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导读(上)

《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导读(上)

《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导读(上)邓莉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哲学部的邓莉。

今天有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恩格斯在1890年到1894年之间写了五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它们是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和1890年10月27日写给施密特的两封信和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到22日写给约•布洛赫、1893年7月14日写给弗•梅林以及1894年1月25日写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五封信。

这样五封信既有恩格斯写给像弗•梅林这样的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著名理论家的信,也有写给像施密特、布洛赫、博尔吉乌斯这样当时的进步的青年学生的信。

在这五封信中,恩格斯和他们探讨了关于社会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在信中,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因此,恩格斯这样五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

一、恩格斯写作“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恩格斯写作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历史背景。

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的歪曲和恩格斯的身份自觉。

(一)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首先,来看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它是为工人阶级创立的学说,从它创立开始,资产阶级学者就一直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歪曲,到了19世纪的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德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地传播,成为了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因此,资产阶级学者对它是又恨又怕,当然要想尽办法来攻击它、来扭曲它。

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就是保尔•巴尔特,巴尔特这个人他是莱比锡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鲍尔巴尔特对于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指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称为经济决定论。

经济决定论是什么?就是认为经济是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唯一起作用的因素,而人或者其它一切因素都被忽略、都被否定。

我们今天听到经济决定论仍然觉得非常得熟悉,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巴尔特开始,到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已经一百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是前赴后继,但是他们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惯用方法一直没有改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责为经济决定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所以,我们今天来读恩格斯对于经济决定论这样一种错误观点的反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当然知道,经济决定论是一种错误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当然不是经济决定论,但是巴尔特当时这样一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指责,在资产阶级学者当中非常得有影响力。

大家都称巴尔特为把马克思主义称为经济决定论的第一人。

恩格斯非常得有预见性,他看到了巴尔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这样指责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潮流,所以,恩格斯当时写作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机就是反驳这样一种经济决定论的指责。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的歪曲第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的歪曲。

19世纪的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德国成为了一种思想潮流,非常得流行。

当时德国有很多的年轻人都表示自己非常得拥护马克思主义,并且加入了当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也就是德国的工人阶级政党。

这些青年人他们是大学生、青年作家或者是一些期刊杂志的编辑,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高,能说回道,能写文章。

但是问题是什么?这些人加入党内仅仅是为了追赶时髦,他们认为,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看不上工人阶级,而自己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就是为了来教育和领导工人阶级的。

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这些青年派就是这些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青年人被称为青年派,他们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也认识得不正确,他们把唯物史观庸俗化、教条化,并且和资产阶级学者一样,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经济唯物主义,也就是经济决定论。

我们说了,这些青年派能写文章,他们经常在一些公开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特别是他们还在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关刊物《新时代》上发表了一些文章。

《新时代》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呢?它相当于我们过去的《红旗》,现在的《求是》,也就是党媒。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中央电视台、在《求是》上发表宣扬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的言论的话,那是表明什么?表明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公开支持一些错误的言论。

所以,当时这些青年派在《新时代》这样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党内的思想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引起了党内的思想混乱。

恩格斯对于这样一股潮流感到非常得忧心。

和恩格斯的忧心不同的是,党内其他一些理论家还有工人运动的领袖对青年派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没有清醒地认识。

比如说梅林,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五封书信当中,其中有一封恩格斯就是写给梅林的。

梅林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著名的理论家,恩格斯称他为党内一支犀利的笔,我们可以把他称之为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笔杆子。

梅林还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也是《马克思传》的作者。

梅林怎么看待青年派?他认为青年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是小孩子造反。

小孩子造反有什么要紧?根本不值得一提、不值得重视。

所以,梅林他大大地低估了青年派有可能给党内造成的思想混乱,和梅林一样,考茨基也低估了青年派有可能给党内造成的危害,还有,贝贝尔也公开同情青年派。

恩格斯看到党内的理论家和工人运动领袖没有认识到青年派有可能造成的危害感到非常得忧心,所以只好自己挺身而出来反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歪曲。

(三)恩格斯的身份自觉第三是恩格斯的身份自觉。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学说,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这种学说的时候,两者有不同的分工。

恩格斯对于他和马克思之间的这种分工有两种非常形象的比喻,第一个比喻是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曾经用了一段很长的注释解释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以马克思的名字来命名,他说,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的天赋和才智远胜于自己,所以恩格斯愿意一生追随马克思。

第二个比喻是第二提琴手。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中。

由于整理《资本论》的工作非常得艰苦,恩格斯病倒了,在病床上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

在信中,他说,不幸的倒是,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应该代替他,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

在恩格斯看来,自己生病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幸的事情是,自己在马克思逝世以后要代替马克思做马克思的事情,他觉得自己不一定能干得好。

而他自己应该干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拉第二小提琴。

第一小提琴谁来拉,马克思。

拉第一小提琴的马克思干什么?那就是对整个理论进行阐释,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

拉第二小提琴的恩格斯干什么?就是对于这种理论的阐释、宣传和维护。

当马克思主义、当唯物史观受到各种各样的扭曲和攻击时,恩格斯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应该站出来反驳这些攻击和扭曲,尤其是他看到暂时还没有人可以接替一下他这样一份工作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写了这样五封历史唯物主义书信来反驳当时对于唯物史观的各种歪曲。

书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当中,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形式。

书信它和专著或者学术文章有很大的不同,专著或者学术文章它比较系统,也比较严谨。

书信,它是私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写起来比较随意,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你比如恩格斯他在给梅林的信当中,他就说,我已经天南海北地扯得太远了。

怎么来读书信这样一种特殊的著作形式?怎么来读书信这样一种特殊形式的著作?所幸的是,恩格斯在给博尔吉乌斯的信里边专门给我们作出了指导,他说,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是要把握总的联系。

这就是说,我们在读书信的时候,不要太过于执着一些具体的词句,只要把握总的观点就好了。

二、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的主要内容按照恩格斯这样一个思想,我想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书信当中的三个问题:第一,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历史合力论;第三,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问题的指南。

(一)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于这个问题,恩格斯首先强调经济因素归根到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这个观点我们很熟悉,因为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根本点。

在书信当中,你比如在恩格斯写给约•布洛赫的信中,一开头,恩格斯就写到,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当然,在书信的其它地方恩格斯也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说,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这样的观点,恩格斯在其它地方也反复强调过。

在书信当中,恩格斯再一次谈起这个观点,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想,有两个特别之处。

第一个特点就是在书信当中恩格斯阐述了经济因素的含义与内容。

我们说,当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上述观点的时候,他们经常用到很多相似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他可能会用到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用到经济基础、经济条件、经济关系、经济因素或者经济状况,这些概念非常得相似,但是细细分析又不完全一致。

今天我们的任务并不是要去详细地分辨各个概念之间的细微的差别,在我们看来,这些概念它们总体上是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的,而其中经济条件、经济关系、经济因素和经济状况含义基本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用了这么多相似的概念,很多人就很糊涂。

经济条件、经济关系、经济因素到底是什么意思?其中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别的地方很少专门去论及这个问题,特别是关于经济因素的内容,恩格斯在书信当中是第一次谈起。

在恩格斯写给博尔吉乌斯的信当中,恩格斯对于经济关系、经济条件或者经济因素、经济状况它的含义做了明确的规定。

他说,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

经济关系指什么?指的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

经济关系或者说经济因素它的内容是什么?恩格斯说,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力,这是经济关系当中的决定性条件,除了生产力以外,还有其它制约性条件,它们是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因素、旧经济残余和对外经济交往条件。

关于经济因素或者说经济关系它的内涵和它的内容,恩格斯讲得非常清楚。

我们不用一一展开阐述。

在这里,我只想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第一,我们以往经常会认为,当马克思谈到经济因素、经济关系这样一些概念的时候,他指的仅仅是生产力,进而言之,仅仅指的是生产技术,因此,有的人就指责马克思主义是技术决定论。

但是,我们看了书信就知道,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在唯物史观看来,经济因素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当然包括生产力,但同时还包含自然地理条件等其它因素。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这就告诉我们,虽然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是生产力,但是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经济,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去具体地研究其它起作用的经济因素,我们要看哪些因素可以充分利用,而哪些因素需要我们想办法去克服或者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