB 7479—87). 【2]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2002年).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明.第2版. 北京:工业出版社,198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2期 万方数据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的取样量
全程按照文於-操作。
1.4.2样品的测定 分取1IIll、3rnl、5IIll、7Ⅱd、10rnl样品。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步 骤操作,计算其浓度。
2结果与讨论
2.1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定容后,分别取1fIll、3llll、5flll、7flll、10|lll进行测定 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值,取样量1—10Illl时,吸光度值均在常 规范围之内,取样量在1~7IIll时,样品浓度值准确度在规定范围 内(室内相对误差≤5);中浓度值,取样量1~5rIll时,吸光度值在
标准样品取样量 标准样品
单位:mg/L
氨氮是水体的日常性监测指标之一,在地表水、地下水和污
1IIII
3 ml 0.138 O.67l -4.0l 0 358 1.73
-1 14
5IIll 0.239
7叫
0.342 O.710 1.57 0 790
l olIII O.517 0 75l
水等水体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是环境监测部门及相关单位最常
0.∞3
8 75 0
l 804 8 72 .o.34
200552
大缩短样品分析时间。
8 75
浓度值 相对误差
7.神
.9.83
.38.%
l实验部分
1.1方法原理 纳氏试剂比色法: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 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强烈吸收,在波长 420nm处,用光程20IllIn比色皿,以无氨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1.2仪器与试剂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均同文献…。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林永茂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环境监测站 辽宁营口 115003 资源节约与环保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4(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jyyhb20140208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