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控组态软件1PPT课件

监控组态软件1PPT课件

4
第1章 组态软件概述
组态软件的英文简称有三种,分别是HMI/MMI/SCADA HMI—Hu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 MMI—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监视控制)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软件)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及应用》
第1章 组态软件概述
“组态” 概念随着集散控制系统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出现 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人员所熟知的。
组态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包括汽车工业、印刷行业、机械设备 成套工程、金属加工业、钢铁行业、 运输行业、水处理和污水净化等。
InTouch软件的图形功能比较丰富,使用较方便,但控制功 能较弱。其I/O硬件驱动丰富,但只是使用DDE连接方式, 实时性较差而且驱动程序需单独购买。它的5.6版(16位) 很稳定,在中国市场也普遍受到好评。7.0版(32位)在网 络和数据管理方面有所加强,并实现了实时关系数据库, 但 在其 32实位只Wi是nd在owSQs环L境Se下rv,erI上nT增ou加ch了已数受据到传其输他插产件品。的 猛烈冲击。
11
1.1 组态软件现状
哈尔滨华富公司的ControlX2000
ControX2000是比较新的组态软件,其产品体系 结构非常像iFIX,界面漂亮,使用起来也比较方 便,有许多自己的特色。但从它DEMO版运行 效果来看,执行代码的运行效率不是很高,特别 是图形处理环节,似乎有些缺陷。DEMO运行 也不十分稳定。用一些分析工具观察其执行的结 构,感觉其程序结构设计不十分合理,代码重用 率低。
10
1.1 组态软件现状
国内产品比较
国产化的组态软件产品也正在成为市场上的一支生 力军,近年来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有组态王、 SYNALL、MCGS、天工、ControlX、虎翼、力控 等。国内有不少单位,如一些高校、研究所、公司, 甚至一些个人正在积极地搞组态软件产品的开发。 目前国产化组态软件主要应用于一些小型的、非重 要性的项目中。下面列举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国 内组态软件。
在PC技术向工业控制领域的渗透中,组态软件占据着 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目前组态软件发展迅猛, 已经扩展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和控制一体化, 远程诊断和维护以及在互联网上的系列的数据整合。
6
1.1 组态软件现状
全球有不少专业厂商包括专业软件公司和硬件/系统厂商 生产和提供各种组态软件产品。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组态软件产品按厂商可大致划分为两 类,即国外专业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以及国内自行开 发的国产化产品。
5
第1章 组态软件概述
监控层的硬件以工业级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为主, 目前更趋向于工业微机。
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中,PC(包括工控机)比 以前的专用系统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主要体现在: PC技术发展较快,各种相关技术已经成熟 由PC构建的工业控制系统具有相对较低的拥有成本 PC的软件和硬件资源丰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强 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学易用,容易得到技术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 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它具有 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 优点。
通常这样的系统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
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 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 发的重要作用。
12
1.1 组态软件现状
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
组态王是国内较早出现的组态软件产品之一。 早期的组态王仿照InTouch,只是个人机接口, 到了5.1版本,在数据管理和开放性方面有了一 些改进。但体系结构却没有实质性地突破。没 有摆脱早期形成的不合理的程序构架。其网络 功能较为薄弱,支持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 系统。6系列版本的结构从广告宣传上看应该很 不错。
3
第1章 组态软件概述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 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 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 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 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 项功能,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设备, 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 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 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
8
1.1 组态软件现状
美国Intellution公司的FIX FIX产品系列较全,包括DOS版、16位Windows版、 32位Windows版、OS/2版和其他一些版本,功能较 InTouch强,但实时性仍欠缺,总体技术一般。其I/O 硬件驱动丰富,只是驱动程序也需单独购买。最新推 出的iFIX是全新模式的组态软件,思想和体系结构都 比较新,提供的功能也较为完整。但也许过于“庞大” 和“臃肿”,对系统资源耗费巨大,用户最为明显的 感受就是“缓慢”,提供的许多“大而全”的功能对 于中国用户也并不适用。而且经常受Windows操作系 统影响而导致不稳定。
9
1.1 组态软件现状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WinCC 新版软件有了很大进步,但体系结构还是比较老的思想, 在网络结构和数据管理方面属于比较先进的产品之一。 工业组态控制软件SIMATIC WinCC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和灵活性,它提供了适用于工业的图形显示、信息、归 档以及报表的功能模板。高性能的过程耦合、快速的画 面更新、以及可靠的数据传送使其具有高度的实用性, 被广泛用来处理生产和过程的自动化。
国外产品比较 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国内组态软件市场大部 分份额仍被国外几家组态软件占据,如:FIX、 InTouch等。这些“洋软件”在功能完备性、产品 包装、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并非所有 方面都尽善尽美。
7
1.1 组态软件现状
美国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
InTouch堪称组态软件的“鼻祖”,率先推出的16位 Windows环境下的组态软件,在国际上曾得到较高的市场 占有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