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实施细则
(2015年版)
一、评定办法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评定办法
(1) 按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作为一年级新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推荐免试生原则上按一等奖等级评定。
(2)以第一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二学年奖学金等级。
以第二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三学年奖学金等级。
(3)主要考察硕士研究生的课业成绩、临床考核(或中期考核)、学术表现三个方面的综合情况。
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临床型和非临床型(是否参与临床考核),上述三个评价项目所占权重不同。
(4)计算公式
2.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评定办法
(1)
按照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作为一年级新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2)以第一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二学年奖学金等级。
以第二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三学年奖学金等级。
(3)博士研究生不区分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临床型和非临床型,均侧重考查课业成绩、中期考核、学术表现三个方面的综合情况
(4)计算公式
3. 中医学复合创新型博士(非医攻博)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
(1) 按照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作为一年级新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推荐免试生原则上按一等奖等级评定。
(2)第一、二、三学年按照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发放,第
四、五学年按照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发放。
(3)以第一学年的整体表现(不区分是否是推荐免试生)所得总分确定第二学年奖学金等级。
以研究生第二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三学年奖学金等级。
其余学年以此类推。
(4)计算公式
4.七年制转“5+3”硕士研究生评定办法
七年制转“5+3”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以本科阶段的综合考核成绩作为一年级学业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第一临床医学院和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七年制按本科阶段的淘汰考成绩加权计算平均分;第二临床医学院七年制以第九学期必修课成绩加权计算平均分)
其他学年评定办法参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评定办法。
5.“1+4”创新班研究生评定办法
方案一:
(1)归入所在院所同专业研究生一起评定
(2)第一学年原则上按一等奖等级评定。
(3)第一、二学年(即硕士一、二年级)按照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发放,第三、四、五学年(即博士一、二、三年级)按照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发放。
(4)以第一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二学年奖学金等级。
以研究生第二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三学年奖学金等级。
其余学年以此类推。
(5)计算公式
方案二:
(1)不分院所和专业,“1+4”创新班研究生归为一类进行评定。
(2)第一学年原则上按一等奖等级评定。
(3)第一、二学年(即硕士一、二年级)按照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发放,第三、四、五学年(即博士一、二、三年级)按照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发放。
(4)以第一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二学年奖学金等级。
以研究生第二学年的整体表现所得总分确定第三学年奖学金等级。
其余学年以此类推。
(5)计算公式
二、计分标准
1.课业成绩(百分制)计分标准
按学位课程的成绩加权计算平均分。
以研究生培养办出具的成绩单为准。
2.临床考核成绩(百分制)、中期考核成绩(百分制)计分标准
临床考核办法和中期考核办法由研究生培养办制定,各单位参照临床考核办法组织评定,评定成绩用于学业奖学金
的计分项目。
无法及时在学业奖学金评定前完成临床考核和中期考核的单位,该单位研究生均按三等奖等级评定。
3.学术表现计分标准
(1) 学术表现主要评价研究生参与导师及实验室科研工作;参加学术科技活动;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参与编写专著、获得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等情况。
凡符合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的申请者,每人获得学术表现基础分60分。
然后根据申请者个人能力表现,给予相应的加分,上不封顶。
(2)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计分办法:
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SCI论文且影响因子在2.0以上;或以前二名作者公开发表SCI论文且影响因子在3.0以上;或以前三名作者公开发表SCI论文且影响因子在4.0以上的,不受其他条件限制,直接按一等奖等级评定。
(3)研究生获得国家、省部级学术成果奖计分办法:
(4)专利获得
(5)参加各类各级专业比赛获奖、或专业学习方面表彰加分:
(6)研究生以课题主要组成员身份参加导师课题研究获得加分:
第二学年评审中,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成果发表或取得时间为上年度9月1日至本年度8月底见刊为准,其余以此类推。
各单位将对录用情况严格审查,如有谎报,学生取消评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