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屋顶花园一、如何建造屋顶花园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萧条寂寞的屋顶生机盎然。
在施工工艺上,屋顶花园首先要解决防水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质优价廉的防水材料比比皆是,防水层应该是高强度的,能够经得起一般性的冲击和摩擦,在人们经常活动的地区还应该修建坚固的水泥小径,以保护防水层不受损伤。
其次,要解决场地出入问题。
现有的楼房上下楼顶很不方便,需要加以改造,让每个单元的住户都能方便地到达屋顶花园。
楼顶四周应加设一定的防护设施。
第三,考虑到楼顶风大、土薄等情况,屋顶花园适宜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花卉和大量的草坪,这些植物依靠薄土层即可成活。
低矮的灌木、花卉最好种植在塑料桶、箱等特制的防水容器中,并参照楼层设计图,将其摆放在承重墙上。
这样做更有利于减轻楼板的负重,使花园更安全。
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无土栽培法种植草坪,把肥料溶解在水中喷施就更好了。
第四,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地利用天然降水,但仅仅依靠天是不够的。
所以,建立人工灌溉给水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考虑到屋顶花园的特殊地形条件,应尽量选用喷灌和滴灌等微量灌溉方式,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绿化用水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屋顶花园既适用于楼房,也适用于预制板结构的平房,有条件的房产开发商和住户不妨一试。
二、屋顶也可“生态化”目前,地面绿化、屋顶绿化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立面绿化正处于发展阶段,就连高架空中绿化也在发展。
但本市平顶屋面绿化尚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
目前上海平顶屋面,有2亿平方米左右,以往所以没有进行绿化,主要是由于这些平顶屋面,大都为预制水泥空心楼板,而且大量存在屋顶渗漏水问题。
因此难以实现平面绿化的目的。
即使绿化后,也难以管理。
然而,这是一块巨大的城市生态绿地,我们决不能忽视,为解决这块未开发的“处女地”,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屋顶绿化,是一个大系统工程,涉及房地产、市政、建设、绿化、消防、技术及资金等各个方面。
深圳市政府在1999年特定组织一套屋顶绿化组织班子;广州市规定6—12层住宅必须进行屋面绿化;日本则规定屋顶绿化面积一定要达到覆盖率,否则将罚款。
而上海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和规定,因此屋顶绿化难以推行。
所以必须尽早解决多层住宅绿化技术问题。
如屋顶植物生长环境条件极差,空气流动大,水分蒸发快,是最突出的问题。
夏天温度特别高,冬天温度特别低,加上屋顶不可能有很厚的基质供植物生长,因此,较多植物不易种植。
又如屋顶高,难以管理。
多层住宅房顶一般没有楼梯,只有小出入口。
因此很难上去操作,即使配上配套设施,上去管理也难,加上日常管理人工和费用支出如何分摊也是一个难题。
绿化要注意不能影响屋面结构和屋顶的排水功能,要跟上世界各大城市对城市屋面绿化的发展方向。
美国芝加哥市政厅大楼建造屋顶绿化,日本公布屋面绿化覆盖率达不到要罚款,广州市、深圳市发展屋顶绿化,长沙市、杭州市开展屋顶绿化,甘肃农大,北京等地研究屋顶绿化,天津寻找屋顶绿化方案。
根据上海面广量大,难以管理,对多层平顶房的绿化难点建议采取草坪建设。
如“石花”。
此草长在老房子的瓦片上,再干亦能存活,一有雨水就生长。
有些草料,耐旱性极强。
在摄氏35—40度的气温又连续20天不下雨情况下,能存活在仅1厘米厚的基质上,只是略有萎缩而不至死亡。
上海冬天,屋顶结冰时,它们除了枝叶略有变褐外,大多数能带绿过冬。
绿色期330天;另有些草葡萄,生长也无需多管理。
根系浅,网状分布,不破坏屋面结构,不产生枯叶层。
有些草,根系呈须状,互相交织成网状,密布在2厘米左右的基质层内,紧紧地将基质网在一起成毯状,这样,种植基质可以较薄,且不会被雨水冲走。
而且小苗以老枝老叶为营养,不产生枯草层。
总而言之,草是一种很适宜屋顶种植的绿化材料,物美价廉,应当大力推广。
多层住宅屋面,不允许大量种植层。
泥土,不但重量重,而且易被雨水冲走,所以要进行基质配制,其要考虑几个问题。
要质轻;保水又疏水;保肥,持水时不超过允许的屋面负重,不易被雨水冲走,也不易被风吹起。
这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让屋顶绿化以多种结构组成,使屋顶四季常绿,鲜花盛开。
三、绿化屋顶注意事项作为新生事物的屋顶绿化正在向我们走来,它无疑为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城市面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么,如何搞好屋顶绿化建设?笔者认为,屋顶绿化必须制定合理规划,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合理规划,使分散的建筑单体有序地纳入统筹,在空中俯视,既看到一座洁净、美丽的城市,又看到了造型各异的坡屋顶和色彩斑斓的屋顶花园;同时,还可以通过规划构思来表达不同区域各自的特征和文化特色,体现申城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
当然,在屋顶植绿,要解决好承载力的问题,一般建筑物的负重条件是每平方米150 至180 公斤,而在建筑物上种植,建筑材料物将负重每平方米320 公斤,因此若在屋顶植绿,一方面要增强建筑物结构和地基承载力,另一方面要在减轻种植土壤的重量上花功夫,使用轻质、保湿、防腐的土壤,来减轻建筑物的“负担”。
同时,还要解决屋顶防漏和屋面排水问题。
由于渗漏是房屋建设中的“顽症”,解决平顶屋的渗漏更为棘手。
因此,在屋顶植绿前,采用新型建材和新的施工法是消除房屋渗漏的有力保证。
此外,还要处理好连绵雨季的屋面排水及艳阳高照的屋顶绿化浇灌问题。
对种植的植物如何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它必须具备抗寒、抗旱、抗风等性能,还要易于养护。
这样,才能使屋顶绿化常绿不衰,成为城市又一道独具特色的亮丽风景线。
四、披好“绿装”有讲究绿装”好看,但穿起来却很有讲究,其高技术含量是地面绿化所不能比拟的,只有专业人员使出看家“绝活”,才能将这件美丽的衣裳穿上。
一:防渗漏在屋顶绿化实施过程中,市民最为担心的就是种花、种草必须浇水,屋顶会不会因此渗漏?这也是屋顶绿化必须解决的前提技术条件。
市绿化部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发明了先进的“防渗漏”工艺,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首先在屋面上铺设一层支点向上的塑料夹板层,可根据屋顶的长宽任意搭接,接缝处涂防水粘接剂,使塑料夹板层形成一个整体的隔水层。
然后在夹板层上铺一层土工布,覆盖上轻质土,种上植物。
乍一看,没什么稀奇,但是夹板层却藏着奥秘,承载植物的一面,留有许多小槽,经过植物渗透过来的水,通过这些小槽,可以直接流到排水管中。
为了使水流得更畅,夹板层与屋面之间必须形成一个坡度,专业人员都经过仔细的计算。
这样一来,有些老住宅区的屋顶,比没有披“绿装”时防渗漏能力还要强。
二:轻质土屋顶绿化和地面绿化不一样,必须要考虑到屋顶的承重能力。
许多人担心:屋顶,尤其是老住宅区的屋顶,承重能力有限,在屋顶上堆上土,种上树,屋顶不就塌了吗?没关系,屋顶绿化用的土,全是轻质土,只有一般传统泥土质量的四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它全部由有机质,如树皮、稻谷壳、玉米芯、山泥等制成,每平方米一般在75 公斤左右;不仅质量轻,而且“营养丰厚”,种在这种“有机土”上的植物,一般都不用浇肥。
三:浅根系植物屋顶绿化的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一般都选用耐旱性强,适合于粗放型养护的浅根系植物,这样既不用多加管理,又能保证“长盛不衰,四季长绿”。
黄花佛甲草、垂盆草、月季、杜鹃等,都是屋顶绿化的首选植物,种植之后,除了初期需要浇几次水,之后就勿需专人养护。
同时,这些植物本身具有吸尘固沙的作用,可以使屋顶更为清洁、干净。
(四)屋顶花园屋顶花园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要求,并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结构坚固的要求,具有承载力和隔水、防水层以及排水设施等等。
屋顶花园植物的选择:屋顶自然环境与地面、室内差异很大,高屋楼顶风大,夏季炎热而冬季又寒冷,阳光充足,易造成干旱。
因此,一般应选择阳性的、耐旱、耐寒的浅根性植物,还必须属低矮、抗风、耐移植的品种。
常见的有黑松、罗汉松、瓜子黄杨、大叶黄杨、雀舌黄杨、锦熟黄杨、珊瑚树、棕榈、蚊母、丝兰、栀子花、巴茅、龙爪槐、紫荆、紫薇、海棠、腊梅、寿星桃、白玉兰、紫玉兰、天竺、杜鹃、牡丹、茶花、含笑、月季、橘子、金橘、茉莉、美人蕉、大丽花、苏铁、百合、百枝莲、鸡冠花、枯叶菊、桃叶珊瑚、海桐、构骨、葡萄、紫藤、常春藤、爬山虎、六月雪、桂花、菊花、麦冬、葱兰、黄馨、迎春、天鹅绒草坪、荷花等。
可因时因地区确定使用材料。
对于屋顶花园上,栽培的介质也有一定要求,一般选用轻质材料,如蛭石、锯末、蚯蚓土等等,也可自制一些介质。
屋顶花园的植物装饰设计:屋顶花园植物装饰,可以利用檐口、两篷坡屋顶、平屋顶、梯形屋顶进行。
根据种植形式的不同,常有用观花、观叶及观果的盆栽形式,如盆栽月季、夹竹桃、火棘、桂花、彩叶芋等等,也可利用空心砖做成25 厘米高的各种花槽,用厚塑料薄膜内衬,高至槽沿,底下留好排水孔,花槽内填入培养介质,栽植各类草木花卉,如一串红、凤仙花、翠菊、百日草、矮牵牛等,也可以栽种各种木本花卉,还可用木桶或大盆栽种木本花卉点缀其中,在不影响建设物的负荷量的情况下,也可以搭设荫棚栽种葡萄、紫藤、凌霄、木香等藤本植物。
在平台的墙壁上、篱芭壁上可以栽种爬山虎、常春藤等。
根据屋顶花园承栽力及种植形式的配合和变化,可以使屋顶花园产生不同的特色。
承载力有限的平屋顶,可以种植地被或其它矮型花灌木,如垂盆草、半支莲及爬蔓植物,如爬山虎、紫藤、五叶地锦、凌霄、薜苈等直接覆盖在屋顶,形成绿色的地毯。
对于条件较好的屋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的花园,参照园林式的布局方法,可以做成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但总的原则是要以植物装饰为主,适当堆叠假山、石舫、棚架、花墙等等,形成现代屋顶花园。
我们要特别注意在城市的屋顶花园中,应少建或不建亭、台、楼、阁等建筑设施,而注重植物的生态效应。
屋顶花园的设置,为人们开辟了新的休息、娱乐活动场所,同时也加强了屋顶的隔热、隔声效果,起到了吸附飘尘和产生氧气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