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第十章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趋势本章提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步伐加快,美术教育也因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倾向的同时都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的最佳点。

本章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小学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一些模式与趋势,供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学习与借鉴。

新世纪,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步伐加快,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使人类居住的世界已成为现实的虚拟空间,消除了时空的限制,使地球真正变成了“村落”。

美术作为“视觉文化”,以其直观、形象、方便的方式,不受语言、文化的限制,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美术教育也因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和美术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下,美术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

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及其有利于各科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与发挥。

这也为美术教育,特别是普通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从未有过的良好契机,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推进美术教育改革,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与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相适应、协调发展。

我们应解放思想,把视野扩展到全世界,从而明晰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选择和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美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结合实际以改进和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进美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这样可使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少走弯路。

一、外国美术教育的借鉴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不同国家的美术教育的特点与发展情况也不相同。

为探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改革、探索与实践,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一)欧美:工具论与本质论的争论与演进概括欧美的美术教育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美术教育受到来自整体普通教育的各种思想观念的强烈影响。

而这些普通教育的思想观念又受到哲学、社会状况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当一种观念占统治地位时,它的价值取向便被当做普遍的合法性而得到传播。

这些思想来去匆匆,内容庞杂。

在,,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追求严谨性、完整性和目标可测性的科学理性主义倾向;偏爱行为和思维自由方式的浪漫主义倾向。

这两种倾向在美术教育思想上的典型代表是本质论与工具论。

,,世纪,,年代之前,工具论盛行。

工具论又称“儿童中心论”,以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 (《创造性与心智的发展》)为代表,并采纳了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 (《通过艺术的教育》)的观点。

其思想基础是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工具论强调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为目标,强调通过美术促进儿童健全发展,主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和自然本性上。

他们反对教师对学生横加干涉,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异于他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

赞同此观点的人,主张自由教育,在教学中采用发现法,在美术课中保证提供给学生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可供学生自由创造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由创造和自行发现中受到教育,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在自我表现的旗号下,学生常被置于一种放任状态,并被剥夺了接触能够启发他们进行艺术探索的知识的权力。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对结果目标的不明确或由此认为结果不重要,造成美术学习的无效,促进儿童健全发展也无从谈起。

本质论又称“审美修养论”,本质论强调科目中心,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

特别是在,,世纪,,年代后,受美国心理学家罗姆?布鲁纳学科结构论的影响,一些艺术教育工作者对美术教育如何超越“创造性的自我表现”进行了思考,至,,世纪,,年代初,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等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理论。

艾斯纳认为,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美术课程由创作、批评与历史三方面构成;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的效果要尽量予以评价。

DBAE(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英文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简称)教学观念的主要认识:第一,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作为美术内容是完整统一的;第二,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并以各领域的专业表现为教学目标;第三,具有书面课程设计,并进行系统性教学。

,,世纪,,年代后期,人们在DBAE理论的实施过程中,感到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太过机械、僵硬,美术创作的乐趣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大大削弱了。

于是,将DBAE包容各范畴视觉艺术之后,发展成为“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Com prehensive ArtEducation)。

工具论与本质论在教学思想上存在着许多分歧,但在整体上则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都以个人为本位,从人的发展需要的角度去认识美术教育。

二者只是侧重点与方式不同:一个注重创造力的培养,突出主体作用,教学呈自发性状态;一个注重审美修养的提高,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严谨规范。

两者争论的实质是如何把握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教学功效之间的关系。

工具论强调后者的作用,本质论以前者为主。

目前,人们正尽力在两种观念中取得某种平衡,以避免偏执于某一思想而带来的局限性。

例如,工具论的代表人物里德倡导的“通过艺术的教育”来重视儿童自我表现、创造性和人格培养,关于艺术教育的地位、儿童艺术表现类型及学校、教师、课程等方面的一系列论述,在现时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其对知、能传授的严重忽视又是不可取的。

有关工具论与本质论的争论与演进、发展给世界美术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也必将演绎与论争下去,以推动现代美术教育的纵、横发展。

(二)日本:传授与引导的片面吸收与全面结合日本文化主要以不断吸取外来文化之精髓而生成的,可说是一种变造文化。

以,,,,年的“明治维新”为界,此前主要吸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后则主要吸收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就美术而言,日本的普通美术教育是在吸收、借鉴和综合其他国家的美术教育经验的过程中,是在全盘西化与弘扬国粹、追求功利与主张精神陶冶的尖锐矛盾交织、演化中不断发展的。

早期的日本美术教育与中国古代美术教学一样,注重的是怡情冶性。

公元,世纪至江户时代 (,,,,年),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雕塑和绘画的形式帮助人们理解佛教教义,教学方式以临摹为主,传承方式采用颇具中国师徒传授特色的“家元”制度并一直延续至近代。

江户时代的兰学揭开了日本近代美术造型教育的序幕。

,,,,年,日本进行了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明治维新”变革,使新式美术教育 (以实用的功利主义为目的,片面追求技术)取代了本民族原有的传统美术,进入了铅笔画时代。

,,,,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图画教育委员会,对西方美术进行了实际调查,对传统美术进行了反省,科学区分了美术教育在怡情养性与实用方面的不同目标,主张应同时兼顾审美欣赏与能力培养,从而确定了新的美术教育思想,进入了国定画贴时代,但仍未摆脱临摹的主要方式。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主精神在西方世界空前高涨,受欧美推崇个性和创造性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波及,产生了由画家山本鼎领导的自由画教育运动,反对只注重临摹国定画贴的做法,主张让儿童以动情的态度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从写生、记忆和想象进行直接表现的自由画创作,带来了自由画时代。

可惜的是这些观念与罗恩菲尔德的观念如出一辙,矫枉过正,导致了美术教学的无序状态。

随之,日本美术教育进入了小学图画时代,编制了内容考究、编排有序的《寻常小学图画》教科书及备课书。

“二战”后,民主精神再度高涨,欧美美术教育理论,特别是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和追求个性、创造性的理论,东山再起,活跃起来。

成立于,,,,年的创造美协会全盘接受了工具论的观点,但另一些以箕田源二郎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家却受到了美国艾斯纳美术理论的影响,冷静而深刻地认识到创造性与美术教育的关系以及培养创造性的途径。

现代日本美术教育更趋向工具论与本质论的综合运用。

纵观日本美术教育发展史,可明显地看出美术教育的发展是由片面强调到综合运用,由单一到多样。

另外,日本美术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开放的态度,大胆吸收不同国家的美术教育经验,并加以消化的方法,对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我们应加紧吸收国外现代教育的一切积极成果,发掘传统优秀经验,以突破现状,建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的美术教育体系。

二、发达国家小学美术教育现代化的启示(一)发达国家小学美术教育现代化特征,(教育对象普及化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均把美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制订课程计划时,均把美术教育纳入其中,使学生人人接受美术教育。

,(教育目标整体化站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把美术教育目标的设定从“纯美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创造美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美术活动的有形结果,而是美术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新世纪的社会变化,学会生存。

,(教育途径多元化实施美术教育是多渠道、多层次的。

主渠道是美术学科教育;二是结合音乐、体育或语文等学科进行教学;三是开展美术课外活动。

,(教育方法个别化所谓方法个别化,就是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通过学生的独立学习,采用个别指导、小组教学等方式来实施个别化教育。

,(师资队伍专业化美术教师应取得相应学位,学习专门课程,进行专门艺术教育训练,取得特别教师许可证等。

(二)借鉴启示,(要形成美术教育现代化的共识。

认识到美术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证。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美术教育,使学生个个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

克服小学美术教育中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目标。

加快改革步伐,形成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美术教育结构,在课内外活动中渗透美术教育,开展环境性美术教育,逐步建构,,世纪小学美术课程体系。

,(加强师资建设,搞好师资建设这一先导工程和奠基工程,完善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

三、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信息传递高速化,文化发展多元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的时代。

这是一个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以信息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化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体系为后盾的崭新时代。

同时,它是一个开放的、多样的、充满矛盾和变化,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时代。

为迎接时代的挑战,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普遍把目光投向教育,优先发展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