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解读及职代会制度情况介绍
《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解读及职代会制度情况介绍
二、《条例》总则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2010年12月23日市人大审议通过了《上海市职 工代表大会条例》,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
《条例》共分九章四十八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职 权 第三章 职工代表 第四章 组织制度 第五章 议事规则 第六章 工作机构 第七章 区域性、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 第八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二、《条例》总则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事项:
阻挠建立职代会制度的 妨碍职代会依法行使职权的 应当提交职代会审议和审议通过的事项,未按照法定 程序提交,给职工造成损害的 擅自变更或者拒不执行职代会决议并侵害职工权益的
三、职代会制度对工会组织的影响
——基层工会作用发挥需要职代会制度支撑
二、《条例》总则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建设中的主体规定
党组织是建制的领导主体: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统筹 协调作用,为制度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行政是建制的责任主体:《条例》第4条要求企事业单 位保障职代会依法行使职权,保障职工依法享有知情 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6条规定经费由单 位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由此可见企事业单位行政必须 对职代会的建立、运行负责,提供保障
一、职代会制度定位、特征和作用
——职代会制度的特征:
职工参与的广泛性:以职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代议 制”民主形式,通过职工选举代表,并与职工建立联 系制度,反映和体现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
职权内容的法定性:职代会五权是法律赋予职工的民 主权利,企事业单位行政不能随意更改和任意剥夺
一、职代会制度定位、特征和作用
二、《条例》总则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条例》适用范围和建制要求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 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职 工代表大会制度,适用本条例”(第2条)。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第3条)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形式
职工代表大会:100人以上单位由职工民选产生代表 职工大会:100人以下单位召开全员大会,但特殊情况 下也可以召开职工大会
一、职代会制度定位、特征和作用
——职代会制度的作用:
监督作用:通过职代会审查监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政 策的情况,以及职代会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使经 营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受到职工群众的监督,形成了企 事业单位内部有效的民主制约机制 协调作用:主要协调单位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 利益关系,寻求企事业单位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 平衡点,以此推动企事业单位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利 益问题的良性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中国工会是单一工会,面对的却是不同群体的职工 职代会对代表构成的要求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基层工会具有“促进”、维护”职能,而两者产生矛 盾时会使工会陷于“两难”地步
职代会的职权设臵,既关联企业重大发展决策,又兼 顾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并通过权限、程序设计,明 确了企业和职工双方的权利义务,促使劳资双方兼顾 彼此利益,明白处理各类事务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
——职代会制度的特征:
议事规则的规范性:职代会以规范的程序确保各项议 事内容的公正合理,有效体现了集体维权的目的,少 数服从多数原则则实现不同群体利益间的总体均衡 组织制度的完整性:职代会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通过会议期间民主管理与闭会期间各项工作制度的运 行,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其他 民主管理制度的对接,最大限度发挥制度体系的优势
指导督促的主体: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国资、教育、卫 生等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行政管理部 门 指导帮助的主体:上级工会、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联 合组织
共同推进的主体:市和区、县劳动关系三方负有共同
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的职责
二、《条例》总则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工会的法律监督 《条例》赋予市和区、县总工会的权力: 纳入工会劳动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内容 可发出《上海工会〈条例〉监督检查整改意见书》要求 基层整改 逾期不改正,可发出《上海工会〈条例〉监督检查处理 建议书》 ,提请政府主管和行政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市总制定《违反〈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公共信用 信息收集报送管理暂行办法》将工会”两书“与政府信 用信息平台相挂钩,起到威慑推进效应
——职代会制度性质:
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 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一、职代会制度性质、特征和作用
——对“基本形式”的思考:
是唯一与其他民主管理形式产生交集的制度 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包括:职工董监事、集体协商、 厂务公开、日常管理沟通等制度 为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制度保证 制度体系完备、基层基础厚实,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 是民主管理制度核心,不能被其他民主管理形式所替代
一、职代会制度定位、特征和作用
——职代会制度的作用:
参与作用:为职工代表参政议政提供了制度平台,有 利于汇集职工群众的智慧,调动职工积极性,同时, 也有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运营和提高企业的执 行力 维护作用:对涉及职工利益事项的审议表决赋予了职 工真实的话语权,实现了出资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 者的权利制衡
二、《条例》总则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建设中的主体规定
职工是制度的参与主体:以职工的民主权利保障职工 经济文化权益 工会是制度的运作主体:《条例》第六章专章明确工 会是作为职代会工作机构的职责,承担制度的日常工 作
二、《条例》总则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职代会制度的推进主体
《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解读及职代会制度情况介绍
市总民管部 周永宝 二○一五年三月
主要内容
职代会制度概论
《职代会条例》主要内容 工作瓶颈问题及基本对策思路
第一部分
职代会制度概论
一、职代会制度性质、特征和作用
——我国职代会制度是由党和国家制度所确定,是我国基层 民主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五大以来的历届党代会报告,《宪法》、《劳动 法》、《工会法》、《公司法》、《劳动合同法》,以 及国务院《 中国人权事业进展白皮书》等都对其有明确 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