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准备阶段工作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阶段工作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阶段工作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机械设备沥青路面的施工机械应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施工规模确定相应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设备。

这些机械设备状态良好、性能优良完备,在数量上相互匹配。

根据设计文件规定,对摊铺、碾压设备的要求1、摊铺机:每个沥青混凝土施工作业面必须配备性能良好、型号相同、出厂日期和使用年限接近、压实功能接近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为了减少混合料离析,摊铺机应根据摊铺宽度配备合理长度和大小的螺旋布料器,要求最外侧螺旋边沿距侧向档板的距离不超过30cm。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若发现摊铺后有明显离析带,不能消除时,要求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更换该摊铺机。

2、压路机:下面层ATB-25施工时,每一工作面30T以上胶轮压路机不少于4台、11T以上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不少于2台。

钢轮压路机要求洒水系统能够实现雾喷。

碾压设备在施工期间不得出现漏水或漏油情况。

上面层SMA-13施工时,每一工作面11T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不少于5台(其中一台备用)。

3、运输车辆: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30辆。

用于运送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必须采取保温措施,运料车应有篷布覆盖设施,用于防雨、保温及避免粉尘污染混合料。

要求在运料车侧面中部设专门检测孔,孔口距车厢底面30cm。

二、沥青拌和楼沥青拌和楼必须采用性能良好的2000型以上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每台拌和楼必须配备5个以上冷料仓、5个以上热料仓、1个40T以上热贮料仓。

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并具备二级除尘装置。

施工方每天必须提交逐盘混合料的温度、配合比、沥青用量等的打印件交试验监理工程师备案,以此进行相应计算工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第二天的生产工艺。

没有材料用量和温度自动记录及打印装置的拌和机不得使用,二级除尘不良的拌和机不得使用。

拌和楼的计量系统、温控系统必须通过严格的标定校核,各系统的误差在容许误差之内。

施工单位必须向业主和监理部提交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的检查、标定报告。

并且必须保证除尘效果良好,对于砂当量满足要求的0-3mm机制砂,经过二次除尘后0.075mm含量能够低于8%,骨料称量精度误差控制在±2%,沥青称误差控制在±1%以内,矿粉称误差控制在±1%以内,温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拌和楼的验收要求:对于计量系统由监理人员在拌和楼标定阶段进行见证。

对于除尘效果由监理人员在拌和楼调试或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进行见证。

三、拌和场地1、拌和场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2、堆料的场地必须硬化,避免推土机推料或装载机铲料时将泥土(特别是雨后的泥土)混入碎石或细集料中。

3、不同规格的矿料堆间应有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相混。

如果相混,必将严重影响矿料颗粒组成,从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各项物理力学性质。

4、集料必须覆盖或搭防雨蓬,避免集料遭雨淋后湿度过大。

集料湿度过大将明显影响拌和机的产量,使冷料仓不能按预定比例供料,严重影响混合料颗粒组成及各项物理力学性质。

5、矿料必须妥善保管避免雨淋。

潮湿的矿粉应废弃。

6、沥青罐必须配备搅拌装置或循环装置以防止改性沥青离析。

7、拌和场必须建立工地试验室(站),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日常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四、试验设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路面施工的类型与规模,工地试验室必须配备相应齐全的常规试验检测设备,保持试验仪器的完好状态并经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时间之内。

试验仪器设备配备时应考虑满足设计文件及项目办相关规定须检测试验参数。

五、施工组织设计由于养护维修工程的特殊性,编制完善、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对指导整个工程的实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照预定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工期目标,并考虑到各工序的相互衔接以及交通设施的恢复、标线施工等相互交叉施工的配合,要综合这些相关因素来制定。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单独编制应急管理预案和安全施工方案。

由监理单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工作,并及时上报项目办。

六、试验段的控制1、试铺路段的批准程序沥青各面层正式施工之前,均需先做试铺路段。

施工单位应按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配合比设计,拟定试铺路段的铺筑方案,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采用经调试的施工机械,铺筑试铺段。

试铺段宜选在直线段,长度不少于200m。

2、做好对基层、下封层的检查和清扫①沥青路面面层质量的好坏,与基层质量有很大关系,基层的平整度、强度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面层的平整度和强度。

因此在沥青面层摊铺前,必须对基层从严检查,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缺陷,应认真处理,同时作好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②基层顶层的下封层(或透层),作用是防止沥青路面渗水浸入基层、以保护基层稳定。

在沥青面层摊铺前,应对封层仔细检查:检查下封层的完整性,对局部基层外露和下封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按下封层施工要求补洒封层料;对下封层表面浮动矿料,应清扫到路面以外,表面杂物也要清扫干净。

3、控制要点在试铺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参加旁站,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测温观色、取样并记录试验与检测结果,检查各种技术指标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多层试铺应力争一次试铺成功,使试铺路段成为正式路面的组成部分,并予以验收。

如有任何一部分不合格,应总结经验改进,并由施工单位整修至合格,否则应予铲除。

必须重视沥青砼试验段的铺筑工作,以验证生产配合比,确定合适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自动找平方式,确定所需运料车的数量,确定压路机的组合方式、碾压方式、碾压温度、三阶段碾压(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控制方法、碾压速度及每种压路机各自的碾压遍数,确定能达到的压实度,确定松铺系数。

建立用钻孔法与核子密度仪法测得密度的相关方程(在表面上通常不宜多钻孔取试件,以避免在使用期间表面层产生损坏),确定施工缝的最佳处理方法试验段的质量检查频率应比正常施工时适当增加(一般增加1倍)。

试拌试铺结束后,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施工单位应立即做出试验路段总结,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即可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

篇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1. 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2. 做好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核;3. 检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4. 协同监理工程师做法施工图纸的审查;5. 协同监理工程师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的审查;6. 办理施工许可及场地移交工作;7. 协同监理工程师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查工作;8. 对工程验收内容和质量控制点提出要求;9. 参与“工前会”,就项目的重要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提出意见或作出要求;10. 审查现场施工准备工作;? 复核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 检查施工平面布置? 审查材料构配件的采购订货情况? 审查施工机械配置情况二、施工图纸会审1、施工图纸会审的重点:? 施工图与设计、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设计与施工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否相适应?? 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构件划分和加工要求是否可行?? 系统之间的衔接是否吻合,施工过渡是否可能?? 各专业之间的设计是否协调?? 设计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施工技术、机具和物资供应上有无困难?? 施工图之间和总图之间,总分尺寸有无矛盾?? 是否满足生产运营安全经济的要求和检修作业的合理需要?2、图纸会审的一般程序? 管理公司或监理主持人发言;? 设计方图纸交底;? 图纸会审方代表提出问题;? 逐条分析、研究、落实;? 形成会议纪要;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审核1、是否符合施工合同要求?2、施工方案、施工部署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行?3、施工工期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进度计划是否连续均衡?工、料、机安排是否与进度计划协调?4、安全、节能、环保、消防、文明施工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5、现场平面图布置是否合理?6、季节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等主要技术组织措施是否可行、合理?7、施工单位管理团队及质量、安全、技术等管理体系是否健全?8、施工过程中的沟通机制是否合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对自检系统与工序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承包商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监控; ? 在施工过程中对承包商各项工程活动进行质量跟踪监控,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等;? 审查并组织有关各方对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进行研究; ? 对工序产品的检查和验收,以及对重要工程部位和工序专业工程等进行试验、技术复核等;? 处理已发生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下达停工指令、控制施工质量等。

2、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流程篇三: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一、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施工技术准备是指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活动前进行的技术准备工作。

这类工作内容繁多,主要在室内进行,例如:熟悉施工图纸,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查;进行工程项目检查验收的项目划分和编号;审核相关质量文件,细化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人员、机具的配置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绘制各种施工详图(如测量放线图、大样图及配筋、配板、配线图表等),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上述技术准备工作成果的复核审查,检查这些成果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依据经过审批的质量计划审查、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针对质量控制点,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和控制方法;尽可能地提高上述工作成果对施工质量的保证程度等。

举例:2013年真题第17题在施工准备阶段,绘制模板配板图属于()的质量控制工作。

A.计量控制准备B.施工技术准备C.测量控制准备D.施工平面控制【试题答案】B举例:2011年真题第10题下列质量控制工作中,属于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是()。

A.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记录B.审核复查各种施工详图C.复核测量控制点D.按规定维修和校验计量器具【试题答案】B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一)计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包括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过程的测试、检验、分析计量等。

(二)测量控制工程测量放线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才能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

举例:2012年真题第14题14.施工承包企业应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上报()审批,批准后才能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