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
(2019·全国卷Ⅰ)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__。
【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 CuO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
【解析】(1)结合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组成可知,澄清石灰水应是用来检验其分解产物CO2的存在。
因草酸晶体易升华,且草酸钙难溶于水,若草酸进入C装置,会干扰CO2的检验,故装置B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挥发出来的草酸。
(2)①要验证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只能通过检验CO与CuO反应的产物CO2的存在来达到这一目的。
因为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本身含有CO2,会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在检验CO前应将分解产物中的CO2除尽,可选用F装置来除去CO2,D装置用来检验CO2是否除尽。
将除去CO2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装置G干燥,然后通过盛有CuO的装置H,CuO将CO氧化为CO2,再将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D装置,用来检验CO2的存在。
因CO有毒,最后可将尾气通过排水法收集。
②若前一个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CO2已除尽;H中黑色CuO变红,同时其后的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含有CO。
(3)①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可选择NaHCO3加入草酸溶液的实验方法来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②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可采用中和滴定的方法用NaOH标准溶液来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草酸溶液,根据反应的草酸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2,证明草酸是二元酸。
题组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1.下列制取物质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制绿矾(FeSO4·7H2O)
B.铜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
C.过量的Fe与Cl2反应制FeCl2
D.MnO2与稀盐酸反应制Cl2
【答案】A
2.(2019·福建高考节选)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
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②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③ClO3-+6I-+6H+===Cl-+3I2+3H2O
【解析】①根据图表可看出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H2SO4的浓度不同,因此该实验研究的是硫酸的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1号实验中H2SO4的浓度为0,故该实验起到与其他实验对照的作用;③淀粉遇到碘单质会显蓝色,故氧化产物为碘单质,ClO3-被还原为Cl-。
题组2—性质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3.(2019·全国卷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
相符的是( )
【答案】D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亚硫酸钠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通过对亚硫酸钠的组成元素价态进行分析后认为,亚硫酸钠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变质,若已变质,则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来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Ⅰ: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认为亚硫酸钠溶液没有变质。
方案Ⅱ: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亚硫酸钠溶液完全变质。
乙同学认为上述两种方案均不合理,乙同学作出此判断的依据分别是:
方案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探究Na2SO3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时他取60 mL标签上注明为1.0 mol·L-1的Na2SO3溶液放入A中,通过测量生成SO2质量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变质。
①该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进缺陷后再进行实验,若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 3.2 g,则Na2SO3变质的百分率是________。
(4)丙同学认为若只是确定Na2SO3是否变质,乙同学的方案太复杂了,他认为只需要试管、胶头滴管、盐酸及氯化钡溶液就可以达到目的(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请你回答自己的看法(若不同意,说明理由;若同意,请写出主要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a2SO3+O2===2Na2SO4
(2)亚硫酸钠部分变质时滴加盐酸也会产生气泡,因BaSO3也难溶于水,故加入氯化钡溶液,亚硫酸钠未变质或部分变质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3)①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写出要点即可) ②16.7%
(4)同意丙的看法。
取适量待测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再加入足量稀盐酸,若生成的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则Na2SO3没有变质;若部分溶解,则Na2SO3部分变质;若完
全不溶解,则Na2SO3全部变质(答案合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