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焊安全培训材料

气焊安全培训材料

编号:AQ-BH-04058
( 安全教育)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气焊安全培训材料
Gas welding safety training materials
气焊安全培训材料
说明:安全培训的意义在于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容技术知识水平,
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干部的安全管理业务水平,促进技术知识的更新。

气焊与气割。

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加热金属的一种熔化焊。

常用可燃气体为乙炔气。

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预热火焰,将金属加热至燃烧点,并在氧气射流中剧烈燃烧而将金属分开的加工方法。

常用可燃气体为乙炔或液化石油气。

火灾和爆炸是气焊与气割的主要危险。

用来加热金属的主要能源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等,都是属于可燃易爆的危险物品;主要设备氧气瓶、乙炔瓶和液化石油气瓶即属于压力容器。

由于气焊与气割操作中需要与危险物品和压力容器接触.同时又使用明火,如果焊接设备或安全装置有缺陷,或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就容易构成火灾和爆炸的条件而发生事故。

在气焊火焰的作用下.尤其是气割时切割氧射流的喷射使火星、熔珠和熔渣四处飞溅,容易造成烧伤和烫伤事故:而且较大的熔珠、火星和熔渣能飞溅到距操作点5m以外的地方,引燃可燃易爆物品,
而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在作业空间狭小的地方,会造成焊工的急性中毒。

焊接发生的主要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
危险因素
主要工伤事故
有害因素
主要职业危害
可燃易爆物品
火灾
电焊烟尘
电焊尘肺
压力容器和燃料容器
爆炸
有毒气体
慢性中毒
电机、电器
触电
弧光辐射
皮肤疾病
明火
灼烫
热辐射
电光性眼病
登高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射线
血液疾病
乙炔瓶:1、乙炔的点火能量小,即将熄灭的烟灰就具有这个能量,容易发火。

2、存放乙炔的容器直径越大,爆炸危险性越大,直径越小则越不易爆炸。

3、严禁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救火,因为乙炔与氯、次氯酸盐等化
合物,在日光照射下或加热就会发生燃烧爆炸。

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4、不得安全规定的压力极限,乙炔发生器的压力不得超过
0.147pa。

氧气瓶:
1、氧气是强氧化剂,增加氧气的纯度和压力会使反应显著加剧,金属的燃点随着氧压力的增高而降低。

2、严禁用以通风换气。

3、严禁接触油脂和有机物。

4、严禁用于吹扫工作服。

气瓶爆炸着火事故的原因
氧气瓶发生事故的原因:
1、气瓶直接受热。

2瓶体受腐蚀。

3气瓶受剧烈震动、撞击。

4、放气过快,产生静电火花或绝热压缩现象。

5、超期未做检验。

6、混入可燃气体。

7、粘附油脂。

溶解乙炔瓶:
1、1、气瓶直接受热。

2瓶体受腐蚀。

3气瓶受剧烈震动、撞击。

4、放气过快,产生静电火花或绝热压缩现象。

5、超期未做检验。

6、气瓶卧放,丙酮随同流出。

7、瓶阀漏气。

气瓶使用安全措施:
氧气瓶:
1、应按规定每三年定期进行技术检查。

使用期满和送检来合格的气瓶,均不准使用。

2、禁止把氧气瓶或乙炔瓶或其它可燃气瓶、可燃物同车运输。

3、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气瓶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脆裂爆炸,氧气瓶要有瓶帽和防震圈。

4、避免阳光曝晒。

5、操作中氧气瓶距离乙炔瓶、明火或热源应大于5m。

6、严禁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等同氧气瓶接触。

7、检查漏气时应用肥皂水,严禁使用明火检漏。

8、氧气瓶不应放空、气瓶内必须留有01~02MPa表压的余气。

9、气瓶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

10、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乙炔瓶:
1、乙炔瓶搬运、装卸、使用时都应竖立放稳、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一旦要使用卧放的乙炔瓶,必须先直立后,静置20分钟再连接乙炔减压器后使用。

2、乙炔瓶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里,必须竖立放置。

周围注明防火、防爆标志,并贮备灭火消防器,采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3、禁止敲击和碰撞等,气瓶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局部温度不要超过40℃(即烫手)。

4、乙炔瓶不能受剧烈震动和下墩,以免填料下沉形成空间。


5、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防止曝晒,与明火距离一般不少于10M,严禁用火烘烤。

搬运时的温度要保证在40℃以下,乙炔瓶表面温度不能超过40℃。

6、禁止在乙炔瓶上放置物件、工具或缠绕悬挂橡皮管及焊、割
炬等。

7、乙炔瓶的瓶阀、易熔塞等处用肥皂水检漏,各处不得有漏气现象。

8、乙炔瓶中剩余压力应符合:0~15度时,不低于0.1Mpa;15~25摄氏度时,不低于0.2Mpa;25~35摄氏度时,不低于
0.3Mpa。

乙炔工作压力严禁超过0.147Mpa。

9、短距离移动乙炔瓶时,可将乙炔瓶稍为倾斜,用手来移动,要移动到另外的场所,应使用橡皮轮胎的手推车来运输。

氧气乙炔瓶严禁在地面上滚动。

10、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存量不得超过5瓶;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在现场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墙隔成单独的储存间。

胶管安全:
气焊与气割操作时乙炔或氧气胶管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1)胶管里已形成了乙炔与氧气或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
(2)由于回火而引起;
(3)由于磨损、挤压硬伤、腐蚀或保管维护不善,致使胶管老化、
强度降低或漏气;
(4)制造质量不符合安全要求。

(5)氧气胶管沾有油脂或因高速气流产生的静电火花等
安全事项:
1、注意维护,保持胶管的清洁和不受损坏,例如避免阳光照射,雨雪浸淋、防止与酸、碱、油类及其它有机溶剂等影响胶管质量的物质接触,如果由于保存和使用时维护不善.或胶管使用日久老化脆硬。

这些胶管内的硫磺质被分解出来,常常会因此引起回火爆炸事故。

2、在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外界挤压和机械损伤,不得将管身折叠。

3、氧气和乙炔胶管不得混用和代用,不得用氧气吹除乙炔胶管的堵塞物,同时,应随时检查和消焊割炬的漏气堵塞等缺陷。

防止在胶管内形成氧气和乙炔的混合物。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氧气胶管为红色,乙炔胶管为黑色(和以前的标准及国际标准不同),胶管允许的工作压力为1.5Mpa和0.3Mpa。

4、如果发生回火倒燃进入氧气胶管的现象,则不可继续使用,必须换新。

因为回火常常将胶管内胶层烧坏,压缩纯氧又是强烈氧化剂.若再继续使用必将失去原来正常的安全性。

5、气割操作需要较大的氧气输出量,因此与氧气表高压端连接的气瓶阀门应全打开便保证提供足够的流量和稳定的压力。

防止低压表虽已表示工作压力.但使用时压力突然下降。

此时容易发生回火,并有可能倒燃进人氧气胶管而引起爆炸。

焊割炬使用安全要求:
1、焊炬点火前必须先检验其射吸性能和气密性,检验合格才能点火。

2、点火时宜先开启乙炔调节手轮,点燃乙炔并立即开启氧气调节手轮,调节所需火焰。

3、关火时应先关乙炔调节手轮,后关氧气调节手轮,以防止火焰倒袭和产生黑烟。

4、焊炬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发生回火。

引起回火的主要原因有:①由于溶比金属飞溅物、炭质微粒及乙炔的杂质等堵塞焊嘴或
气体通道;②焊嘴过热,混合气受热膨胀,压力增高,流动阻力增大。

焊嘴温度超过400摄氏度时.部分混合气即在焊嘴内自燃;③焊嘴过分接近熔融金属,焊嘴喷孔附近的压力增大,混合气流出不畅。

5、胶管受压,阻塞或打折等,致使气体压力降低等。

以上各种原因造成混合气流速低于燃烧速度而产生回火。

6、如果操作中发生回火,应急速关闭乙炔和氧气调节手轮。

待回火熄灭后,将焊嘴放入水中冷却,然后打开氧气吹除焊炬内的烟灰,再重新点火。

7、焊炬各连接部位、气体通道及气阀等处均不得沾染油脂。

8、焊炬停止使用后,严禁将焊炬,胶管和气源作永久性连接。

9、在开始切割前,工作表面的锈皮、铁屑和油水污物等加以清理。

在水泥地路面上切割时应垫高工件,防止锈皮和水泥地面曝溅伤人。

上述焊炬使用的安全要求,也适用于割炬。

焊割炬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
原因
排除方法
开关处漏气或焊嘴漏气
1、压紧螺帽松动或垫圈损坏
2、焊嘴未拧紧
更换
拧紧
焊嘴扩大成椭圆形
1、使用过久
用手锤轻敲焊嘴尖部,使孔径缩小后,再用钻头钻孔
2、焊嘴磨损
3、使用通针不当
焊枪发热
1、焊时间过长
浸入冷水后,打开氧气,吹净积物
2、焊嘴离工件太近
火争调节不大,乙炔压力过低
1、胶管被压或者堵塞
吹洗胶管急焊炬,修理乙炔开关
2、焊炬堵塞
3、手轮打滑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