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图谱分析

神经系统图谱分析

边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班级:生物科学2班
学号:41008054
姓名:王兵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是由边缘叶的概念衍生而来的。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故称边缘叶。

边缘系统所包括的大脑部位相当广泛,如梨状皮层、内嗅区、眶回、扣带回、胼胝体下回、海马回、脑岛、颞极、杏仁核群、隔区、视前区、下丘脑、海马以及乳头体都属于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故此得名。

此外,中脑被盖部分的一些神经核团以及中央灰质也因和边缘系统的联系密切而被称为边缘中脑区。

边缘系统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颞叶内侧边缘系统结构, 包括海马结构、杏仁体、扣带回和嗅周皮质( 而嗅脑则指大脑半球中接受与整合嗅觉冲动的皮质部分,主要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杏仁体和海马旁回前部等);2、丘脑内侧核团,有内侧背核和前部核团;3、额叶的腹内侧部分,包括眶额皮质、前额叶内侧。

边缘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复杂,其中有4个传导束,即①穹窿:连接海马、隔区、下丘脑、丘脑以及中脑的往返纤维所组成的传导束;②髓纹:联系嗅皮层、隔区、缰核以及边缘中脑区的传导束;③终纹:连接杏仁核群与下丘脑的传导束;
④内侧前脑束:连接前脑边缘系统各部分和中脑边缘区的重要传导束。

边缘系统的大体位置图
边缘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调节内脏活动
刺激边缘系统的后眶回、扣带回、岛叶、颞极、梨状皮层、旁杏仁皮层、后海马皮层等部位,可以引起人及动物的呼吸、血管以及其他内脏反应。

刺激下丘脑不同部分所引起的内脏反应最为明显,在出现竖毛、瞳孔扩大的同时,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加快以及出现饮水、摄食、排尿、排粪、流涎和呕吐等反应。

刺激眶回皮层,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变慢。

此外,边缘系统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所谓神经体液途径,影响下丘脑各种神经分泌,从而影响相应垂体激素的分泌,导致内脏功能活动的改变。

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信息
在低等脊椎动物,大脑的海马结构能够接受各种感觉刺激的影响。

在高等哺乳动物,躯体、听觉以及视觉等感觉冲动能够传入海马;刺激边缘系统的下丘脑前区、扣带回等部位可以使痛阈升高;刺激杏仁核群能够使丘脑内膝状体的听觉信息受到阻抑。

三、影响或产生情绪
损伤猴、猫、狗等动物的杏仁前核、海马、视交叉前区、穹窿、嗅结节及隔区,可使动物出现“假怒”反应或“愤怒的行为”。

也有研究证明,如果只将扣带回损坏而不伤及大脑新皮层,常使动物的情绪反应减弱或不易出现。

发怒的阈值升高,出现一种“社会性的淡漠”或是“失却恐惧”的症状。

这时,动物对于平常必须躲避的有害刺激,表现得无动于衷。

切除猫的杏仁核之后,出现与情绪反应有关的性功能亢进、性反应增强。

切除猕猴的杏仁核,可使其行为在群居生活中由统治者的地位变为从属者的地位。

临床研究表明,损伤边缘系统较为广泛的区域之后,病人极易发怒,在社交场合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和利用动物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也很相近。

临床病例表明,双侧下丘脑腹内侧核受到肿瘤侵犯之后,病人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研究证明,用电流刺激猫的边缘中脑区,会引起怒叫和攻击等情绪反应。

位于滑车神经核平面的中脑外侧被盖区也被称之为怒叫中枢。

虽然边缘系统中许多部位的活动都能影响或产生情绪反应,但就整个系统而言,则难以定出某种情绪反应活动的中枢代表区的严格位置。

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情绪代表区在边缘系统内部有广泛的重叠范围。

四、引起睡眠活动
边缘系统中的后眶回、副嗅皮层、视前区以及下丘脑前部是与睡眠活动有关的部位,这些部位曾被一些学者统称为基底前脑区。

用电流刺激这一脑区,动物出现睡眠反应。

在这一脑区以下水平作切割手术,可以消除大鼠的失眠。

临床观察证明,由于脑外科手术损伤基底前脑区的病人,也同样出现严重的失眠症状。

五、参与学习和记忆活动
很早以前,临床病例即证明,病员隔区损伤之后,便难以用概性的言语表达事物特征。

损伤杏仁核之后,病人的应变能力减弱。

海马与乳头体受到损伤,可以导致一种极为明显的记忆障碍,即过去经验保持的情况下,近期记忆丧失。

损毁双侧海马之后,虽然能使动物建立操作式条件反射,和形成对不同图形的鉴别反射活动,但要求训练的次数大大增加。

它们更难以建立以时间间隔作为条件刺激的反射活动,也无法培养条件性的延迟反射。

已经具有延迟反射活动的动物,如果切除其海马,延迟反射也不易出现,但是仍旧保存其他条件反射。

海马受损之后,动物对周围环境中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应增强。

当新异刺激重复出现时,这种反应难以消退。

这说明动物的“记忆”能力有损伤。

但是对于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在海马损毁之后并不消失,这说明海马不是保存过去经验痕迹的部位。

很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刺激信息在海马留下暂时的痕迹,经过它的活动,刺激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从分子和细胞的水平,研究也证明海马结构参与记忆的形成。

实验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动物的边缘系统中的一些部位核糖核酸的含量增高。

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进一步证明,在鉴别亮度的条件反射活动过程中,海马的锥体细胞、扣带回神经元以及视区大脑皮层神经元内的尿嘧啶核苷酸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的蛋白质合成率升高,细胞内核糖体数目也在训练过程中增加。

神经组织学的研究证明,在学习初期海马结构中突触的数量增加,突触后膜的致密度增大,乙酰胆碱的含量增高。

这些变化都说明海马结构神经元的活动增强,这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都十分重要。

边缘系统中一些结构和功能的对应表
结构功能
杏仁体涉及指令刺激性的重要皮质刺激,例如关于报酬及恐惧,另外还有社交功能例如交配。

海马体是形成长期记忆的必要部分。

旁海马回以形成空间记忆为主,并为海马体的一部分。

扣带回调整心跳、血压,以及处理认知及注意力的自律功能。

穹隆把讯号由海马体传至乳头状体
下视丘经由激素的产生及释放,使自律神经系统变得规律。

影响及调整心跳、血压、饥饿、口渴、性刺激以及睡眠节率。

丘脑大脑皮质的“中转站”。

乳头状体对于记忆的形成甚为重要。

脑下垂体分泌荷尔蒙并调整体内平衡。

齿状回被认为是建设新记忆及调整快乐的因素。

嗅球负责嗅觉感觉的输入。

伏隔核负责报酬、快乐及上瘾的功能。

前额脑区底部对决策甚为必要。

边缘系统现在的研究方向
由于边缘系统的所属部分的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因而引起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学科工作者们的重视。

重要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边缘系统中的神经递质以及多肽类化合物;边缘系统对于运动及行为的调节;边缘系统对于感觉功能的影响;边缘系统和学习及记忆功能。

研究工作细至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机制,大则在动物行为方面进行整体或群体的考察。

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同时,不拘一格地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因而在许多研究工作中,出现将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微电泳、放射自显影、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内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以及条件反射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相互配合使用的情况。

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更利于阐明这一系统的功能。

当前一般认为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动物体的感觉、运动和内环境稳定等各种生理功能起调节作用。

损伤边缘系统的任何一部,并不导致机体某种基本功能的丧失,而仅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中有些因素调节失灵。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除了感觉、运动以及调节系统而外,增加边缘系统参与整合运动,可以使机体更易对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