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拆旧、复垦方案2016929(DOC)

拆旧、复垦方案2016929(DOC)

拆旧、复垦方案2016929(DOC)第二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项目说明:本工程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程,工程地点位于,项目区涉及范围广,工程分散零星,主要是对原有民房的拆除、院坝拆除、弃碴、翻耕土方,最后保证土地复耕。

质量要求:本工程为房屋拆除和土地复垦项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土整治的项目的规范、规程及合同的规定进行施工。

施工范围:拆旧地块内标明的原有民房的拆除、院坝拆除、弃碴、翻耕土方等内容。

二、施工总体计划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施工部署有序,施工过程互相协调。

二是合理,能充分满足工期要求。

三是资源配置充分合理,既满足工程需要,又不造成窝工浪费。

施工力量的组织:组织精干力量,组成拆旧复垦小组,全权负责该项目的实施。

下设房屋拆迁工程队、土地复垦工程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指挥下,互相合作,协调作业。

(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人员严格按照我公司的要求,抽调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得力的拆旧复垦小组。

(2)项目经理部设项目技术员一名,分管质量、技术工作。

(3)项目经理部下设个施工队,施工队为施工作业层,主要职能是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工期、质量、安全、设备的保养维修。

三、各分项工程施工安排根据本标工程特点,确定施工工期为天,施工工期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各类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以实现各分项工程的均衡生产。

(一)房屋拆除施工安排本次主要以原民房及院坝拆除,原有民房年数已久,是本工程安全此次安全的重点工序,将组织有拆房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争取工期,以保工程的全面展开。

(二)土地复垦工程施工安排本段以土地复垦工程为主,是制约工期的关键性工程,进场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全面开工,根据本段地形情况及各项工程量大小,由个土地复垦工程队负责施工,以方便管理,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配备全套的土地复垦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和充足的人员。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争取工期。

四、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房屋拆除工程1、技术准备工作A、从实地出发,弄清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建筑情况、房屋情况等,工地负责人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规程向参加拆除的工人进行详细的交底。

B、找到参照物并留取建筑物拆除前影像资料(照相)。

C、明确周围环境、场地、道路、水电设备管道、房屋情况等。

D、向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加强工人安全意识,组织工人学习操作规程。

2、现场准备A、施工前,要认真的检查影响拆除工程安全的各种管线的切断、迁移工作是否完毕,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清理被拆除建筑物倒塌范围内的物资、设备,不能搬迁的须妥善加以防护。

检查周围房屋,观察是否有共墙,如果有共墙,则注意不能将共墙撤掉,而且要保护共墙不会因为拆除其他而遭到损坏,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如加固处理,并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相邻管线必须经管线管理单位采取管线切断、移位或其它保护措施。

B、切断被拆除建筑物的水电等。

C、搭设临时防护措施,避免拆除时的砂石灰尘飞扬影响附近施工及附近居民生活。

D、向围群众出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险区域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等。

并派专人监护。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拆除现场,尤其注意小孩及老人。

3、工具的准备本项目设计拆除为机械拆除结合简单的人工拆除。

在拆除前应该准备好相关工具,如钢钎、撬棍、大锤等简单的起重设备,安全帽、防滑鞋、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品。

4、拆除施工管理总体遵循应“至上而下,至内而外,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的基本原则,在确保“建筑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

土木结构拆除(如需人工拆除的):工序:屋面瓦→板→椽子→檩条→屋架或木架→墙(木墙、土墙)→基础本项目涉及到两种土木墙,一种为有瓦盖的,另外一种为无盖已经破损的土墙。

拆除时应有专人现场监督指导和调配。

如为有瓦盖的,应该先拆除瓦。

首先搭设脚手架,作业工人应佩戴安全帽、手套、安全鞋、安全绳等个人防护用品,至上而下的进行拆除,搭好脚手架后,首先拆除屋顶瓦盖,严禁施工人员直接踩踏在瓦及其他轻型板上进行工作。

采用上面几个人拆,下面几个人接运拆下来的建筑材料,禁止向下抛掷。

根据农户意愿,将拆除后的瓦分类堆放在空地处(要求堆放位置为墙体推到后不能覆盖的区域),然后再对其余部分进行拆除,对拆除板、椽子、檩条、屋架或木架进行拆除时候,可用简单的起重设备,如滑轮等。

最后再对墙体进行拆除。

土墙木墙的墙体采用人工推倒的方式进行。

拆除土木结构墙体采用推倒法,拆除墙时人员应避至安全地带,必须遵守以下规定:砍切墙根的深度不能超过墙厚的1/3,为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撑撑牢:建筑物推倒前,应发出信号,待所有人员远离建筑物高度2倍以上的距离后,方可进行。

在建筑推倒倒塌范围内,有其他建筑物时,严禁采用推倒方法,则采用对土墙用大锤一截一截的拆除,对木墙采用先拆非承重部位,再拆除承重部位。

在拆除过程中洒水以控制粉尘。

墙体拆除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土墙捣碎作为以后耕地的耕作层,将其他拆除的建筑材料堆放于地块周边再分类、分用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处理。

(二)土地复垦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a)熟悉工程环境。

工程开工前,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详细的踏勘。

初步了解所在位置及周围环境,初步确定跨越线路的措施。

b)场地清理:场地内障碍物拆迁已完成。

c)设置安全标志:自弃土场至施工现场道路交叉处、行人较多处、转弯处以及道路条件较差处等树立警示标志。

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提示标志,确保现场安全生产。

2、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工艺特征,按工程内容进行分解,本项目施工方案:a)施工测量:工程实施时,组建测量小组,由具有多年测量定线经验的技术员全面负责。

b)施工方法及重点工序、关键环节技术措施1)进场后对每一个设计单元进行边界确认,使用白灰线和木桩做出明显的田块间边界标识。

2)使用挖掘机进行勘察,确定每一点(碎部)的植被土厚度,并计算出每一点区和该田块的可回填土方厚度及平均厚度。

3)依据以上资料结合地型,交通等情况确定表土剥离集中堆位置并红旗插标中心,白灰线环绕定界。

c)土方填筑、平整的监督1)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土料场开挖和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和指导。

2)土方工程的质量检查与取样试验要求按照相应规范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办法进行。

3)填筑工程完成工后承包人就通知监理人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应按相应规范内容和办法进行。

3、复垦耕地质量标准a)地面坡度:复垦耕地表层平整,旱地不宜超过25度;水浇地和水田不宜超过15度,田面高差控制在±5厘米之内。

b)有效土层厚度:复垦耕地耕作层的厚度不得少于30厘米,原则上旱地有效土层厚度不少于40厘米,水浇地和水田有效土层厚度不少于50厘米。

c)排灌保障率:一般旱作耕地70%以上,水田85%以上。

d)土壤质量: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至壤质粘土,不能是极端砂或粘土,无建筑垃圾,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当地平均耕作层有机质含量。

原则上用作旱地的土壤容重≤1.4g/cm3,砾石含量≤15%,pH值5.5-8.0,有机质≥1%;用作水浇地、水田的土壤容重≤1.35g/cm 3,砾石含量≤10%,pH值5.5-8.0,有机质≥1.2%。

e)耕地质量等别:复垦耕地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确定的质量等别要达到当地平均等别。

f)配套设施:灌溉、排水、道路、林网等设施布置合理,应满足《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等标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水土流失防控措施得当。

g)外观形象:拆旧复垦区域内建(构)筑物以及硬底化地面、地下100厘米以内的基础设施应全部拆除并清理,建筑垃圾必须清理干净,复垦现场无明显残余设施及废弃材料堆积物。

地形地貌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田坎、边坡稳定可靠。

4、资料收集1)作好复垦后每个图斑内的标识、标牌。

2)找到参照物做好复垦后影像资料的收集。

(相片)五、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准备(一)机械设备的准备(施工机械计划表)(二)劳动力准备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一、工程进度计划工期目标:根据工程需要及本公司对本项目的分析,本工程确定总工期为天。

准备工作:时间为天。

主要工作内容是施工的准备、测量放样、机械、人员进场等。

危房拆除及土地复垦:危房拆除及土地复垦是此项目的主要施工的工作内容,其工作量大,耗费的人力物力也大,耗用的时间长,在时间安排也较其他工作长。

计划为天。

二、保证进度措施本工程工期为天,为确保本工程在年月日如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人、材、机的安排,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计划控制措施:为了保证工期,必须严格目标控制,制定周密的计划,基层作业区控制周计划,单机控制日产量计划,并按照网络计划图中节点的控制目标和工序计划目标加强考核,确保分阶段,分项目目标的实现。

加强整个阶段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和管理,收集施工现场进度信息,随时掌握工程进展,制定周密的周、月进度计划,并在每月底,统计出施工进度,并进行计划值与实际完成值的比较分析,发现进度拖后,并系统地分析原因,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贯彻企业的计划管理,以竣工工期为目标,以施工总进度为基础,计划为龙头,实行长计划、短安排,通过月、旬计划的布置和实施,强化动态管理,加强调度职能,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实现按期完成竣工的目标。

管理措施: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施工管理方面的优势,加强施工现场人员、机械设备等管理,规划好施工路线,确保工期目标顺利实现。

根据本工程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因素如:人员、技术含量、施工机具、资金、气候现场、工作环境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前期工作,以及其他施工机械的准备和及时检修。

技术措施: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实现质量、效益、工期、安全各项工作指标。

细化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地投入劳力和机具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把总工期控制在工期之内。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注意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能否满足总进度的需要,并随时核对施工组织设计,看看在实施过程中实际进度是否能按计划要求进行,出现了偏差,及时会同监理人员、设计单位人员、建设单位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排除障碍或调整,直至工程竣工。

组织措施:施工现场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对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的职能,选择专业施工队伍进场。

针对各工序的施工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旬一次开生产例会,落实旬计划完成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