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主题方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主题方案设计
第三周:
1.春天(语言)2.做气象记录(科学)
3.野营带什么(综合)4.关于野营的问题(综合)
5.去野营(综合)6.歌唱春天(音乐)
7.春天来到我们班(综合)7.认识时钟(数学)
五.区域活动和游戏:
生活区:提供毛线,棉线,能用交叉打结的方法编制捕捉昆虫的网。
阅读区:1.提供纸,笔,以及诗歌《春天》的图标,朗读儿歌并学习自画图标仿编诗歌。
三.环境与资源,家长工作:
1.引导幼儿观察春季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天气的变化,组织幼儿进行移栽种植等活动,饲养小蝌蚪和蚕。
2.随着幼儿认识内容的扩展,不断调整和丰富自然角的内容,如:做发芽实验,与幼儿共同收集春季的蔬菜(或野菜),贴上标签放置在自然角;陈列一些蜻蜓,蝴蝶与花的标本,提供放大镜供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我们顺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郊游活动,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幼儿有一定的独立性,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卫生,能热情主动,有礼貌地与接触到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幼儿能够主动寻找,发现,探索春天,积极与老师和同伴讨论交流,体验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相信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一定能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发现春天的秘密.
《我们在春天里》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又如期而至,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等,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的,它静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可是总躲不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告诉我他们的发现时,我们开始了<我们在春天里>的主题活动。
2.收集种植的种子,提供棉花,小盆子等材料做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
3.提供温度计,连续观察,记录两个月的气象记录,发现春季气温变化的规律.
建构区:提供积木,自制的花草,装饰物,胶粒等,用装饰的方法搭造小亭子的屋顶,并能用辅助物进行装饰,表现春天的公园景象.
小舞台:提供纱巾,报纸,塑料薄膜等材料,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装饰,扮演昆虫,进行昆虫大联欢.
2.自制“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相互欣赏阅读。
美工区:1.用油泥,皱纸,树枝,颜料,线,胶水,彩笔等自由表现对春天的认识,如:用树枝等制作春天的花,树,用对称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提供大幅铅画纸画纸,引导:1.提供蜻蜓,蝴蝶的标本,放大镜等,学习用放大镜细致地观察昆虫标本。
六.主题活动小结与反思:
在春天主题活动中我们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幼儿尝试着运用各种感官充分的感知春天的基本特征,而且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表达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能够兴致很高的收集种子,参与种植管理自然角的活动,积极把春天带到我们班,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学会了用绘画等方式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季节的变换与动植物和人们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感知和发现春季气温,人们的活动,生物生长的变化等,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学习用简图等方式记录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现象。
3.积极参加郊游,种植活动,会用多种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情感,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等能力。
4.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动,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四.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
1.春天可以干什么(综合)1.春天在哪里(音乐)
2桃树下的小白兔(语言)2.学做观察记录(综合)
3.柳树姑娘(音乐)3.春种忙(体育)
4.挖野菜(科学)4.制作风筝(美术)
5.野菜品尝会(综合)5.远足(综合)
6.预防感冒(健康)6.小蝌蚪找妈妈(语言)
7.准备去远足(综合)7.测量远近(数学)
3.提供布,针,橡皮泥等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有关“春天”的小制作,让幼儿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充分利用周边社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野营远足,春游等活动,并请家长记录幼儿叙述的活动场面。
5.更换“家长园地”的内容,介绍本主题活动目标,内容配合事项,如:带幼儿踏青,挖野菜,在家中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并进行观察和管理;请家长加强幼儿的生活处理能力的培养,为野营活动做好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