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评课比赛部分教师评课实录

小学数学评课比赛部分教师评课实录

小学数学评课比赛部分教师评课实录(浏览次数:247)jxjhl发表于2011-1-14 13:40:00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为了从多种途径检阅教师的新理念的落实情况,我们于今年三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评课比赛。

比赛分二轮进行。

第一轮是自愿报名,比赛时,听一节未作任何雕饰的常规课,参赛教师用30分钟写出评语。

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人,一二等奖获得者进入第二轮比赛。

在第二轮比赛中,参赛教师除写好评语外,还得当场点评,并以此评出一二等奖。

从比赛中不仅能看出教师的评课水平,还能看出教师的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情况。

这个活动结束后,反映普遍叫好。

下面是第轮二比赛的课堂实录和部分教师的评课摘要。

教师的评课基本照原文录入,只在语句上作了些许修改。

课堂实录(根据录像整理):一、以套圈游戏导入新课师:小朋友玩过套圈的游戏吗?生:玩过。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套圈的游戏好吗?不过奖品是小动物下面的分数,分男女生两组来进行擂台赛,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每人套三次。

(出示课件,小动物图及所对应的分数)二名学生上台操作电脑,男生三次所套分数分别是129,148,121,女生三次所套分数分别是128,142,130。

师将分数填入表格中。

师:比赛结束了,谁告诉我是男生生还是女生赢?男生:我认为男生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男生:因为第一次,二次是我们赢了,第三次她们赢了,所以我认为我们赢了。

师:哦,三次男生赢了二次,所以你认为男生赢了。

女生:第一次男生只比我们多一分,第二次男生多六分,第三次女生多了九分。

师:所以,你认为女生赢了是吗?女生:是师:你说的非常棒,大家听清楚了吗?那到底是女生赢了还是男生赢了。

生(全体):女生。

师:你们都判定是女生赢了是吗?不过,老师忘了告诉你们,我们的比赛规则是看三次比赛得到的总分,谁的总分多就谁赢,按这个规则,谁赢了?生(全体):女生赢了。

师:你怎么知道?生:因为我算过了,男生加起来是390多分,女生加起来是400分。

师:哦,你已经算出来了,那我问你,男生的总分你是怎么算的?生1:男生的总分我是先把三个数的百位加起来,是三百。

师:你把算式告诉我。

生1:129加148再加121。

师板书算式:129+148+121。

师:就是三次的得分加起来,这样的算式就是我们学过的……生(全体):连加。

(师板书课题)师:有的同学能够口算出来,有的同学还口算不出来,象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笔算,那么竖式会写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计算,师巡视,指定学生在黑板上写竖式)写的竖式有:①②③129 129 277 129+ 148 + 148 + 121 + 148277 277 398 + 121 + 121 398 398师:将三个竖式标号,依次为①②③师:好啦,大家都写完了,老师请了三个小朋友上来写,那么,这里有三个竖式,三个竖式一样吗?生(全体):不是。

师:很明显,不一样,第1种与第3种有什么不同?生3 :是分2次加,后一个少了一个277。

师:看第3种生4:错了,他不能写2个加号。

师:你认为保留哪一个?为什么?生4:应该保留下面的,保留上面的就错了。

师:保留下一个既为了美观,也表示将三个数连加起来。

师:三个数连加竖式的写法,既可以分两个写,也可以写成一个,还可以将三个数连加起来,男生的总分我们已经算出来了,女生的总分可以算出来吗?生(全体):可以。

师:请你用最喜欢的算式将女生的总分算出来。

师:谁来说女生的总分,男生和女生谁赢了?生(全体):女生。

师:第一轮比赛女生赢了,马上进入第二轮比赛。

(两名学生上台操作电脑,进行套圈。

)师:这两名小朋友负责套圈,下边的小朋友负责计算,我看谁最厉害,他们刚投完,你就能把结果告诉我。

(投的结果,男生第一次为93分,女生第一次176分,男生第一次为180分,女生246分,男生第三次327分,女生166分。

)师:第二轮比赛结束了,谁告诉我,这一次谁赢了?你们想的什么办法?生(全体):算。

师:开始吧,(学生计算)师:谭老师算得结果出来了,我算得是这一次男生又输了,出示:①93 ②93 180 180+327 +327 500 600师:你们算的结果一样吗?生1:错,第一次算错了,十位上相加满20了,应该进位2。

师:十位上9加8等于17,17加2等于19,19再加进上来的1是20,应该进2,所以结果是600。

那么女生的结果呢?生2:个位算起,是3个6,三六十八,十位上得18进1写8。

师;十位你这是按顺序相加,还可以怎样加?生3:可以先算4和6相加师:4和6刚好凑成了10,再算10加8,这样就容易多了,女生总分为588,恭喜这次男生赢了。

师:要想算得又对又快是有诀窍的,他算得快,我们来听听他怎么说的?生4:先看个位,如果都是相同的数字的话,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师:还有吗?生5还可以先算加起来得10的数师:如果哪一位相加满了20,我们就应该向前一位进几?生(全体):2师:以后如果三个数或四个数,五个数连加,满了三十该进几?满了五十进几?生(全体):进3,进5师: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吗?生(全体):如果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课件出示:小朋友丁丁套三次圈的分数:93。

180。

321)师:这和男生一样的,如果让你来投,要求你投的分数要超过他,想一想,你该套住哪三个小动物。

(生上台指不同的方法,200+246+327。

176+180+327)师:怎么这么快就知道谁投的分多呢?又没有算出总分?生1:可以先算出百位生2:第三个数一样,只要看前两位生3:因为200比93大,246比180大师:不一定要算出总分,互相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结论(?谭老师想要超过他,我要套哪个小动物)师:老师的手也痒痒的,老师试了很多次,可是我套完了以后,我发现我也是第一名,不过我告诉你们,我是最后一名,你知道我套的是哪一个小动物吗?生1:93+166+176师:你怎么好像看到我套了一样呢?生2:因为他是最小的三个数师:大家还想不想套啊?谭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从商店买来了动物的模型送给你们,你们要不要?老师了解一下,老虎模型需要68元,猴子模型要190元,小鸭模型需要130元,老师一共带了600元钱,够了吗?(学生自己解决)生1:我带了600元钱,能把三个东西都买回来师:老师还看中了一样东西,小兔子模型59元,那么老师的钱够不够?生:够,因为190元接近200元,130元算100元,68元和59元分别算100元,所以600元够了师:那么,到底用了多少钱呢?请同学们算出来。

(下课铃响了)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的不同方法,有什么问题下课以后提出来。

(下课)日志标题:部分参赛教师对这堂课的评语。

发表时间:2008-7-3 11:11:00日志内容:部分参赛教师对这堂课的评语。

欧阳艳:这是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课,一堂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突现教与学的好课。

其一,教师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套圈游戏作为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融合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并以此贯穿全课始终。

这就为学生架起了通往学习的桥梁,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因此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是学得主动。

其二,把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其三,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本节课的另一亮点。

比如:在总结连加的方法时,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教师只是画龙点睛般地加以引导,师生一起归纳出连加竖式的3种写法。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意识和能力。

其四,恰到好处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其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最后一道练习题,教师仅仅给出三件玩具的价格和600元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也经常要用到。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面略显不够。

例如:在第一轮比赛中,比较谁胜谁负,应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教师一开始并没有强调要用套圈总数的多少来评判胜负,所以,从次数方面来说,男生两胜一负,说男生赢也是有道理的,教师不仅应该给予肯定,更应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找一个评判标准,这样引入新课更自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在第二轮套圈比赛时,男生的两次套圈得分明显低于女生时,教师如果能在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题:“男生还有没有赢的可能呢?”则会锦上添花。

第三,学生“说”的过程体现不够,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往往只满足于一、二个学生的回答,没有照顾大面积学生。

彭湘辉:1、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2、教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几乎没有代替学生做过任何结论,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学习体验。

3、教师大胆冲破教材原有的框架,活用教材,将套圈的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活动,比赛极具开放性,让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

4、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先是这节课以套圈的游戏引入新课连加,并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玩中学,乐中悟,更是因为教师营造了一种亲切,平等,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然的融入课堂,让他们的热情始终高涨。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最后设计的应用延伸题目,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实践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不足之处:教师在有一个环节擦掉了第一个学生的板书,这对那个学生是个小小的打击;教学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例如在中间设计学生以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形式环来调节课堂;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有待加强,在课堂中有的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有几个小朋友却在玩东西,这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带动起来。

刘晓凤: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点:1、教师能创造性运用教材,优化内容,将连加的数学知识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套圈游戏贯穿始终,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使课堂气氛良好,教师的思想具有超前意识。

2、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扬教学民主,本节课教师充分抓住学生好玩,爱玩的天性,用游戏的形式将知识赋予其中,再加上亲切的语言,得体的教态,使整个课堂活而不乱,井然有序。

3、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突出算理,突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会做还要会说,谭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连加的方法,更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将算理讲得清清楚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