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第1—4题,练习十八第1—3、8—9、11题。

【教材分析】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

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

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

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学情分析】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

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

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台历【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引入:回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从56数到70,1个1个数,再2个2个数.5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二、巩固练习1、数数要求顺数,倒数,两个两个数,十个十个数……2、写数(1)人的正常体温是三十七度,写做( )(2)我们的数学书是一百页,写做( )(3)我家的儿童读物大约有五十本,写做 ( )3、猜数我比20 大得多( ) 我比20大一些( )我比88少一些( )我比88少得多( )4、数位与计数单位如提问:“99”的两个“9”意思一样吗?“25”与“5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组成如比较25和52时,可说一说25和52里分别有()个十和()个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的组成。

6、数的顺序指其中一个数如“60”,提问:与“6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出示:()、60 、()可以怎么填?你是怎样想的?7、组数用5,2,3这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你可以组()个。

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他们相差()。

8、小结:看到黑板上的数,我们刚才都想到了哪些知识?闭眼想一想。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三、巩固提高(数学游乐宫)1、估一估、数一数2、猜一猜(1)我比三十九多1,我是()。

(2)我是第一个数后面的第5个数,我是()。

(3)我比最小的三位数小1,我是()。

(4)我是由3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我是()。

(5)10个十就是我,我是()。

(6)我是最小两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差,我是()。

3、想一想(聪明屋)⑴写出个位比十位大3的两位数⑵写出两位数,使得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差2。

四、小调查(写数练习)(1)学校各个班的学生人数(2)学生自己的体重,本班中最重的体重。

(3)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及其他家人的年龄。

(4)数一数,你拥有课外书的本数。

(5)看挂历或台历,每个月的天数。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百位、十位、个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总复习【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总复习第5—6题,练习十八第4—5题。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

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

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

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

如复习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

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

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

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及退位加减法是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20以内加、减法口算。

10+10= 12-9= 16-8= 17-9= 13-8= 17-5= 6+9=8+9= 18-7= 13-9= 13-7= 18-9= 20-7= 14-7=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口算。

1、口算下面各数。

50-8= 97-5= 23+60= 52-7=40+30= 21-9= 70+7= 77-70=68+20= 49-7= 63-21= 43+20=21-9= 34+8= 56-5= 80-70=64+5= 85+6= 46+4= 99-77=2、按要求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相加、减。

三、列式计算。

1、53比9多多少?2、20比60少多少?3、比28多10的数是多少?4、比59少8的数是多少?5、一个加数与和都是8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四、课堂练习。

1、总复习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总复习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发展练习1、我前面有18个人,后面有9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2、计算,并探索规律25+7= 38+9= 75+4=27+5= 39+8= 74+5=【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图形复习【教学内容】位置与图形【教材分析】第100页第10题是本学期所学有关位置的“上、下、左、右”等概念的综合复习。

题目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提供一个楼房住家的情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住的位置,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第100页第11题是数物体的题目。

图中所摆的正方体有部分的遮挡,学生数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

最后,对照实物和图,让学生讨论,哪部分是开始没有数到的,以后在看图时应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的问题。

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教具学具准备】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位置与图形。

1、出示课本第100页第10题。

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思考2楼妈妈是谁的妈妈?她住在几门几层?(2门2层)师:说“我家住在她家左边”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的家应该是几门几层?(1门2层)师:说“我家住在你家楼上”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指的是谁家的楼上?她的家应该住在哪里?(1门5层)练习:将课本第100页第10题补充完整。

让同学自己讨论交流所处的位置,说说前、后、左、右是谁。

2、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方块)(课本第100页第11题方块图)。

出示图1,让生数数看得见的方块有几块。

(1)出示图2,让生先数看得见的方块数,再说明还要数上藏在图后面有露出一块的方块位置。

(2)出示图3,先讨论怎样数?①称数看得见的方块数,再数看不见的方块数。

②一排一排有规律地数。

师肯定他们的答案后,表示第二种方法更好。

课堂练习课本第100页第11题补充完整。

3、出示课本第101页的图形。

师:小猪遇到小麻烦,请聪明的小朋友动脑筋,谁会帮它解决难题呢?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1)相邻两个数呈3、5、7、9递增。

(2)1是1×1,4是2×2,9是3×3,16是4×4,接下去应该是5×5=25。

师肯定他们的思路,对于第二种方法给予特别表扬。

二、作业三、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