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放的基本概念
功放全称功率放大器,英文缩写为PA,使用场所多,例如直放站。
二、需要使用到的主要仪表
1.信号源:提供射频信号的作用。
2.频谱仪:检测射频信号,读取射频信号值的作用,内带衰减器。
3.网络分析仪:测试端口驻波比时会用到该仪表,内带信号源。
三、需要用到的测试配件
1.衰减器:起到减少信号的作用,保护频谱仪,一般选用衰减为-40dBm的就合适。
2.校准件:它分母头和公头,分别包含open/closed/BB。
由于频率的不同、扫描点的不同、
输入射频信号大小的不同,在每次网络分析仪,都要用校准件校对网分。
3.隔直器:起到隔开直流电压的作用,保护信号源和频谱仪,一般在信号源以及频谱仪的
端口上分别安装一个。
4.隔离器:起到使射频信号单方向导通的作用,保护信号源,一般在信号源上安装一个。
5.同轴电缆:射频信号的载体。
四、PA的部分指标的定义
1.端口驻波比:是指到PA的输入输出端口的信号,输入的与反射的信号比。
2.最大输出功率:指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
3.增益:是指模块在线性范围内的放大倍数。
4.增益调节精度:测试ATT的衰减与实际下降的功率是否误差过大。
5.增益平坦度:也称带内波动,检测模块的输出功率在整个频段内的波动有多大。
6.互调:开双信号时,检测模块的三阶互调是否能满足要求。
五、PA的部分指标的检测方法
1.端口驻波比:先校准网分,校准时,分别设置起止频率、扫频点、输出功率(一般为10dBm),设置完毕后按提示用open/closed/BB 三种校准件开始校准。
校准完毕后,B B头不取,按marker键,查看校准情况,一般小于1.02 就算合格。
测PA输入端口时,模块需通电测试,输出接大功率的负载。
测输出端口时,模块不需要通电,输入端口接2W或5W 的小负载。
一般情况下,PA的端口驻波比要求<1.3就算合格。
2.最大输出功率:测试前,需校线。
校线顺序为先校信号源再校频谱仪的线或先校频谱仪再校信号源的线,两种方法都可以。
现以现校信号源为例来说明。
首先按隔直器、隔离器、同轴电缆的顺序将此接入到信号源上,注意隔离器有方向性。
再把电缆的另一头通过N型转接头与频谱仪相接。
开始设置仪表,以DCS的上行PA为例,将信号源、频谱仪的频率设置为1733MHz(起止频率为1710~1755MHz,中心频率为1732.5MHz,但实际设置为1733MHz即可)。
信号源的校准功率和输出功率以及频谱仪的校准功率都设置为0dBm,开信号。
调节频谱仪的显示,读取数值。
例如频谱仪显示为-0.56dBm。
关信号,然后将信号源的校准功率设置为-0.56dBm,输出功率依然设置为0dBm,再开信号,观察频谱仪的数值,应为0dBm,否则未校成功。
开始校准频谱仪,首先按隔直器、同轴电缆、衰减器、同轴电缆的顺序将此接入到频谱仪上,注意衰减器有方向性。
同轴电缆的另一头用SMA转接头与信号源上的电缆相连。
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0dBm,开信号。
调节频谱仪的显示,读取数值。
例如频谱仪显示为-42.62dBm。
关信号,然后将
信号源的校准功率设置为-42.62dBm,信号源的输出功率依然设置为0dBm,再开信号,观察频谱仪的数值,应为0dBm,否则未校成功。
开始测试PA的最大输出功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45dBm,开信号,调节信号源,将频谱仪上显示的功率刚好调为最大,此时频谱仪上显示的及为最大输出功率。
3.增益:将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减小1dBm,用频谱仪上显示的模块输出功率减去信号源对模块的输入功率即为模块的增益。
4.增益调节精度:通过485软件,将ATT设置为0,ALC为最大。
PA刚好为起控状态,将频谱仪设置为设置为Delta Marker模式。
调整ATT,一般ATT为0~30可调。
每调1个点,频谱仪上显示的相对值就变化1个点,一般误差实际都≤1。
5.增益平坦度:将模块调节为刚好最大功率时,信号源一般回退5dBm,再将信号源设置为扫频模式,将信号源、频谱仪的频率范围设为要求的频段,信号源的扫频点一般设置为401个点、扫频时间为20ms。
开始扫频后,使用频谱仪BW功能键,使波形为max 模式,待整个频段扫描完毕后,将频谱仪设置为Delat Marker、Dip search模式,读取频谱仪上显示的值即为增益平坦度。
6.互调:测完增益平坦度后将频谱仪、信号源还原为中心频率、PA刚好为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下。
设置信号源为mode状态,频率间隔为600KHz,频点为2,开射频信号、互调信号。
输入信号减少1dBm。
(方法1.1)通过485软件按要求调节ALC的值,频谱仪设置为Delta Marker,再通过Next Marker 寻找三阶互调点,读取差值即为互调值。
调节信号源,PA 的输入信号增加14dBm,按方法1.1重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