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洛阳市中考复习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洛阳市中考复习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洛阳市中考复习一模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32分,选择题每题4分,填空题每空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嫩芽(nèn)酬和(hé)人声鼎沸(dǐng)B.精致(zhì)和煦(xù)囊萤映雪(yíng)C.籍贯(jí)妖娆(ráo)微不足道(dào)D.宽恕(shù)伦理(lún)迫不急待(j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煦葱茏杜绢花B.雄姿膘悍千里马C.静谧璀灿萤火虫D.澄澈空灵水墨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科学推进,统筹谋划。

B.中国乒乓球男队第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实现了“九连冠”的壮举。

C.中美经贸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需求促成的。

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曰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6.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句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A.③⑤①②④B.③⑤①④②C.⑤③①②④D.⑤③①④②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8.(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论语?学而》(2)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

(杜甫《登楼》)(3)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二、阅读理解(33分)(一)综合实践(10分)少年正是读书时,郴州市某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你所在的九(一)班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9班委会向同学们征集宣传语,才思敏捷的你写下了这样一条。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老师要求汇报形式灵活多样,聪慧的你参照“示例”设计了这样三种。

(3分)示例:“读”三国,朗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

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主持人在认真准备开场白,热心肠的你替他拟写了这样一段。

(4分)(二)现代文(16分)父爱有多坚硬①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②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

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

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

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

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③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

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

”他不情愿地答应了。

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

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④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

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

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

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

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

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

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

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

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

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

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

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

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

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

⑤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

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

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

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

父亲又将电钻夺了过去,只是安排他用铲子清理碎裂的砂石。

阳光火焰般包围了他,有液体顺着他的脸颊滑过,涩涩的,咸咸的。

_⑥当晚,他辗转难眠,起身去卫生间时,听到父母房里有细碎的说话声。

他贴耳过去。

“以后不要儿子陪我出工了啊,他是拿笔杆子的料,哪做得来粗活。

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

能将他供上大学,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那是父亲的声音,低沉而苍老,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

他想起了5岁时,父亲将他顶在肩头去看露天电影。

人群密密匝匝挡住了父亲的视线,而他看得兴起;小学考试,他得了双百,父亲竟喝得满面通红;为了给他筹借高中的学费,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却陪笑脸跟人说尽了好话……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让他喉头发涩。

⑦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

虽然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却真挚朴实,无声地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让他也慢慢变成了如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2.阅读③-⑦段,填写下表。

(3分)记叙顺序情节第⑥段运用了(1)_______的记叙顺序。

“他”不情愿地答应陪父亲去扩建排水口。

(2)(3)“他”在父爱的浸润下,慢慢成为坚硬的男子。

13.请结合本文,举一例简要分析前后照应的作用。

(2分)14.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结合内容及主旨说说你的理由。

(3分)15.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

(4分)(1)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第⑤段画波浪线句中的“液体”一词换为“汗水“好不好?为什么?16.分析“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的原因,生活中也会有触动你情思让你成长的事例,请选取其中的一个事例并写出触动的原因及感受。

(4分)(三)文言文(7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

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①布:颁布,公布。

②於:同“于”。

③卒:终于。

④嗣:继承。

⑤刑:处罚。

⑥傅:老师。

⑦黥:即墨刑。

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秦民大说说:一②有一人徙之之: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18.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_,甲文中的“____”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

(2分)19.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分)三、作文(55分)20.请以“父爱如山”为题作文,要求:1.书写工整,段落分明;2.详略得当,中心突出;3.能做到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答案】1.B2.D3.A4.B5.C6.B7.A8.(1)为人谋而不忠乎(2)玉垒浮云变古今(3)沙鸥翔集(4)梦回吹角连营9.品读百家经典,品悟百味人生。

10.示例:①演水浒,体验《水浒》中的英雄情结②讲西游,诉说《西游记》中的奇幻经历③阅红楼,吟诵《红楼梦》中的绚丽诗歌。

11.示例:璀璨的文学星河,孕育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空虚冰冷的心得到慰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味文学经典的清新与淡雅,一同亲近经典,赏析经典。

现在我宣布,外国文学名著交流会,正式开始。

12.(1)插叙(2)他看父亲在烈日下清理垃圾;(3)他拿起电钻帮助父亲扩大排水口13.前后照应在本文有多处运用。

最主要的是文章第②段写父亲对“他”的严厉管教,在第⑥段用“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

”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贯通;然后又在结尾用“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照应,,既呼应了文章的题目,又增强文章的严谨性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4.主人公是“他”。

本文主要通过一次帮助父亲出门维修干活的事来反映“他”的成长历程,“他”由一个不理解解父亲的人变成了理解父亲的艰辛和理解了父爱的人,他也变成了像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所以说文章的主人公是“他”。

15.(1)划线句子,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对父亲的描写,表现父亲在工作时的艰难和天热所带来的不适与痛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