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件进料检验规范

机械件进料检验规范

机械件进料检验规范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机械件进料检验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件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抽样方案、计量器具的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镜头事业部品保进料检验组对机械件原材料的检验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P-14-C《检验程序》
QP-15-C《不合格控制程序》
QP-10-Q《标识与可追溯性程序》
WI-C-192《特认管理规范》
术语和定义
1.1 位置精度
如平行度、对称度、倾斜度。

1.2 形状精度
如直线度、圆度、平行度、圆柱度。

1.3 各种力学性能
硬度、强度、韧度、塑形。

1.4 表面处理要求
如电镀、发黑。

检验
1.5 检验依据
检验依据及优先顺序如下:
a)物料承认书;
b)图纸;
c)本文件。

1.6 检验项目
原材料外观、尺寸。

1.7 外观检验
1.7.1 外观检验条件
要求:
a)视力:校正视力5.0以上;
b)目视距离:检测物距离眼睛15cm-20cm;
c)目视角度:45°-90°(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d)灯光:大于500LUX的照明度。

1.7.2 外观检验方法
要求:
a)使用材料应符合有效版本图纸的要求,材料本身应无变形,刮伤、氧化变色;
b)表面光滑、平整、无毛刺、变形、绣蚀、裂纹、起泡、开裂、剥落、花粉、流挂、
露底、(局部无涂层或涂料覆盖不严)、指印等缺陷;
c)表面处理后,零件表面允许有不可避免的轻微夹具印痕和轻微的水印;在不影响装
配的情况下,边、棱角处允许有轻微的粗糙;非重要表面允许有轻微的水印或个别斑点;
d)去毛刺要求:用手沿零件加工边角的任何位置及方向触摸均无刮卡现象。

1.8 尺寸检验
1.8.1 检验设备
如下:
a)游标卡尺;
b)千分尺;
c)高度计;
d)螺纹规;
e)投影仪;
f)塞规(通止规)。

1.8.2 检验步骤
要求如下:
a)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b)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物相符;
c)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d)审查技术说明,留意:是否对称,不同类型的表面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e)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量
具,保证检测质量;
f)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做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g)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h)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点包装,黏贴标识。

1.8.3 注意事项
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避免错料,混料。

1.9 抽样方案
按照GB/T2828-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一般检验水平Ⅱ,二次抽样,QAL=1.0的要求进行抽样(见表1)。

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1.10 游标卡尺的用方法
卡尺归零:将卡尺量抓轻轻往外拉一段距离再归位,看卡尺的读数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下归零键使之归零(数显)或调整附表使之归零(机械)。

检测机械件时应将卡尺轻轻卡住机械件,卡尺两测量面的连线应垂直于被测量表面,不能歪斜。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1.11 数显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数显千分尺的校正归零: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重合,若不重合应先选转旋钮,使之重合,观察显示器数值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归零键归零;
调整千分尺测微螺杆与测钻之间略大于机械件,将机械件置于测钻与测微螺杆间转动旋钮,待螺杆与机械件快接触时改旋测力装置,直到听到咔咔声后再轻轻转动0.5~1圈;旋紧锁紧装置,读出所测数值;
高度测量仪(高度计)的使用方法;
高度测量仪的校正归零:轻轻将高度计指针提起然后放下,看高度计读数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归零键归零;
将机械件置于高度计座上,轻轻提起高度计指针使之落在被测机械件表面,使用时注意被测机械件的表面应水平无倾斜;
读出所测读数。

1.12 通止规的使用方法
根据被测机械件选择对应的通止规,要求被测机械件尺寸分别满足通规和止规的尺寸。

1.13 螺纹检测的方法及标准
根据被测机械件要求选择对应螺纹规,要求被测机械件尺寸分别满足通规、止规。

形位公差的测量
1.14 平行度
将高度计相对于基座归零。

将待测机械件其中一面置于高度计座上。

用高度计指针在待测机械件的另一个面的多个地方(3个以上)测量高度。

几下数据对比是否符合要求。

1.15 对称度、螺纹位置度等形位公差
实配检测。

记录
单项零件检测数据记录在《机械件检测报告》-(文件编号:FW-WIC190-01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