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课程设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化学课程设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课程简介
(300字左右)
B
量子化学
070304B01
黎书华,李伟, 马晶
3
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一年级或本科 生高年级学生,目的是为研究生或高年级 本科生在分子电子水平上理解化学反应和 性质打下理论基础。该课程从量子力学的 基础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量子化学的基 本理论及算法,以及现代量子化学计算应 用。本课程共分十三章,课程内容包括: 量子力学的诞生及发展历史,经典波动力 学理论、波动方程的求解,量子力学的基 本方程、简单的量子力学例子,量子力学 的基本假设和基础理论,基于谐振子近似 的振动问题及相应的振动光谱,基于刚性 转子近似的转动冋题及相应的转动光谱,
量子力学精确求解单电子原子冋题,单电 子原子的近似量子化学方法、包括变分法 和微扰法,多电子原子的近似处理方法, 单/双电子分子的化学键,化学键的定性理 论,从头算量子化学的
Hartree-Fock-Roothaa n方法,计算量子化 学的应用研究、包括结构、光谱和化学反 应机理等。
谱学基础
070304B02
C
配位化学
070301C01
黄伟
3
专业核心课程
配位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配位化合 物,早期的配位化学集中在研究以金属阳 离子受体为中心(作为酸)和以含N、0、S、P等给体原子的配体(作为碱)而形成的所 谓“Werner配合物”。如今它已是无机化学 中发展最快的分支,现在已经超越无机化 学,成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桥梁。它 们之间的交叉形成金属有机化学、元素有 机化学、簇合物化学、元素高分子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等。所以配位 化学又成为21世纪化学二级和三级学科 交叉的中心及创新学科的生长点。
化学生物学
070303B04
王欢,叶德举
2
交叉前沿类课程
化学生物学是一门咼度交叉的研究学 科,主旨在于通过化学途径研究和调控生 命过程。它有机的融合了合成化学,分析 化学等传统化学学科为解析复杂生命体系 中的化学过程提供工具和方法,已成为当 前国际上化学研究的一个前沿。为使研究 生对于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 有所认识,我们针对一年级研究生和高年 级本科生开设“化学生物学导论”课程, 课程性质为选修课,安排36学时,每周2学时。课程围绕化学生物学的起源,各分 支的研究现状以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
分离科学
070302C04
练鸿振
2
专业核心课程
分离科学是研究分离、浓缩和纯化物 质的一门学科,对以化学为基础的实验性 科学研究,如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科学与 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等,分 析分离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谢代前
3
专业核心课程
谱学方法是探测物质微观结构的实验 方法•许多相关仪器已成为常规测试工具•本课程主要讲述谱学方法(尤其是分子光 谱)的理论基础,包括分子光谱的量子力学 基础,光谱导论(分子光谱产生的机制和基 本原理),分子点群和对称性的基本知识,
多原子分子转动光谱、振动光谱和电子光 谱,核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等•介绍这 些重要光谱的产生机制和与分子结构的关 系,以及谱学理论发展新动向,使学生能 掌握主要结构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范围。
并对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 咼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从事本专业研究方 向的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子光谱学
070302C03
王伟
3
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仪器分析》分子光谱分析 部分的延伸和发展。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 是:1)着眼于本科课程中没有涉及或较少 涉及的新原理、新装置和新应用,重点关 注在近十年内仍具有生命力、不断展现出 新进展的技术方法;2)侧重于基于分子光 谱原理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在细胞成 像、材料表征和单分子分析中的应用;3) 授课目的是拓展研究生的思路和视野,并 不拘泥于某一具体知识点。
合成化学概要
070303B03
陆红健
2
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为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和核心课
程,主要讲授内容是有机化学反应及机理 探讨,并介绍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发展前沿 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更多的有机反应以及深入了解反应机理, 达到能够运用有机反应机理知识剖析化学 反应和自行设计化学合成的目的,同时培 养学生理解有机化学专业英语并掌握英文 文献检索能力,为胜任化学研究工作打下 基础。
附件:
课程设置
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 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硕士生英语(4学分,必修)。
课 程 类 型
课程名称
编号
授课教师或团 队
学分
课程类别
(转型期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方法 实践类课程、交叉前沿类课程)
生物无机化学
070301C02
孙为银
2
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生物无机化学的基本 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简单介绍生物无机化学的形成、研究领域 及研究方法;按照活性中心所含金属元素 的种类来介绍代表性的金属酶和金属蛋 白,这些元素包括铁、锌、铜、钼和钻等, 主要介绍天然生物分子及其活性中心的结 构和功能、模型化合物的研究;介绍生物 无机化学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物理化学(谱
分专题展开,重点讲解与化学生物学各研 究领域密切相关的化学原理、实验技术和 前沿性研究进展。以基础概念引导科学发 展前沿知识的传授,结合所涉及的化学与 生物各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文献分析和总 结;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激发学生对 化学生物学领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科 学与作(scientific writing)和口头报告(oral prese ntati on)02C01
雷建平
3
转型期课程
电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和电化学的主 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分析化 学专业研究生系统学习电化学分析的基本 理论;牢固掌握各类电化学分析的原理、 特点和应用范围;熟悉处理各种伏安电极 过程的基本方法;全面了解电分析化学领 域的最新发展以及与近邻、相关学科的交 叉和渗透;阐述当代电分析化学及其在生 命分析化学特别是生物电化学研究中的应 用与发展,对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新技 术的原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