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五种方法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学生主体教育的前提,其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教会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针对小学生年龄、生理等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丰富“乐学”模式就成为重中之重了。
一、手势、动作切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可采用教师用“手势、动作,眼神”导入新课的方法。
切如教学内容时,教师不要直接出示教学内容可用准确的肢体语言向学生设疑,用“请同学们注意老师做的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将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并牢牢抓住。
通过启发和简单的讨论后,学生知道了教师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
大部分学生动作基本准确时再揭示这些动作用英语如何表述,接着学生跟着老师边读短语边做动作。
经过数次练习后,速度可逐渐加快,紧接着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采
用小组比赛,优者展示等方法使学生眼、口、耳、手并用,精神高度集中,大脑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而更重要的是当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之后深深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轻松、快乐。
二、实物图片引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靠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失去学习兴趣,在教授新单词时,要经常采用实物或图片的方式引路,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例如,在教授新单词computer, flute, trumpet, violin等时,教师先准备一些实物和图片,把抽象单词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兴趣。
在教授单词cucumbers, potatoes, carrots, mushrooms等时,可以让学生从家里拿来黄瓜、土豆、胡萝卜、蘑菇等实物,利用学生迫切想知道这些蔬菜用英语怎么说的心理,引导学生逐一认知,不断练习,反复肯定,不断表扬,让学生产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蔬菜我们都会用英语说的小小的成就感。
当他们乐在心中喜上眉梢时,不失时机地启发他们:“想知道苹果、梨、桃子、杏……等水果用英语怎么说,怎么写吗?”如此坚持,小学英语课乐学之路就会越来越宽。
三、游戏,歌曲延伸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为了使他们
的学习兴趣能持久稳定可采用做游戏、唱歌等方法延伸课堂教学的“乐”式,使他们感到触点虽然变了,但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变,而且变得新鲜,有吸引力。
例如“吹气球法”(学生边说单词边做吹气球的动作,声音随着气球的大小相应变化);“大小声法”(学生与教师相反,教师声音大,学生声音小。
);“放风筝”法(教师手中拿一个风筝模型,学生声音随着教师手势的高低相应的变化)。
当然唱歌也是课堂必备的,在教授完“星期”的单词后,教师可把一周七天用学生熟悉且都会唱的曲调编成一首歌,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致不但会越来越高,而且很快就会记住这些单词。
四、语言情境创设,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把语言材料变成学生能想起来看得见的活得语言,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语言情境的创设就能把学生带进活的生活画卷之中,就能使他们发现画面中的“我”玩耍游戏,学习进步,沟通交流,而画面情境中的“我”是快乐的,是最棒的。
虽然他们英语知识有限,但他们积极表现,敢于表述,不甘落后富于想象的快乐有趣过程使他们逐渐步入“我要学”、“我能学”的轨道。
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五、利用小组合作比赛,调动学生兴趣
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消除英语学习中严重的两级
分化现象,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尝试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之间展开小组竞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让全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为本组争光添彩的信念,树立一种信心,共享一种成就感。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在课堂上,可以经常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会话比赛,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通过刺激学生的肢体、感官、大脑缓解其压力,使其学中“乐”,“乐”于学,而“乐”只是手段,不断激发,稳定,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我们真正目的。
只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乐学”模式,就能为小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