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第四章_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四章_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新人教版必修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高一化学弱科培训7 c543-c552 李端林 2015-1-221.掌握硅、氯、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掌握氯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3.掌握、、、的检验。

4.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解答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突破口1.特征现象(1)有颜色的气体:__________(黄绿色)、__________(红棕色)等。

(2)有漂白作用的气体: (有水时)、__________等。

(3)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__________。

(4)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只有__________。

(5)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__________。

(6)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必含__________或__________。

(7)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且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物质必含或__________。

2.特征转化关系二、常见气体的制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反应原理。

1、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的检验的检验: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为。

的检验: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离子方程式为。

的检验:加入稀盐酸或稀__________,产生使__________溶液褪色的气体。

离子方程式为。

的检验: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后,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为。

1.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电解水生成和,在中燃烧生成水B.碘蒸气和化合生成HI气体的同时HI分解为和碘蒸气Cl受热分解为HCl和两种气体,冷却后,HCl和化合成Cl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2.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a~e是对①~⑤反应中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所作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2NaOH﹦+O②+2C Si+2CO↑③+4HF﹦↑+O④+﹦+↑⑤+3C SiC+2CO↑a.反应①中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雕刻玻璃b.反应②中表现氧化性c.反应③中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反应④中将挥发性的酸酐从其盐中置换出来 e.反应⑤中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A.aceB.bdeC.cdeD.abd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具有漂白性,可以使石蕊溶液褪色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D.氯气具有强还原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4.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液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石蕊试液5.氮化硅(氮显-3价,硅显+4价)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 1 300 ℃时反应获得。

(1)画出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2)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HF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

试推测该陶瓷被HF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用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如图4-5-4所示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图4-5-4请回答下列问题:Ⅰ.(1)仪器p的名称是,若用装置A由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制取气体,并通过装置B 完成表中设计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B中棉花的位置①②③所蘸试剂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碘水(黄色)现象褪色体现的性质水溶液显酸性(2)写出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若用装置A由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制取,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蘸有溶液、②蘸有淀粉KI溶液、③蘸有石蕊溶液、④蘸有品红溶液。

(1)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实验过程中,③处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3)写出装置C中“吸收多余气体”所用的试剂:。

探究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例1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未配平):A+B→C+D+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C为氯化钠,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味气体,则A与B的组合是(填俗名):A__________或__________,B__________。

(3)若A为紫红色金属,D为无色刺激性气体,请写出符合上式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D均为气体且分子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比,则符合上式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为过氧化钠,B为硫酸,则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

跟踪训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但有游离态的氧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白雾生成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④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作用⑤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可以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⑥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⑦C可以把中的Si和O中的H还原出来⑧S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探究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例2 已知A、B、C、D、E、F、G、H可以发生如下所示的转化(反应过程中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G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单质,B、C、H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化合物C是一种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请填空:(1)请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

(2)E的用途是__________(任写一种均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2下列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D为非金属单质,E为人类使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B__________,F__________,H__________。

(2)指出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____剂。

(3)写出B与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鉴别G与H的两种试剂。

探究三以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实验试题例3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欲采用如图4-5-5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同时进行与氯气有关的某些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4-5-5(1)A是浓盐酸,B是二氧化锰,将A滴入B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反应制,结果制得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1.12 L,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

(3)在实验室中,乙同学欲用如图4-5-6中的装置净化氯气,则瓶①②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试剂名称)。

图4-5-6(4)丙同学将纯净的通入一定量石灰乳中来制取漂白粉,若通入224 mL(标准状况下完全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跟踪训练3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和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4-5-7所示的实验装置:图4-5-7(1)他们制备依据的原理是 +4HCl(浓)O ↑,应选用上图A、E装置中的(填序号)制,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溶液分别与两种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

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按体积比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四以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计算例4 30 mL 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 5.12 g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 2.24 L(标准状况),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mol/L(答案取整数)。

跟踪训练 4 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O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得到B.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在纯净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C.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放置和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D.浓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将减小2.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性质B.常温下,浓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C.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 1 mol 有 6 mol 电子转移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5.将 2.56 g Cu和一定量的浓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 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 1.12 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A.0.05 molB.1 molC.1.05 molD.0.13 mol6.X、Y、Z、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