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雾化药物的作用课件

常用雾化药物的作用课件


PPT学习交流
3
雾化吸入的分类:
超声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
PPT学习交流
4
常用的雾化药物:
1.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2.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3.粘液溶解剂 α-糜蛋白酶、
盐酸氨溴索 4.抗生素 庆大霉素
PPT学习交流
5
支气管扩张剂
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 用药物是:
抗胆碱能药 异丙托溴铵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
PPT学习交流
15
抗生素---庆大霉素
由于其分子中含多个羟基和 碱性基团,属碱性、水溶性抗生 素,在碱性环境中呈非解离状态 态,作用效果好。而脓痰的酸性 和厌氧环境常影响氨基糖苷类的 抗菌活性,故此类药物用于雾化 吸入有一定局限性。
PPT学习交流
16
不良反应:
动物试验表明,庆大霉素既 会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从 而引发炎性反应,气道内炎症细 胞及介质聚集,继发性自由基损 害等;又会对气道黏膜产生毒性 ,使气管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纤毛 清除功能受损。
PPT学习交流
11
作用:
该药有较高的组织亲和力,可 发挥强有力的局部抗炎作用,适 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 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哮喘病人。
PPT学习交流
12
不良反应:
该药雾化后可引起口腔、咽 峡部黏膜念珠菌感染,所以要叮 嘱病人在雾化吸入后要彻底漱口。
PPT学习交流
13
黏液溶解剂---α-糜蛋白酶
胸外科常用雾化 药物的药理作用
PPT学习交流
1
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经 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 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 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 部治疗的作用。
PPT学习交流
2
雾化吸入的目的:
1.湿化气道 2.控制呼吸道感染 3.解除支气管痉挛 4.预防呼吸道感染
PPT学习交流
19
原因2. 由于其结构中无亲脂 性基团,因而与机体内糖皮质激 素受体的亲和力较 低,局部抗炎作用 弱。
PPT学习交流
20
谢谢大家
PPT学习交流
21
PPT学习交流
9
作用:
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以

及COPD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病人

不良反应:
由于此类药物对心脏和骨骼肌的
β受体也有部分激动作用,所以部分
病人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和骨骼肌震
颤。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
亢的病人应慎P用PT学习此交流类药物。
10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该药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 全的特点。药物浓度为1 mg/2 ml,经气雾给出的药量中约 10%沉积在肺部,起效迅速, 10~30分钟即可发挥气道抗炎 作用。
虽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 液稀释易排出,但长期雾化吸入 会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生,并偶 可致过敏反应,目前已很少应用。
PPT学习交流
14
粘液溶解剂---盐酸氨溴索
其溶液浓度为15 mg/ml。可 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 泌;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 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 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纤 毛的摆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吸入后引起急性尿潴留的报道。因 此,对于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病人 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PPT学习交流
8
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
水溶液浓度为0.05%,雾化 后形成直径2~4 μm 的气溶胶颗粒, 经吸入给药10%~20%可达下呼吸 道。常规使用剂量为2 ml药物加 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吸入后5 分钟即可起效,15分钟可达高峰, 药效可维持4~6小时。
PPT学习交流
6
抗胆碱能药---异丙托溴铵
水溶液浓度为0.025%,对呼吸 道平滑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入 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 达高峰,1次吸入后作用可维持 6~8小时。
PPT学习交流
7
作用:
其主要用于COPD急性发作以及支 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不良反应: 该药物的不良反应极小,但也有
PPT学习交流
17
注意啦
部分糖皮质激素的注射 剂型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 松等是不可以作为雾化药物 使用的。
PPT学习交流
18
原因1.这些药物经呼吸道局部雾 化吸入时,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达 不到3~5μm的有效颗粒,因而药物 只能沉积在大气道。又因其水溶性较 大,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 沉积率低,很难产生疗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