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题(附答案)

普通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题(附答案)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1)人改造自然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前提。

实践决定认识。

在本材料中,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用,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合理说法的提出充分证明了认识和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正确的。

(3)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提出正是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4)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具有相对性。

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退路。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在本题中,体现了如下矛盾分析方法。

(1)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方法论。

在材料中,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再采用粗放型处理方法,要变废为宝,没有退路就必须多想出路,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2)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这是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

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

在本题中,对于旧的垃圾处理方法向新的方法转变,正是应用了这一方法论。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这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针对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把握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的性质进行处理和解决。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采用的解决方法也不同,新的绿色垃圾处理方法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切忌一刀切。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垃圾问题是人类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规律,尊重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华佗):(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6分) ------------------------------------------------------ 1)①材料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即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的对立表现在:现象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本质必须借助人的思维才能认识。

二者的同一表现在他们互相依存,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在本题中,两个病患的症状表现的基本相似为现象,但是病因不同才是事物的本质,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②材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在本题中华佗看到了病症和病因的联系,成功地寻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法。

③材料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虽然二人症状相同但根本病因是不同的,华佗正确认识到了病原的根本并做到了对症下药。

正是正确的认识到了问题。

华佗为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正是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不同问题,充分运用了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材料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本题中,州官倪寻因为饮食过多引起头疼发烧,州官李延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头疼发烧,而华佗正是因为两者的不同病因,所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对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

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综上,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1.“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认识的目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重视实践,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而且要懂得运用正确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否则实践就会受到损失。

材料中的碎花瓶理论的提出正是实践的结果,而得出的这一理论又指导了以后的实践,即回复文物的具体实践。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而谬误是歪曲的反映事物的本质。

真理和谬误是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只要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能够获取真理性认识,因为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同时,在批判谬误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发展真理。

材料中艾伦把传统的技法转化为错位剪辑,把按照传统技法的错误成功的转化为一种新的错位剪辑方法,正确的说明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一意识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也要在实践中进行。

通过实践的具体进行,可以总结出工作的灵感或者缺陷,从而进一步改进,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实践,也离不开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四:---------------------------------------------------------------------------------------------------------------------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强调矛盾的对立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本人”这两个实例中,都是换位思考,从对方去考虑问题,体现的正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转化的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认识反过来能够指导实践。

认识世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得来认识,然后再用认识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本人”,强调的是认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

材料中的研究生之所以能够在三天时间内就完成设计,就是由于她对实际生活的观察。

然后用观察中得来的认识去指导她的设计。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说明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体现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改变世界。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我们能够不断调整自身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正是体现了认识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重视创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以下是关于人民群众的一组材料:【材料1】刘少奇。

1)材料1、材料2、材料3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1、材料2、材料3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