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
2.1 石灰 2.2 水泥 2.3 粉煤灰 2.4 其他工业废渣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一节 石 灰
掌握煅烧石灰的原料、生产工艺 掌握欠火、过火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掌握石灰组成,了解石灰结构 掌握石灰水化及强度形成机理 掌握钙质灰和镁质灰分类界限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三、水化及强度形成机理
(3)消解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加水量和加水速度。
• 对消解速度快、活泼性大的石灰,若加水过慢、水量不够,则 已消化石灰颗粒生成的Ca(OH)2将包裹于未消化颗粒周围,使 内部石灰不易消化,这种现象称为“过烧”。
• 对于消解速度慢、活泼性差的石灰,若加水速度过快,则发热 量少、水温过低,增加了未消化颗粒,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
《道路建筑材料》 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胶凝材料或结合料
定 义:在建筑工程中能以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将松散材料(如 砂、石等)胶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结构的材料。
按化学成分类: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两大类, 无机胶凝材料:石膏、石灰、水泥等, 有机胶凝材料:沥青、各种天然树脂、合成树脂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石灰吟-明·于谦
要粉烈千 留骨火锤 清碎焚万 白身烧凿 在浑若出 人不等深 间怕闲山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一、原料及生产工艺
原 料:富含碳酸钙的岩石 生产工艺:将原料经高温煅烧(加热至900℃以上),得到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三、水化及强度形成机理
(2)水化特点
• 放热过程 • 体积可增大1~2.5倍——反应产物转移速率小于水化速率
——固相体积增加,孔隙体积增加 • 消解石灰的理论加水量仅为石灰质量的32%,但由于石灰
消化是一个放热反应过程,实际加水量达70%以上。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消化后“陈伏”半月左右
再使用。陈伏期间,其表面应有一层水分,使之与空气隔绝,
以防碳化。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三、水化及强度形成机理
(4)影响水化反应的因素
①石灰煅烧条件; ②水化温度
1-15%欠烧的石灰;2-煅烧正常的石灰; 3-15%过烧的石灰;4-含32%MgO的苦土石灰
③外加剂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三、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强度形成机理
2、硬化
(1)干燥硬化(结晶作用) 附加强度:石灰浆体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形成网状孔隙,在自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三、水化及强度形成机理
1、水化(或消化)
(1) 石灰与水作用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 H2O Ca(OH)2 64.9kJ/mol
烧制成的生石灰,在使用时必须加水使其“消化”成为“ 消石灰”,这一过程亦称为“熟化”,故消石灰又称“熟石灰”。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阶段 I
II III
表2.1 石灰石煅烧时的结构变化过程
主要性状
特点
碳酸钙分解,形成具有 碳酸钙(或氢氧化钙)
假晶的氧化钙
氧化钙属亚稳状态
亚稳形氧化钙晶体再结 晶形成更稳定的氧化钙 晶体,晶格为面心立方体
内比表面积最大
再结晶的氧化钙烧结
内比表面积逐渐降低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材料即为生石灰。化学反应 式为:
CaCO3 900C CaO CO2
品 质:与原料、窑型及煅烧(温度)有关。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一、原料及生产工艺
石灰石的分解时间与其块度和形状的关系见图
图 石灰石分解时间与块度和形状的关系
(2)其它成分:——CaO+黏土杂质(酸性氧化物 )
铝酸一钙(CA)
β型硅酸二钙(β-C2S) 铁酸二钙(C2F) 影响石灰分解温度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二、组成及结构
石灰结构形成过程 石灰石煅烧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其结构变化见表2.1。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二、组成及结构
结 构:多孔结构
组 成:
(1)有效成分:——黏结性
氧化镁
氧化钙:结合CaO-煅烧中生成的钙盐,不起胶凝作用
游离CaO:活性CaO-普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有效CaO
非活性CaO -渣化或过烧—粉碎—活性CaO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一、原料及生产工艺
石灰在烧制过程中,防止“过火”或“欠火”现象。 (1) “欠火”原因:原料尺寸过大、料块粒径搭配不当、装
料过多或是煅烧温度不够、时间不足。 症状:密度较质量好的生石灰大,颜色发青; 危害: 由于“欠火”,石灰岩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
解,氧化钙含量低,使用时粘结力差。 (2) “过火”原因:由煅烧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而引起的。
症状:表面出现裂缝或有玻璃状外壳,呈灰黑色 危害:体积收缩明显,块体密度大,消化缓慢。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一、原料及生产工艺
(3)措施:块状石灰经磨细后,活性较熟石灰好,且过 火和欠火颗粒呈粉状均匀分布,可消除过火颗粒的有害 作用。但不易久存
无机胶凝材料(结合料):根据硬化条件不同,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继续提高强度,包括石 灰、石膏、镁质胶凝材料和水玻璃等; 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 且可在水中或适宜的环境中保持并继续提高强度, 各种水泥都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