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和西欧人审美情趣的是:
A. B. C. D.
文明碰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所表现的方式明显不同?
.亚历山大东征C.成吉思汗西征.马可•波罗来华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C.巴黎公社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
“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甚至超过货物的价值。
”是《哈姆雷特》中最著名的台词,下列有关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集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于一身
《哈姆雷特》都是悲剧作品《十月革命》课本剧请你作为历史顾问指导剧本,你发现剧本中与真实历史不相符合的是: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重新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对确
立这一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
A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12.下列关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选项是:
A .都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赃会议
B .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损害了中国利益
C .都是由英、法、美三个大国操纵的会议
D .所建立的体系都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13.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②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苏联成立 ④凡尔登战役打响 A. ③④①②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③④ 14.下列事件中,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
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C.罗斯福上台并实施新政
D.军部支持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在日本加紧推行军事法西斯专政 1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
B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 .德国突袭英国,展开“不列颠之战”
D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二、判断题:共5分
16.阅读材料,根据内容进行判断
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如果是材料内容未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发生在16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标志。
( ) (2)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都属于世界近代史
的内容。
( ) (3)在中国近代史阶段,中华民族肩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斗争任务。
( ) (4)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大阶段。
( ) (5)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从内容上看没有本质区别,仅仅是对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称呼罢了。
( ) 三、识图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2分,第18题3分,共5分。
17.根据图一(新航路的开辟),回答问题。
字母A 代表的路线是 (填人物名称 )的航线。
图 一
18.在图二的方框内正确填出国家所代表的相应字母代号 A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成为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国家
C 1689年建立起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图 二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第19题6分,第20题7分,共13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会上中国提出的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外国在华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而公约明确提出“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条约?(1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此片段应是节选自历史上哪一重要文献?这一文献的签订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恶劣影响?(各1分、共2分)
(4)反思上述材料中,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国际舞台上的类似遭遇,你有何感想?(1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材料二:
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
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
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图三
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发生在……(国家名称);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
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
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请回答:图四
(1)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划线句子的残缺部分按照史实补充完整。
(2分) 前一个“……”:
后一个“……”:
(2)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2分,任意写出2个即可得分)
重庆一中初2010级09—10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历史答案2010年 1月
二、判断题:共5分
16.×√√○×
三、识图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2分,第18题3分,共5分。
17.根据图一,回答问题。
(1)麦哲伦及其船队(2)哥伦布
18.在图二中的方框内填出地名所代表的相应字母。
从左自右:CBA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各6分,共12分。
19.(1)华盛顿会议(1分)
(2)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宣布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1分)实质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分)(3)《慕尼黑协定》(1分,没打书名号不给分);
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分,点到“希特勒发动战争”即可)
(4)弱国无外交。
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受到真正的尊重,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1分,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总结到“落后就要挨打”。
)
20.(1)英国(1分)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1分,表达类似意思即可)
(2)自然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也可以表达为“科技含量高”);范围广;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点得1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得2分。
)
(3)瓦特;卡尔·本茨(本茨)(各1分,不能交换位置)
(4)本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汽车,而1851年举行博览会时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
(1分,指出本茨不是英国人也可以。
言之成理即可)
五、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13分。
21.(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各1分,共2分)
(2)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分,强调资产阶级改革即可)
(3)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产业复兴法”(各1分,共2分,不能交换位置)
(4)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
22.(1)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看纪录片、向学者请教等。
(1分,写出一个即可得分,言之成理即可。
)(2)从上到下分别是:独立战争(1分)
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分)
罗斯福(1分)
(3)范围广(1分),破坏性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