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特效穴位是“失眠”
症状 :由于兴奋或有什么心事引起的不眠状态 ,如果持续较长的时间 ,就
是失眠症。
只要不是因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引起的失眠就不必担心。
可是严重的失眠症患者会随着夜幕的降临感到非常恐怖 ,越担心越失眠 ,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穴位 :失眠、足三里、三阴交。
方法 :失眠穴位于脚后跟底部 ,它对治疗失眠症非常有效。
这个穴位还有利尿作用 ,所以最好在白天对它进行刺激 ,用拳头对失眠穴敲击 200次左右即可。
另外 ,再用电吹风对足三里到三阴交吹暖风 ,温度以感到舒适为宜 ,再指压这
两个穴位 ,这样进行后一定会有睡意。
睡前做安眠操催眠
失眠症有各种原因 ,但是睡前必须解除身体的紧张状态 ,使之进入睡眠状态。
做安眠操使身体放松之后 ,即使有心事 ,身体也有睡眠的要求 ,因而自然能进入睡眠状态。
方法 :睡前在床上做安眠操。
( 1)仰躺 ,手、脚尽量伸展 ,保持此状态几分钟。
( 2)两腿尽量分开 ,然后将两脚的脚底合在一起 ,进行腹式深呼吸 100次
以上。
( 3)两手平伸 ,右脚抬起接触左手指尖 ,然后左脚抬起接触右手指尖。
( 4)两手撑住腰部 ,两脚并拢垂直向上形成肩倒立 ,何时两脚尖靠向头前
的床单。
( 5)两手握拳 ,两肘用力紧贴身体的两则 ,同时尽量扩胸做深呼吸 ,然后
两手突然放松,“扑咚”一声落下。
桂圆汤对失眠疗效很好。
按摩穴位可以预防失眠,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睡眠与精神科和神经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自身体会角度来看,在接受按摩后,身体的痛感消除,睡得很香,所以,身体状态不佳时,说不定按摩穴位是一种好办法。
穴位的功效并没有被西方医学所证实,在中医学上有“针灸刺激疗法”,该方法与其说是治疗,倒不如说穴位的刺激和按摩可使症状缓解。
试试看未尝不可。
解除失眠有效的主要穴位:
背部:膈俞、膈关、郅阳、肚食、肾俞;
胸腹部:鸠尾、巨阙、不容、期门、大巨、关元。
有助睡眠的穴位:
天柱:天柱穴在脑后发根部,用两个大拇指缓慢地揉该处,就会头痛减轻、心情平静下来,容易入睡了。
鸠尾:鸠尾穴在胸骨的下部(正好是鸠尾中央部位),用两个大拇指平均按压此穴,消除焦躁不安,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
膈食:膈食穴位在肩胛骨稍下一点的脊椎骨处。
用手夹住两侧,用两个大拇指按压穴位,二是呼吸困难和(腰部以下)寒症、酸痛等得以缓解,容易入睡了。
关元:关元穴在肚脐下3指处,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也可以按摩共周围,于是心情平稳下来,容易睡得香甜。
百会:百会穴位在头顶部(两耳连线的头中央处)。
用大拇指缓慢按压,就会情绪安定下来,容易入睡了。
有些患服用中药后睡眠变得很好。
但是,每个患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去看,请医生给自己开好适合自己的药方,而不要自己随便找点药服,否则弄不好会出问题的。
治疗失眠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神经兴奋无法入眠时,刺激穴道相当有效。
特别是压位于头后侧的完骨穴,可调整自律神经,具有诱睡之效。
触摸耳垂后方,有一突出的小骨——乳突,从乳突下端沿后缘往上触摸,可摸到一浅洼,一压,会有震动之感的地方就是完骨穴。
用两手的大拇指仔细揉压左右两边的完骨穴,不知不觉间,就会想睡。
其它的天柱穴、神门穴、涌泉穴,对消除失眠也都有效,也请试试这些穴道。
脚底的失眠穴
脚底下有一个称为“失眠穴”的特效穴道。
此穴即为“取回失去的睡眠”之意,所以,无法入眠时刺激它,非常有效。
失眠穴在脚后跟的中央,此穴可以拳头捶击刺激,轻轻的来回多捶几下。
此穴又称为百敲穴。
因为在床上,只要敲100次此穴,就可以安然入睡,故而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