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爱清洁,讲卫生:
爱护牙齿
活动目标
结合全国牙防组口腔保健大行动,帮助学生认识牙齿的重要性,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让他们终身拥有洁白健康的牙齿。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牙齿保健的有关知识:几个学生学习表演《爱牙歌》教师:准备做试验用的鸡蛋、醋、容器(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牙齿的作用
1、学生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说说自己对牙齿的了解及其作
用,其他同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补充。

2、了解什么是乳牙和恒牙。

二、做漱口的活动。

1、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杯清水,让学生漱口后把水吐进杯子中,学生观察水有什么变化。

2、讨论:看到水的变化后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小结。

三、活动——醋泡鸡蛋
1、实验。

2、谈谈保护牙齿的方法:
(1)鸡蛋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变软的鸡蛋就好像我们被酸性物质腐蚀的牙齿。

那么,应该怎样做能才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吃零食,少吃
甜食;采用正确的刷牙法;用含氟牙膏、儿童保健牙刷;多吃
蔬菜……
四、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教师找几名学生来演示自己是怎样刷牙的,教师纠正刷牙方法,并用牙具演示。

2、学生表演《爱牙歌》
5、卫生委员(或老师)介绍正确的刷牙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以每
人拿一把牙刷跟着学)。

四、活动总结
1、结合爱牙日,评选“爱牙小标兵”。

2、一段时间后,请牙科医生检查“牙菌斑”,以便了解学生是否
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齿基本知识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根据萌出的时间和形态不同,分别称为乳牙和恒牙。

乳牙俗称奶牙,共20颗。

通常情况下,从胚胎第2个月开始发生,出生后6个月左右萌出,到2岁半左右全部萌出。

0~6岁之前,嘴里全是乳牙,医学上称为乳牙列。

6~12岁左右,嘴里既有乳牙又有恒牙,医学上称为混合牙列。

12岁以后,嘴里全是恒牙,医学上称为恒牙列。

恒牙有28或32颗,从胚胎第5个月开始发生,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随后乳牙便按一定的顺序和年龄逐次脱落而相继被恒牙替换。

除了第三磨牙以外,大约在13~14岁左右乳牙就可全部脱落,恒牙全部长齐。

第三磨牙约在18~25岁萌出。

第三磨牙又叫智齿,萌出数目因人而异,少者不萌(全口牙数为28颗),多者4颗(全口牙数为32颗)。

根据牙齿各自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它们在形态上也有差异,有的以切割食物为主,叫切牙;有的以撕裂食物为主,叫尖牙(俗称虎牙);有的以磨碎食物为主,叫磨牙。

28~32颗恒牙中有切牙8颗,尖牙4颗,前磨牙双尖牙8颗,磨牙8~12颗。

牙齿功能
牙齿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必须先通过牙齿对食物的切断、磨细,才能完成食物的吞咽。

若牙齿因病而影响咀嚼时,常常导致消化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

其次,牙齿有辅助发音的功能。

有很多音如舌齿音、唇齿音等都需要牙齿的帮助才能正确发出,如有牙齿疾患或牙颌畸形、义齿修复时,常常影响正确发音。

再者,牙齿对于颜面美观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不仅使人笑口常开,还能令别人赏心悦目。

如果牙齿参差不齐,或因龋齿疼痛难忍,或伴有其它口腔疾患,不但影响外表的美观,还会造成心理负担而导致心理障碍。

无论是儿童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将口腔卫生纳入日程,让健康的牙齿伴随终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