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组织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根据所给的施工条件,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学生能掌握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劳动力、材料、机械进行合理安排,以取得最短工期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设计内容
1. 拟定施工方案。
2. 根据给定的工程量、劳动量计算工作的持续时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3. 编制主要机具和材料需要量计划。
4. 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二)设计上交的成果
1. 方案说明和计算书一本(内容包括拟定施工方案、技术组织措施、劳动量、工作持续时间和施工平面图参数的计算书、主要机具和材料计划等)。
2. 单位工程网络计划图一张。
3. 施工平面图一张。
附录: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1. 建设单位:福州市某房地产公司
2. 施工单位:福州市某建筑公司
3. 工程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某小区1#楼,是1幢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楼。
房屋外形如附图所示,中间由变形缝隔开。
层数5层,每层的层高为2.8m。
建筑面积为5047m2。
屋面为上人平屋面,SBS卷材防水,挤塑板隔热,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径500mm,每根桩长约20m长。
地质情况:从自然地面起0〜2.1m为杂填土、2.1〜7.5m为淤泥质土、7.5〜13.3m为粘土、13.3〜14.8m为细砂、14.8〜18.7m为粉质粘土、18.7〜19.8m为细砂、19.8〜27.6m为中砂、27.6m以下为粉质粘土。
承台底面标高为—2.5m,承台顶面标高为—1.0m,自然地面标高为—0.5m (相
当于罗零高程7.8m ),拟建路面标高为一 0.1m ,底层地面标高为土 0.00m 。
地下水 位标高为—1.5m 。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主体均为 C25,屋面为C25P6,垫层为 C15。
4. 开工、竣工日期:
工程开工日期2011年6月1日,总工期200天。
5. 现场开工条件:“三通一平”已做好,场外交通已按要求完成。
6. 劳动力要求:公司满足本工程所须劳动力数量要求。
因其它原因,限定主 体施工
时,模板只能用一个班组并能连续作业;全工地只能使用一个钢筋班组和 一个混凝土施工班组。
装修阶段要求泥瓦工相对固定并连续作业;其它装修施工 过程班组自定,并尽可能流水施工。
7. 生活条件:工地要提供 40名外地工人住宿和所有施工人员在工地午餐场 所,及其
它临时设施。
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采用两层活动房作为主要的临时设 施;装修阶段可利用部分底层房间作临时设施。
8. 材料:现场浇筑混凝土采用胶木模板或其它工具式模板;钢筋可由公司加
工厂制作加工,运到现场绑扎,也可现场加工; C2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可采用商
品混凝土,由搅拌厂搅拌运到工地泵送。
9. 机械:公司满足供应一切施工机械。
10. 水电:建设单位已引进城市电网和给水管网,满足施工要求。
11. 施工现场:见总平面布置图。
已建住宅
已建住宅
8.5m
8 m 16 m
18 m
小区道路
18 m
已建住宅
已建住宅
15 m
9m
28 m
小区道路
水
源 电 源
图面平层准标
工程量、劳动量一览表
、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书
(一)拟定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说明书的内容
⑴简述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⑵拟建工程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⑶选择主要施工过程
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⑷确定分段流水方案;⑸保证工程质量和技术安全措施。
2.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
⑴选择依据
1)考虑的因素有:工期长短、结构与构造特点、机具和劳动力等供应情况、现场条件等。
2)技术经济比较:对单位工程成本、劳动力消耗量、工期、周转材料的使用和周转等进行比较。
⑵选择施工方案:
A、基槽开挖:考虑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放坡或不放坡或使用挡土板桩,以及施工排水
方
法等。
(参考施工技术有关书籍)
B、主体施工阶段:
垂直运输机械使用井架或塔吊,外脚手架使用钢管脚手架或其它工具式脚手架;
模板配置尽可能少;钢筋连接尽可能采用各种先进的连接技术;混凝土可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或现场搅拌混凝土等。
C、装修施工阶段:
内装修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流水施工,可与主体交叉施工。
外装修一般从上到下施工,可与内装修同时进行。
⑶施工机械选择
施工机械选择要考虑到施工对象的特点、施工机械的性能、施工安全和经济
效益
井架或塔吊:
塔吊一般以吊重、吊高、吊次、回转半径来定;井架主要用于多层房屋,以吊次或施工段数来定。
B、混凝土泵、砂浆搅拌机:
一般以施工班组各数和台班工程量来选择。
(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可根据工程的特点划分施工段组织施工,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实施性进度计划。
1.流水节拍的确定
根据已计算合并的劳动量,最小工作面和给定的工期要求,以及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供应情况,计算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R i乙
式中:
P i 某施工过程完成一个流水段施工所需劳动量;
R i——完成某施工过程施工所需人数;
乙——工作班制数(乙w 3班)。
确定t i要考虑如下因素:
⑴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⑵要符合最小劳动组合要求;
⑶R尽可能与小组人数相等,并保持相对稳定;
⑷t i应为半班的整数倍。
3•绘制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本施工设计要求绘制带时间坐标网络图,并用双线或粗线或色线标出关键线路。
施工顺序合理,要正确表达工艺逻辑和组织逻辑关系。
最后可对网络图做适当地调整优化,以满足工期和给定资源的要求,劳动力和机械使用均衡。
劳动力动态图应满足劳动力不均衡系数K < 2
施工期最高峰人数
施工期平均人数平均工人人数_施工人数总和一施工工期
(三)施工平面布置图
1•任务要求:
根据平面图,设计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和装修施工阶段的施工平面图,并绘制一张A3#图。
道路、堆场以及生产、生活临时设施要通过计算并考虑现场情况后确定。
材料堆场只考虑主体阶段的用量。
2.图示内容
⑴已建和拟建永久性房屋,构筑物及地下管道;
⑵起重机械位置;
⑶道路、堆场及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⑷水电管网;
⑸安全和消防设施;
⑹图例和各种设施的面积、尺寸一览表;
⑺有关的说明。
3•堆场及临时设施面积计算
⑴堆场及仓库的材料储备量可按照如下考虑:
钢筋:200T ;砂堆场:200 m3;砖堆场:200 m3;水泥仓库:100T。
⑵按以下公式求仓库或堆场的面积。
其中:
F-仓库面积
P—仓库材料储备量
q —每平方米存放材料的数量
K—仓库面积有效利用系数
⑶混凝土泵占地面积:30 m2;砂浆搅拌站占地面积:15 m2
⑷行政、福利临时设施
卩=使用人数x每人平均使用面积定额
本工程的材料储备天数可根据市场的情况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及工程特点确定。
如按某施工过程施工段的生产周期确定;可随叫随到的地方材料(如砂石等)可按场地大小和现场消耗的情况确定。
附表1:施工工艺要求的最少间歇时间
附表2: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计算表。