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坡施工方案

护坡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准备 (1)
四、施工部署 (2)
五、施工工艺 (5)
(一)、施工工艺流程 (5)
(二)、河堤施工方案 (5)
(三)路基边坡拱形骨架防护施工工艺 (12)
六、质量保证措施 (15)
七、工期保证措施 (19)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20)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1)
(一)土石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1)
(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24)
十、环境保护措施 (30)
十一、成品保护措施 (31)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落输油管道自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使用至今已21年,中洛管道241#桩与引黄入温水渠交叉处(岳村乡五里村),通过涵洞桥穿越水渠,两侧护坡由于年久失修,特别是西侧护坡由于地势较低,长年雨水冲刷,现在已面临垮塌的危险,如图: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设计图及有关设计文件
2、《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01-90
5、《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03-90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02-2002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三、施工准备
1、认真复核施工图纸,并做好复核记录,对图纸中的问题及时与监理、设计及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尽快处理。

2、进行中线测量及断面测量、计算、复核工程数量。

3、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进行测量放样,埋置好各标石、标架。

4、由试验室负责进行料场材料试验,检测材料的各项物理指标。

由试验室、材料室以及技术人员对料场储量进行核实,确定开采及调运方案,要求料场储量(包括借料场)超过填料量的1.5倍。

5、根据工程特点组织人员、机械进场,联系好用水,用电等事宜,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6、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填料(砂砾及外购土可以分次完成),在试验段中选择两个相邻的试验小块,铺填材料(土质)、天然含水量、厚度均相同的填料,并在另两个试验小块中铺填材料(土质)、厚度相同,含水量分别较天然含水量较高及较低的填料,铺筑厚度为30cm。

7、按照规范的施工操作要求,碾压一定遍数后,相应的在每个小块上取样,做密度试验,取样方法采用环刀法或灌水、灌砂法。

8、机械准备
四、施工部署
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为防护工程,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工程的使用年限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我公司将选择最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和职工、最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完成任务。

在现场组成项目部,对工程进行直接指挥,公司各职能部门定期深入
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主要管理人员均需住宿在工地,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确保在有限工期内顺利完工。

2、人员、设备的配置
(1)施工人员配备计划
公司总部和现场之间是上下级关系,本工程配备的人员是本公司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骨干人员,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一名。

下设工程技术室、材料设备室。

1)项目经理:常驻工地全权代表本公司履行合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对工程全权负责,对人员、设备、材料有调配使用权,对工程质量有一票否决权,对项目经理部财务有调配管理权。

2)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主持项目全面工作。

3)技术负责人:主持全段的技术管理工作。

4)工程技术室: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领导下主管全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工程内业、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测量、施工进度控制、统计报表,中间交工验收与内业监督、竣工资料归档整理等全段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工作。

5)材料设备室: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管全段机具、设备、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和采购供应、机料会计业务、编制机料统计报表、设备管理、维修等工作。

6)质检员:图纸、设计文件、变更文件、监理来文、公司来文、甲方来文、外单位来文的收集、整理、编号;各种质检资料的收集、汇编、分类(要求签字要完好);试验、检验设备的标定(台称、卡尺、电子称、测量仪器等);建立各种检验设备的台账、证书、编号、并落实专人使用、保管、养护;各种材料的材质证明、数量、批号、型号、用于何种部位、以及加工生产是否合格等各种资料(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各种砼配合比整理和试件的强度统计、整理并编号;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发现不合格品的纠正记录;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记录。

7)施工员:认真落实各项工程管理规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好生产进
度;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认真执行特殊工程作业指导书,及时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及图纸要求向班组作书面技术、安全交底,必要时还应进行样板交底;切实抓好工序管理,严格执行工艺制度;组织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和隐蔽工程验收;参加质量事故调查分析会,按照各方面规定做好《施工日志》记录。

8)材料员:材料的组织供应,进场物资的验收与检验;对各供应商的考核,以及评价上报;对项目部确定的供应商提供供货(鉴定合同、以及供货质量表);填写材料计划表,以及供应计划;填写各种验收单,并检验其质量、数量、编号,作好标识;库房内的各种材料要分类堆码,并作好标识(标签);做好周报、月报、旬报、年内报表,上报项目经理。

9)测量员: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放点、放线,做到计算准确,操作无误,并且随时复核,保证工程的位置、形体满足设计要求。

10)安全员:参加编制安全措施计划,指导施工班组开展安全施工;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做好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人员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他们按期实现;经常对施工现场、工棚等的安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问题;做好安全日志的记录,对现场安全工作负全责,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1)试验员:熟悉所从事的检验、试验工作,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试验细则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做好并提供各种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对出具文字报告和记录负责;参加全面质量活动,运用统计技术验证工序能力、质量特性;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技术部门,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记录。

项目施工组织
五、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围堰施工→排水、河底清淤→河堤断面开挖→基坑验槽→基础模板→基础砼→基础回填→护坡砌筑→人行道施工→栏杆施工→围堰拆除→河道清理
(二)、河堤施工方案
1、围堰施工
1.1 测量放线
做好控制桩准确定出河堤边线,直线段20m一个中心桩,曲线段10m一个中心桩,主要桩设护桩。

每100m设一个临时水准点。

1.2围堰
a、本围堰施工需施工河道上下游两端,按测设的横断面,确定围堰的准确位置。

b、本标段围堰采用双层编织袋围堰,双层编织袋之间用黄粘土填筑密实。

c、围堰施工要点:
①清淤:为减小围堰渗漏,进场后,先清除河底淤泥、砂层。

②按要求位置打入河底钢管两根,顶部用钢管、扣件连接形成一组,
③编织袋装土量为袋容量的1/3~1/2,袋口用细铁丝缝合。

堆码在水中的土袋,其上下层应相互错缝,尽量堆码密实整齐。

在水中可用一对带钩子的杆钩送到位,必要时可由潜水配合进行,并整理坡脚。

④双层编织袋之间用黄粘土填筑密实
d、围堰防水
为保证围堰的防水:围堰底部必须嵌入基底;筑堰前应将堰底河床上的树根、石块、杂物等清除,尤其是嵌入部份必须清底;草袋码放平整要错缝,纵横向压茬1/3;
2、施工排水
河堤基础开挖排水采用明排,沿基础方向开挖排水沟,将地下水引至集水坑集中。

集水坑间隔50m设置一口,用抽水设备排除。

开挖过程中,排水沟应先行施工,保持沟底低于基槽底,施工中应随时排水,保证基底底部干燥。

集水井可用竹笆防护,防止泥砂杂物堵塞水泵及水口。

抽水时专人负责,保证不淤不堵,及时将水排出。

3、河道清淤
河道清淤采用挖掘机挖淤泥,自卸汽车运输。

挖出的淤泥,在本段范围内,就地设置一块低洼地带进行集中堆放,待自然蒸发大部分水分后,再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软弱地基路段施工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及特殊路基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工程,避免水对软弱地基路基的侵蚀。

施工要点如下:
3.1、鉴于软弱地基具有胀缩性、遇水崩解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易风化性、强度衰减性等,因此,软弱地基施工除考虑自身特性外,还应特别重视其周围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防止病害产生。

3.2、软弱地基边坡防护,一是为了预防含水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边坡变形破坏,二是对于产生变形破坏的边坡进行治理。

因此,边坡防护措施的选择,应针对软弱地基的工程特性,结合路堑边坡稳定的必要条件,满足如下防护原则:
(1)保持边坡土体天然含水量状态的相对稳定,应防止地面水与地下水渗入路堑边坡。

(2)保持边坡土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应防止土体的风化作用。

(3)保持边坡土体足够的强度,应防止土体强度衰减。

(4)边坡土体分布有强软弱地基夹层,应防止防护滑动产生。

(5)防护工程应能适应边坡软弱地基体可能产生的膨胀变形与膨胀离而不遭破坏。

4、土石方施工
基槽开挖前应先拆除原有废弃的护岸材料,清除淤泥、树兜和生活垃圾。

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在充分考虑开挖与护坡及绿化带施工进度相匹配,尽量避免开挖进度过快。

(1)复核及加密控制点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

合格后,根据河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