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小组教材编写总结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大变革,给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是给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鉴于此,我们专业已组织编写适应社会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
现将校本教材编写情况总结如下:
一、校本教材编写的背景
我省部分本科院校对中职学校的开通,为中职学生的发展规划了一个更美好的前景,但普通高中学生参加春季高考的政策也给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挑战。
学前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面对的形势更加严峻。
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出台政策计划几年内将幼儿教师纳入正式编制;我省规定幼儿教师的报考资格是必须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以上全日制毕业文凭及幼儿教师资格证。
获取大学毕业证书是学前专业的学生成为幼儿教师的必备条件整个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导致家长、教师、社会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
学习成绩偏低的中职生,受片面评价的影响,普遍自我评价偏低,由此衍生了诸多消极情绪。
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不止知识量少,而且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情绪普遍存在。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情况
我们专业已经编写专业校本教材: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
教材的编写的主要依据是学前教育的师资要求,教学大纲,春季高考考试纲要,中职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教材的编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在求知、思索、发现、获得过程中积极情绪的体验,注重学生自身兴趣、能力、情绪的发展。
教材的突出特点是:①挖掘一切教育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材不仅仅包括知识教学,更包括训练学生将幼教理论与幼儿教育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自身发展的习惯的内容。
②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教材符合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师资的要求,且重视学生实际。
三、校本教材的使用效果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与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校本教材是适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并遵循其认知发展规律的教材。
教学内容能为学生所接受并切实学有所获,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认知能力。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校本教材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所任学科的知识,同时还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掌握与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相关的学科理论及其潜在教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3、丰富了教材内容,改变了教材单一的现状。
改变了我专业长期以来单一使用规定教材的现状,丰富了教材内容。
校本教材包括专业知识、知识应用、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等内容,函盖的知识面广,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校本教材的后序
1、继续调研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探究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2、继续研究挖掘各专业课的潜在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继续研究如何帮助中职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继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