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道路路基技术交底

市政道路路基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K0+000,终点桩号 K1+620,路线全长1620米,道路红线宽度 40米,标 40km/h 。

二、准备工作:
1、 组织准备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 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前的现场核对调查,全面熟悉设计文件,根据核实的工程数量、工地特 点、工期要求及
设备准备情况等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及技术交底。

3、 物质准备工作:应做到材料、设备工具、劳动力、临时便道等全面落实,还须服从与保证上述施 工组织计划的顺
利实施。

4、 了解沿线填土、挖土、借土的地价和数量调度上方。

5、 摸清沿线附近可资利用的排水沟渠、河道,以及该地区下水道的管径、流向和以往暴雨后的积水 情况等,以便考
虑施工期间的的百水措施。

6、 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还须认真核实,并取得可靠资料,在地面标出明显标志, 以正确估计在路
基的施工、碾压时,对地下管线影响的程度。

二、施工测量
1、 中线的测量和标定
(1)在施工前必须首先进行中线测量,核对设计路线,补桩或加桩,使各中线完整无缺,以便准确 进行施工放样。

(2 )测设路线的中线,要依据路线平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点一览表、护桩记录等进行核结查找。

丢失的桩位
应及时采取补测措施。

补测转角点桩时,可用延长切线法,交出丢失的转角点桩,并打钉护桩 保护。

补侧转点桩时,可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法重新补测。

对施工的难以保留的桩,
如加桩、曲线上各点桩,
应加钉予以保护。

2、 水准点的复查与加设
(1)中线复测后,应进行高程测量,复核水准点一览表中原设水准点标高和中桩地面标高,并根据 工程情况在较大
人工构造物附近、工程集中和地形复杂地段等处增设临时水准点,以满足施工需要。

(2 )水准基点应设在施工范围以外,便于观测和寻找的岩石或永久建筑物上,或设在埋入土中至少 一米的木桩或
混凝土桩上,其标高应与原水准基点相闭合,符合精度要求。

3、 施工中的测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各断面的开挖和填筑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对中桩标 高和断面的观测,以便及时指导修正。

4、 施工测量中的其他事项
(1) 注意复查土石方成份,按其开挖难易程度分类是否恰当,否则应予以纠正。

(2) 地下水、地表水状况以及由此决定的土基干湿状态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

(3) 对路基土方的数量、质量、运距应实地进行复查。

工程名称 XXX 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滨河路市政工程
分部工程 道路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路基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滨河路工程起点桩号 准段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内容:
5、路基放样
路基放样就是按照施工图和路线中桩断面的各主要特征点,标定出路基的轮廓,作为施工的依据。

(1)放样的工作内容:
① 标定出路中心线各桩点的填挖高度。

② 确定出横断面的方向,通常用方向架(也称十字架)或全站仪进行。

③ 按设计图纸定出横断面上各主要点的位置,如果基中心点、边缘点中心等。

④ 移桩、移点:将施工中难以保留的桩位,测横断面方向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并加以保护。

(2 )放样注意事项:
① 路基放样的方法随路基类型及施工方法而有所不同。

② 路槽形状、地形起伏变化情况。

③ 清理场地:道路用地范围内一切障碍物,
如原有房屋、道路、沟渠、通讯电力设施、给排水管、
坟墓等,均应会同有关部门事先协商,妥善拆迁或改造。

因路基施工影响沿线附近建筑物稳固时,应予适 当加固。

在工程施工红线内,凡妨碍路基施工的树木、灌木原则上应予清除。

④ 场地排水:场地排水是指疏干、排除场地上的积水和地下水,为施工提供正常条件。

通常根据 现场情况,设置
纵横排水沟,形成排水系统,将水引入附近河流、低洼处排除。

一般场地排水所有开挖的 排水沟(管)与所设计的路基排水系统协调布置,避免重复施工浪费,以降低工程造价。

三、填方路基施工
1、 为使填土路段路基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填筑路基时,要正确处理好路床。

在填筑前应清 除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生活垃圾、人工填土、清表厚度为 30cm 。

2、 对于道路穿越鱼塘路段,应现将鱼塘、沟渠内积水排干后,挖除塘底或沟底淤泥,采用砂砾回填, 砂砾垫层厚度为100cm ,然后回填素土至路床顶,分层碾压夯实。

3、 对于道路穿越农田及林地段,施工前需进行清表及砍树挖根工作。

对于道路沿线树木迁移后,路 基深度1.5m 范围
内的树根应全部清除。

并按规范要求进行逐层碾压回填。

4、 对于沿线深度大于 2.5m 的取土坑(土壕)处理措施如下:现将坑底清理整平并碾压,然后用黄土 分层回填碾压,路床下 1.2m 、0.6处各铺设一层双向高密度聚丙乙烯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应宽处土坑 1m ,
并预留台阶,然后采用素土分层回填碾压至路床标高。

5、 路基填料及路基压实: 本项目就地利用沿线土、 砂等材料。

在填筑过程中,松铺厚度不应大于 30cm , 路床范围内填料颗粒不得大于 10cm ,路床80 一下容许最大粒径为 15cm 。

工程名称
XXX 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滨河路市政工程
分部工程 道路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路基
6、填方路段增设50cm的土路肩。

填方路堤边坡采用直线型,边坡坡率为1:1.5。

7、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地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80cm再分层回填压实。

&压实质量控制与检查:为保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在压实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进行压实工作的控制与检查,以便及时调整压实工作。

一般控制方法如下;
交底单位接收单位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内容:
(1 )确定压实后要求达到的干密度。

用施工用的土类在试验室内用规定的击实试验法求出最大干密 度和最佳含水量。

再根据规范要求确定必须达到的压实度。

(2) 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根据土质和压实机具的效能,经试压确定每层填土的松辅厚度和碾压遍 数。

(3) 压实过程中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使土接近最佳含水量。

含水量过大时,应将土翻开晾硒至理 想的含水量再进行
碾压;含水量过低时,需均匀加水到合适含水量再进行碾压。

(4) 在压实过程中,自检人员应经常检查压实度是否符合要求。

压实度试验方法可采用环刀法或核 子密度湿度仪法。

核子密度湿度仪应与环刀法、灌砂法等进行对比标定后才可应用。

(5) 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

必要时可增加检查点数,以防止压实 不足处漏检。

压实
度评定以一个班组完成的路段压实层为检验评定单元,如检验不合格应及时补压,不要 因等待过久而使含水量变化过大造成压实困难。

(6 )路基压实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其路床顶面具有整体强度一回弹模量应满足路面设计要求,然而实 测土基回弹模量比
较困难,可测试弯沉值代替。

弯沉值与土基回弹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应按路面设计规范 规定的公式换算。

四、挖方路基的施工
1、 挖路槽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进行,形成的路基纵坡、横坡、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路槽挖出后应对路槽土壤取样送试验室做击实实验,取得土壤最大干密度,以检验路槽压实度, 检验方法可采用环
刀法,确保路槽质量。

3、 零填及路堑路床要求翻挖路床厚度(
80cm ),再分层回填压实,保证设计压实度。

五、构筑物两侧路基
为减少涵洞与路基填土之间的不均匀沉降,采用砂砾等透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底部回填长度(每次) > 3m ,顶部回填长度(每侧)》 3+2 X 涵高。

压实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对称、分层进行,每一压实层厚度
不宜超过20cm ,压实度不小于96%。

另外在涵洞顶板现浇层顶面铺设一层双向高密度聚丙乙烯土工格栅, 宽度超出涵洞两侧
边缘各 2m 。

六、注意事项 先轻后重增长土基强度;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
2、
工程名称
XXX 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滨河路市政工程
分部工程 道路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路基
1、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进行碾压;压实机具宜 4kg/h ,
以免土被机械推走; 纵向进退式进行:一般碾轮每次要 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且达到要求的
碾压工作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重叠15—20cm,约碾压5-8遍至表面无显著轮印,应做到无漏压、密实度为止。

3、路床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C 248.4 (0.01mm )(路床成型后检测)。

4、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均匀一致,并随时保持土壤湿润,不得干压,在填土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土壤含水量及密实度。

交底单位接收单位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