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产品异常原因分析说明
2.目前较为国际统一做法是用重量做拉力测试初黏力 (测试方式与剖离力同,不同处在于剖离力测试黏贴钢 板后静置20分钟,初黏力黏贴钢板后不做静置,直接做 测试) (三)保持力: 一般又称吊挂测试,主要测试方式可分常温25±2℃ 和高温80-120℃测试,测试方式以测试的胶黏品头 尾两端黏贴302钢板面积各为1*1吋,中间未黏贴部 分150mm,下端吊挂1kg砝码,以胶黏产品与鋼板分 离,或是胶黏产品在一定时间内(24Hor48H)胶黏产 品与原贴于钢板位移的巨离
原因:1.生产时胶水槽内胶水量呼高呼低 2.胶水槽两侧档板过松 3.底材.原材破损调整档胶板宽度 4.收卷張力過大造成擠壓
判别:1.整幅卷料两侧离型纸部分有明显胶 黏(溢胶) 2.切捲後兩側邊會有微黏產生及拉膠 現象
3.从面料两侧可发现胶边线弯曲不平 (上胶宽度不足)
五.离型膜(纸)不良:
原因: 1.膜(纸)在做上离型剂涂层加工中,涂层涓目 轮(网目轮)有粘黏脏污在轮上或是目轮上缝 隙不够深 2.离型剂槽内离型剂的量偏少 3.离型力过重或是离型过轻 4.PE流延(淋膜)厚度,耐温不足在经烘箱时产 生起泡现象,(离型纸) 5.离型纸在烘箱时间过久产生纸脆化,或含水 量过多影响离型纸软化(单塑单硅)
产生胶丝现象(此称离型过重)
4.离型膜(纸)在复卷冲型过程中或暂停时,会
发现两侧有面材与离型膜(纸)分开,若机台暂
胶丝
时停止时会发现从两侧分开不分会一直往中
间分开,有如折痕现象(此为离型过轻,或是面
材贴合时张力过大产生收缩
离型过轻两侧空气进入
离型过轻两侧空气进入
六.产品厚薄不均:
原因:1.原材料(面材)本身
判别:1.离型膜(纸)无法与胶黏剂分离或分离时会 有断裂现象, 一部分残留于胶黏剂上(此通称 离型不良或局部性离型 不良) 2.离型膜(纸)能与胶黏剂分开,但在分开过程 时会发现到胶黏剂有表面有类似于气泡破裂 或是凸点现象(此通称点状离型不良)
黑胶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离型不良 膠面氣泡凸點
3.离型膜(纸)在与胶黏剂分离时,胶黏剂会有
一.刮痕:
(一)基材刮痕:原料(金属薄膜,塑料薄膜,布,纸) 原因:1.原料本身就有
2.加工生产时造成 判别:1.原料问题:刮痕长度直线解长度很长
2.加工造成:刮痕会是间断现象,且刮痕 长度和间段距离会一致很平均(导轮关 系)
(二)胶面刮痕:
原因:1.底材(离型纸离型膜) 2.加工时造成(涂胶,烘箱,)
判别:1.底材问题:在胶面刮痕上会呈现透亮平滑感, 但外观 会有凸起或凹陷现象(有如像印子) 2.加工造成:呈现情况为直线一条或是横线,仔 细看会有粗造和陷下去现象加工造成刮线可 分:停机线,导轮线,烘箱不清洁造成膠面刮痕. 胶面刮痕
胶面停机刮痕 膠面刮線
二.折痕(壓痕):
原因:1.原材料本身,原材料厚薄不均(包风,侧边折痕) 2.生产加工张力收放不均 3.生产加工时底材与面材在贴合时未对齐折痕 以贴合轮前折痕为死折(胶面黏住压痕),贴合轮后为活折(印子痕)
2.胶水厚度
判别:1.整幅宽(整支)胶黏卷料在左右两侧会有明显松紧不
同现象
2.以溶剂将胶黏剂擦拭干净测量厚度
七.胶黏物性不合要求:
(一)剖离力: 常规测法以302不锈钢板(表面不能刮花,半年或一年 更换)测试,180度平行拉拔,(贴合不同材质上做测试 会有不同剖离力道) (二)初黏力: 两种测试方式: 1.滚球测试(共有32颗或是16颗大中小钢球),与拉力机 测试,滚球测试较计算单位较为繁琐有一定号球换算 力较计算单位较为繁琐有一定号球换算力度重量
规则性压痕
复卷折痕
侧边破损 原材折痕
三.面材.胶面气泡.脏污.氧化
原因:1.胶水调配时搅拌时产生 2.涂胶量.速度和温度不搭配 3.烘箱内有灰尘 4.贴合区环境不洁 5.静电因素
判别:1.从气泡大小,长度及分布情况 2.脏污体积及分布方式 3.脏污黑点是否在离型膜(纸)
氧化
脏污
气泡
四.胶面宽度不足(无胶)或过宽(两侧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