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希波克拉底誓言(之一)
我志竭尽忠诚与誓约、履行义务,尊敬我师如同父 母,祸福与共。如有需要,所有器物必与之分享。视其 子孙如同胞,彼等若有志于习医,我将不计报酬与条件 传授之。我子,我师之子,凡注册于学籍,依据医生规 约宣誓者,皆予授课,讲解及其他全部教习,而决不传 授其他任何人。
希波克拉底誓言(之二)
第三个团队是由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
的希波克拉底及其弟子所组成,是公元前
古典文明期西方医学的代表。主要贡献有:
1)希波克拉底医学体系具有朴素的整体观
念,除了药物治疗外,他坚持良好的环境
和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良方。
希波克拉底
约公元前460年—370年
2)由其弟子收集整理编撰而成 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是集大 成的希腊古典医学成就。特别 是《希波克拉底誓言》,2000 多年来一直被医学界视为道德 之规范。
第一个团队是泰勒斯和他徒弟阿那克西 曼德及阿那克西曼德的徒弟阿那克西美这 三代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完全靠积累和 总结宇宙现象,将宇宙的组成、地球的组 成与生命的起源联系起来。这种观察和思 维方式启发了很多科学家。(泰勒斯著名 的“坐坑观天”的故事)
泰勒斯
约公元前624-546年
第二个团队是由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及其学生的组 成。柏拉图是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古代的生命科 学家。他做出了很多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 一所学校。
第一阶段 远古时代(公元前170万年-2070年)
只有医术,但并未形成医学。 看病主要靠算命、占卜、巫术等方式。 但当时有像断肢固定,脱臼复位等外伤包扎医术。
第二阶段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300年的1300年
首先是西方世界,主要以希腊与罗马为主, 开始了对生命科学的广泛研究。 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以下四位及其团队: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年—322年
柏拉图
公元129年—199年
亚里士多德有许多重大贡献,包括植物学、动物分 类学、遗传学、哲学等。他提出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对医学极为重要!
人最初是怎么来的?
(50年前,人类精子细胞数量计数大约在6000万个/mL,现在正 常成年男子大约为2000万个/mL,当精子数目少于1000万个/m L时, 表现为不育。那么,50年后,人类有性生殖如何发展,100年后, 1000年后又会在哪里?)
古代中国的生命科学主要是中医 学, 但中医学究竟源于何处,至今 仍无从考究……
在这漫长的1300年间,中医药界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与 医学有关的人和事。
值得记住的代表人物与重要事件也很多,作为中国的 医务工作者,必须熟知这一时期出现的三本书与三个人 (早期阶段)。
三本书: 基础医学首推《黄帝内经》 临床医学首推《伤寒杂病论》 药学首推《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好的古典医学书籍,其理论 体系基础与现代西医截然不同。它提倡的主要观点: 其一是整体医学。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提倡阴阳 平衡,平衡即为健康;其二是讲五脏六腑,五脏为 心、肝、脾、肺、肾,六腑含胆、胃、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
《伤寒杂病论》强调的是望、闻、问、切。 提倡辩证论治,不同的病处以不同的药,同一种 病也可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是继《黄帝内经》后 又一部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则记载了365 味药,分为上药120种,中药120种,下药125种。 上药补,下药大攻,中药既补又攻,它讲究的是 用药配伍。
他一生悬壶济世,成功地用茵陈蒿 治疗黄疸病(肝病),遗憾的是未 能留下可供考究的文字论著。但有 他留下了两样瑰宝,一个是五禽戏, 另一个是麻沸散(早于西方现代医 学的麻醉药物数百年)
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中晚期出现的 医学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及众多医学学说 可谓之百花争鸣,但我们起码要记住以 下三本书和三个人。
济世医学几千年 风雨兼程进与退
南华大学医学人文教研室
一、医学起源与发展 二、扬弃传统医学,创新现代医学 三、思考与启迪
一、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古人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 近道矣。”又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为了学习方便,粗略地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远古时代 第二阶段: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300年,共1300年(可分 为早期和中晚期) 第三阶段: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共1000年 第四阶段: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共300年 第五阶段:公元17世纪至现在,约400年
第一位是王叔和,他有两大贡献: 一是他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完整 地传了下来(《伤寒论》);二是他编 著了《脉经》。
第二位是孙思邈 ,他提倡“大 医精诚”的态度,他高寿达100 多岁,著有《千金要方》。
第三位是苏敏,药学家,著有中国第一部同时也 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比西方早了800年)。
第三阶段 公元4世纪到13世纪的1000年
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政治腐朽,社会动荡不 安,伴随宗教势力兴起、神学流行占据统治地位, 科学发展前景岌岌可危,因此此阶段西方生命科 学的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科技发达,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渐步入鼎盛时期,此时期 的中医学达到了世界的顶峰。如果拿《黄帝内经》 和希波克拉底比较,拿张仲景和盖伦比较,是远 远不在同一水平的,因此出现了当时的东明西暗 的局面。
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早期需要记住的三个人: 第一位是张仲景(医圣):
① 编著的《伤寒杂病论》至今仍为经典; 清代名医张志聪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 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 医。” ②“白虎汤”方剂; ③ 对“非典”的治疗作用。
第二位是扁鹊:
编著了《扁鹊内经》 《扁鹊外经》
第三位是华佗:
……我愿意近余之能力与诊断力所及,遵守为 病家谋利益之信条,……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 贵人或奴婢,我唯一之目的,为病家谋幸福……。 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学 无上光荣。
第四个团队是以盖伦为首的团队:盖伦从事解剖学、 实验生理学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就。他熟知希波克拉底医 学体系,并从13岁开始著书(部分医学史学家认为其所 著医学类书籍多达500多部)。他的理论与发现统治了 医学包括生命科学长达1000多年,后人将其作为对错判 定标准,因此,盖伦代表的是罗马医学的最高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