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超声诊断幻灯片
斜向面扫查,在腹股沟管上方 平行于腹股沟韧带,显示髂外 动脉(A)和髂外静脉(V)与
12
• 二、超声如何鉴别腹股沟疝的 类型
• 疝的类型主要取决于疝囊颈的位 置
• 1、直疝的疝囊颈位于海氏三角 内
• 如右图男,40岁,左侧腹股沟直
疝。矢状位扫查。左侧为内侧。
(A)屏气增加腹压之前所示的
腹壁下动脉(弯箭头)和腹膜脂
• 腹直肌外侧缘(Rect),腹 壁下动脉(直箭头),腹股 沟韧带内侧(箭头)所界定 的海氏三角(H)。腹股沟 韧带起源于髂前上脊(S) 并插入耻骨结节(T)。缩 写:F,股管;Ram,耻骨 上支,弯箭头所示之处为腹 股沟管深环的开口。
10
• 2、超声图像上腹股沟区 解剖
• 腹壁下动脉很容被超声所 识别,在大多数患者可触 及的耻骨结节也可以被超 声所识别。腹壁下动脉位 于腹直肌的外缘,并进入 其深面。如下图在腹直肌 外侧缘(R)矢状位图像, 此处腹壁下动脉和静脉 (箭头所示)刚好穿越半 月线。左面为内侧。缩写: F,腹斜肌群。
7
• 实际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上述疾病共有的基本特点是:非 可复性肿块,肿块上界不进入外环或内环,无“疝柄”,亦无 咳嗽冲击感。
•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彩超检 查依据肿块内容物、动态变化、血管,与周围组织、腹壁下动 脉及精索、阴囊的关系,确定或排除疝的诊断。腹股沟疝、股 疝及直疝的声像图表现可归纳为;疝囊内容物为肠管呈多层中 强回声,肠壁有多条彩色血流,腔内气泡为动态点状强回声。
8
超声篇
•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 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腹部最常见的疝是腹股沟疝。 超声检查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上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今天我们 来了解一下腹股沟区的超声解剖结构以及如何鉴别腹股沟疝的类 型。
9
• 一、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
• 1、从腹腔内所见右侧腹股 沟解剖
• 2、病史长的患者,腹股沟区肿块逐渐增大,有可能进入阴囊。 平卧或手法还纳后肿物消失,有的不能还纳成为难复性疝。
• 3、如果腹股沟区疼痛伴有急腹症表现,平卧或手法还纳,肿物
不消失,则发生嵌顿,尤其注意急腹症时注意询问病史及腹股沟 区查体。
• 4、对于不能确定的腹股沟区肿物,采用B型超声波检查、CT检查、 腹膜造影以明确诊断。
后腹股沟区肿块逐渐增大,有可能进入阴囊。平卧或手法还纳后肿物 消失。
• 3)、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腹股沟区疼痛,平卧或手法还纳,肿物不消失, 则发生嵌顿。
• 2、体征
• 1)、腹股沟区可触及肿物,早期肿物较小,在肿物处患者咳嗽可触及 冲击感。
• 2)、当肿物较大时,可手法还纳。
4
• 3、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一般情况无特异性表现。 • 2)、B型超声波检查:腹股沟区可探及疝囊及疝内容物,伴有交通
• 综上所述是关于疝气的诊断鉴别方法,希望对于大家认识该疾病
有帮助。
6
三、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的诊断
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一般结合腹股沟区的解剖特点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腹股 沟斜疝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必须与腹股沟直疝作鉴别诊断,腹股沟斜疝在很多 方面都是与直疝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病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14
• 3、股疝的疝囊颈位于腹股 沟韧带尾侧股静脉的内侧
• 图 35岁,男性,右侧股疝 (H),股静脉(V)后内 侧壁变形(直箭头)。超 声探头在轴位平面腹股沟 韧带尾部。弯箭头所指为 耻骨上支。右侧为内侧。
性鞘膜积液可见积液。 • 3)、CT检查:腹股沟区可见疝囊及疝内容物,伴有交通性鞘膜积
液可见积液。 • 4)、腹膜造影:对于较小的疝或隐匿性疝,腹膜造影腹股沟区可
见疝囊和或疝内容物。
5
二、诊断要点
• 1、 病史中有,最早的表现是腹股沟区坠胀感、伴以该区时隐时
现的肿块。肿块的特点是站立增大时肿块出现,平卧或手法还纳 后肿物消失。
11
• 腹壁下动脉起源于髂外动脉, 起源部位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前 面,并在此跨越腹股沟韧带。 这一解剖点很重要,就在其起 始点的远端即是跨越髂外动脉/ 股动脉的腹股沟韧带。如将探 头放于腹壁下动脉与耻骨结节 连线上成像,可以显示构成海 氏三角下缘的腹股沟韧带的内 侧部分。腹股沟韧带显示致密 纤维样狭窄线性结构。 如下图
疝突出途径: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 不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 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疝环: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的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发生时,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者精索是在疝囊的前 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斜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的疝囊颈 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2
• 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 为腹股沟疝,是各种疝中最常 见的类型。腹股沟疝有直疝和 斜疝之分。直疝从直疝三角突 出。斜疝是从腹股沟管突出。
3
一、诊断
• 1、 临床表现
• 1)、最早的表现是腹股沟区坠胀感、伴以该区时隐时现的肿块。肿块 的特点是腹压增大时肿块出现,平卧或手法还纳后肿物消失。2)、之
腹股沟疝超声诊断
1
引言
• 腹股沟疝是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是各种疝中的最常见类型。 腹股沟疝通常可分为斜疝、直疝、股疝。斜疝最常见,约占腹股 沟疝的95%。男性患腹股沟疝多于女性,但股疝多发生于女性。一 般来说,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可以明确诊断。但有一些病人症状 不典型,另有一些其他腹股沟肿物酷似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因此 需要影像学检查。超声因其实时、无创、可重复已经成为首选方 法,广泛用于诊断腹股沟疝。1975年Spangen首次报道应用超声诊 断疝案例。
肪纹(直箭头)。(B)屏气增
加腹压,可见直疝(直箭头),
变性的腹膜反折,伴有朝向探头
方向的运动。疝位于腹壁下动脉
13
• 2、腹股沟斜疝的疝囊 颈位于腹壁下动脉的 外侧腹股沟韧带头侧 腹股沟管深环
• 30岁,男性,腹股沟 斜疝进入内侧腹股沟 管(H)。耻骨结节 (T),腹股沟浅环的 标志,此标志在检查 时可以用于判断疝的 程度。超声探头平行 于腹股沟管,内侧腹 股沟管图像。右侧为 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