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2006-09-17 05:33:30)
转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学业,感情,就业,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使其心理状况正走向不良的方面发展,孤独、苦闷、迷茫和焦虑。

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这种现象颇受家长,老师及教育各界人士所高度关注,重视,毕竟作为高层次的知识人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使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健康成长。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0份,回收率98%。

调查显示,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隐患,形势不容乐观。

一、调查中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
1、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对自己并不太自信。

在对大学生“你是否觉得自信”的调查中,有47%的人选择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

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对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导和防范,出现意外的几率会更高。

2、最想改变的是知识。

大学生如果能改变自己,他最想改变的是什么呢?“知识”以43.1%排在首位,“出身”、“外貌”分别以5.4%、5.2%排在最后两位。

“财富”以18.9%位居第3位,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追求的多元化。

3、大学生心态不轻松。

在“你觉得目前压力大吗”的选项中,选择“大”和“快要崩溃”的占有39.4%,同样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

在“上学后遇到的最大挫折”调查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就业竞争太激烈”选择率最高,道出了大学生不轻松的两个主要原因。

4、大学生对物质条件基本满意。

通过调查显示,女生在选择“生活费是否够用”的时候,86.7%的人选择了“基本够用”和“有剩余”,而男生的“经常负债”率也低于预期和以往,学生们在对生活费的打理上学会了控制,基本正常。

学生的日常主要消费集中在饮食方面,这一选项高达51.9%;大学生拥有“新三件”手机、电脑、MP3的比率高达65.5%。

5、部分大学生情绪低落
在“你认为自己常处在哪种情绪中”的调查中,26.3%的人选择了郁闷、无聊、烦躁;而“对你的日常生活方式评价”的调查中,65.9%的人选择了很一般和枯燥。

二、大学生学习环境状况
1、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在“学习负担是否沉重”的调查中,有超过29.4%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沉重和喘不过气来,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而28.2%男生选择无所谓和60分万岁。

2、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多选择上网或打游戏
“你在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的调查显示,38.3%的人选择了上网或打游戏。

上网已经成为了多数学生课余生活的最爱,但过于沉迷网络、容易产生很多心理疾病。

在实地调查中,大部分上网的男同学都是在打游戏,其中不乏暴力、血腥、色情的,上网聊天也是大学生发泄情绪的主要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利用网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大学生的爱情观
1、大学生对爱情信心不足
通过“你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动机”的调查发现,53.9%的同学认为恋爱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心理和生理需要”、“打发无聊的时光”和“随大流,不落伍”,只有46.1%的人是因为“情到深处”而“选择人生伴侣”。

2、大学生渴望获得爱情
学校仍旧是学生心中的恋爱天堂,在“你在学校会选择什么人做你的爱情另一方”调查中,只有8.8%的同学选择“不会谈恋爱”。

有66.5%的同学选择“志向相象,趣味相投”。

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1、同学关系比较健康
在“你与同学关系如何”的调查时,超过89.3%的人认为相处融洽,只有10.7%的人承认会偶尔发生矛盾。

从整体上看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健康的,但交往的主动性欠缺,64.5%认为与别人交往“一般喜欢”、“无所谓”。

2、大学生普遍个性独立但也珍惜友谊
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依赖朋友吗”和“是否担心朋友不喜欢和自己一起”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会参考同学朋友的意见,但会以自己为主去解决问题。

有47.1%的同学担心朋友不喜欢和自己一起。

3、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交流途径少
“如果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何解决”,54.2%的同学选择了“强忍”和“逆来顺受”,而选择“找父母倾诉”和“找心理咨询机构”的仅占8%。

五、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1、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是就业
在“你希望毕业后的去向是什么”的调查中,65.7%选择了就业,28.4%的人选择出国或继续深造,很多同学表示,希望在工作的过程中,再寻找合适的机会深造。

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状况
1,在“是否参加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查中,只有3.6%的人经常参加,不知道或没参加的比率高达69.8%。

而“是否去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调查中,经常去的比率低至0.8%,92.6%的人表示没听说过或没去过。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健康成长。

建议:
1、开设心理知识课程,提高心理认知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学课程,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

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各学校应该根据在校学生的人数,
开设不同规模的心理咨询办公室,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定期开展心理专题讲座,针对许多大学生对人缺少信任的问题,可以展开讨论,以消除错误观念。

3、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人都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适当的娱乐活动,不断变换兴趣,就可以防止变得迟钝、封闭。

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娱乐活动,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得以调剂,不但能消除疲劳,还能松弛情绪,解除苦闷,增加生活乐趣。

学校应该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开阔眼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助于个性发展,人格完善。

4、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使学校教育具有针对性。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通过调查对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娇正和治疗。

一生当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希望下面几句口诀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一点帮助:学会放松,陶冶性情,着眼当前,坚持运动,尽情发泄,勇担责任,知足常乐,调换环境,休假旅游。

这次调查问卷的题目设计并不是十分合理,这和我们本身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专业有关.经过这次调查,我们会吸取当中一些经验教训,同时我们也将以最大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倾注于以后的工作中,来弥补这些局限。

最后,向广大配合和支持我们的调研工作的同学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